玉兰花开花谢,银杏绿了又黄,大工在年复一年的万物更迭中已走过七十载岁月。2019年6月16日,力学77级校友带着他们对大工的眷念回到母校,共庆大工七十华诞。在指导老师孙墨瞳老师带领下,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赴辽宁省大连市“云行天下 忆昔”暑假社会实践团采访了77级老校友华玉教授,忆当年大工,昔往日岁月,回顾大工的风雨之路,感受大工精神的魅力。
“我要为唐山、我要为祖国做些事情!”
1976年7月28日,这是每一个唐山人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在看到因为地震变得满目疮痍的家乡之后,1978年,23岁的华玉教授来到了当时的大连工学院。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华玉教授对我们说:“76年的唐山大地震把唐山震得浑身是伤啊,看着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家,看着震后七零八落的唐山,我心里太不是滋味了。77年高考的时候,我就立志,我要到大连工学院来,我要去学力学,我要去研究房屋结构,我要为唐山、我要为祖国做些事情!”华玉教授带着保护家乡、保护祖国的赤子之心来到大工,从大工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唐山,先后任职于河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并担任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导师。2003年8月,华玉教授任唐山学院院长。赤子之心,可移山海,华玉教授用她的拳拳之心守护着唐山,守护着代代青年。
“你们年轻人真好,青春真好”
青春短暂,但青春散发着无尽光芒。华玉教授踏上陌生又熟悉的校园,看着依旧熟悉的主楼,华玉教授指着主楼对我们说起她青春的故事,言罢,华玉教授感叹道,“年轻真好啊,现在看着你们年轻人,就想起几十年前的我们,虽然当时条件艰苦,大家都乐在其中。你们年轻人现在好啊,赶上好时候了,你们要好好学习,祖国需要你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390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