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学子与灵璧县砂坝学生云相聚“阳光课堂”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史潇汉

盼望着,盼望着,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阳春社志愿者们终于在线上“阳光课堂”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砂坝小学的同学们见面了。受2020年疫情影响,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没能像往年一样赶赴砂坝小学,但为了能够守护“阳光”教室的诺言,志愿者们以“那山那水,一路相伴”为主题,为砂坝小学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云夏令营。

给你一颗钻石般的心,坚持十一年的初心

“我们这儿缺的不是孩子,而是老师!”砂坝村小学是村里唯一的教育基地,2009年,当资环学院的志愿者第一次来到砂坝小学的时候,最深的感触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太弱,200位学生只有五位任课老师,老师的数量都没有课程数量多。于是,资环学院的志愿者们许下诺言,秉承学院“阳光 勤奋 和谐 创新”的院训,要用自己的努力,在砂坝小学建起一座“阳光教室”,为当地的小朋友带去更多新鲜、丰富的新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用一颗“钻石”的心,守护住砂坝小朋友们对知识的渴求之心。

2020年,受疫情影响,资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只能通过线上进行,在经历了十几天的思想碰撞后,团队成员决定回归本心,结合专业知识,以“那山那水”为主题,为小朋友们设计一次地理启蒙课程。

在“那山”主题课程下,包含“钻石宝石文化拓展课程”,志愿者们结合专业知识,以生活中常见的钻石为引,详细讲述了“钻石”的前世今生。在所有的天然矿物质中,硬度排名第一,再加上其稀有而璀璨的特点,因而被赋予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文化内涵。钻石的故事就像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砂坝小学志愿服务基地的一样,这段情缘无比珍贵,从2009年开始,资环学院研究生支教团第一次来到砂坝小学,而后的五年中,每个周末砂坝小学“阳光教室”里都会出现志愿者们的身影,在这里,志愿者们与砂坝小学的同学们一起,打磨着一块珍贵的钻石,那便是求知若渴的上进心与助人为乐的爱心,两颗心在一起照亮了砂坝小学的“阳光教室”。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一颗初心,与砂坝小学一起打造了一颗钻石的心。

千里渡长江黄河天险,遍看那繁花流水尽散

“那水”是本次夏令营的另一主题,大江南北的志愿者们从福建厦门、江苏徐州、广西贵港、山西吕梁、河北保定、安徽庐江等地方汇聚于网上,以“水”为切入点,以典型地形及地貌为纵线,向小朋友们展示祖国大好山河的雄伟壮丽、奇异多彩的自然景观。课程中体现了黄河的宽厚与决堤带来的苦难,长江的渊源与三角洲的形成。志愿者们还结合当下洪水热点,精心准备了地质灾害与预防主题的科普课程,看得小朋友们惊叹连连,在他们心中种下预防灾难的种子。为了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课程中还融入了“不会爆炸的气球”、“自动升起的水”、“倒不出来的一瓶水”等科普实验,让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兴致盎然。

在“那水”主题水文知识科普环节中,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由湖泊一起漂向海洋,追根溯源探寻中国两大“母亲河”的起源和发展,巧妙借用科普动画向小朋友们形象地讲解有关地球上的水的来源的两种说法——“外源说”及“内源说”,在拓宽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思辨性。

虽是云上课程,却也充满互动性,志愿者周柯宇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上由小朋友们一一为大家介绍自己熟知的海洋小动物,做到“学进去,讲出来”,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结尾志愿者以有趣的水质净化实验结束课程。课程层层递进,由湖泊到海洋,由水生植物到水生动物,无一不旨在告诉小朋友们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志愿者们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位叫徐紫菁的小朋友开麦大声说道“老师!我们会从身边不浪费水的”!俏皮天真的语调让志愿者们顿时觉得心中一暖。

今年的夏令营课程中,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走过长河天险,就像这十一年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与砂坝小学一起看遍看那繁花流水尽散。砂坝小学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蜕变,原来的野草地变成了操场,新的路灯让校园更加明亮,原来的乡间小路已经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合肥工业大学对砂坝村,砂坝小学持之以恒的“教育扶贫”工作为砂坝小学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条件,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则是一直陪伴在砂坝小学的同学们身边,温情脉脉,陪伴相依。

“那山那水”主题课程,为小朋友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山水风光,更是传达了志愿者们对自身水文地质学专业的热爱。砂坝小学孩子们的笑容很甜很甜,像初升的太阳光般温润,这正是“阳光课堂”名称的来源,阳春社的志愿者们,愿以自己为阳,温暖新生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9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人(上)
当今社会应当培养具有安全感、充满爱的、感性和理性共存,有自我发展能力和意识的人。在以上的诸多特质中,安全感最重要,它是决定个体能否成长、成熟的基础。安全感可以分为来自生理上的安全感和来自心理上…
精准扶贫、因地制宜,扶贫工作的落实与发展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战鼓擂得响不停,为了实际调查采访群众对脱贫攻坚得真切感受和真实想法,我们实践小组在今年暑假进行了实地调查和采访。8月29日,实…
浅析家庭教育三点关键
我们常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而家庭教育作为个体成长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综合诸多教育实例,我总结出下列的三点原则性关键点:作为父母,要主动建立相互信任、相互…
合工大暑期三下乡:“胸中怀城府,云上赏山河”线上体验课
“旅行是真正的知识的伟大源泉。”狄斯累利曾如是说到。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那山那水一路相伴”三下乡团队考虑到受疫情影响,砂坝小学的小朋友们不能外出旅游,于是结合志愿者个人情况,选取西…
助力疫情防控 贡献管理方案
受疫情影响,国家眼镜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及考试一再推迟。六月,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新冠疫情在国内得到很好的控制。经湖南省职业鉴定中心批准,长沙市眼镜商会于7月顺利举办湖南省眼镜职业资格验光员与定…
西理工“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线上学习效果“阶段性调查成果
项目名称:疫情影响下大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及未来发展研究指导老师:金永升团队成员:王逸轩,李可心,刘璇,黄舒琪实践背景:由于新冠疫情的蔓延,我国各领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教育领域。为保证教…
Cu-Zn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入门测、出门测,双重测试保质量
在支教的过程中,“Cu-Zn暑期社会实践”的团队成员发现:在授课后教师并不知道学生的接受情况、第二天上课时不知道学生的遗忘情况。团队成员李嘉鹏曾在课外补习机构上课时,其补习机构通过入门测、出门测等方…
Cu-Zn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化院美院齐连心,兴趣课堂入Cu-Zn
7月31日,化学化工学院“Cu-Zn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实践基地偶遇美术学院“印象·沂蒙—云蒙社会实践团队”,在花果庄的孩子们,对绘画有着格外的喜爱。当天,美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接受邀请,为孩子们展开了一…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之我的小太阳
“讲身边故事,展话剧风采”是我们太阳话剧社剧本创作团队的主题,团队旨在把身边故事搬到话剧舞台,用以展现话剧的魅力。在大一时期,我进入太阳话剧社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并有幸参与过安徽省大学生话剧展演…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之实践心得
不知不觉,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工作也在大家默契的配合中一起走向尾声。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抱着划水的心态加入这个社会实践团队的。或许很多人也曾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毕竟由于疫情而改变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