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周恩来在法兰西的留学岁月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烜仪

八月初,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探访周恩来总理的法兰西留学之旅。

暑假期间,南财外院的几名大学生在家中打开电视,观看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该剧主要讲述20世纪初,一群热血青年,踏上了法兰西的求学之路,寻找救国道路,走向社会主义革命,这群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年人里,有许多人成为了后面中国革命中的中坚力量,其中就包括了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周恩来总理,在法兰西留学的这段时光,对他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他和赵世炎等人将此次留学作为契机,一起深入探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怀揣着马克思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的青年周恩来,除了在法兰西学习知识,同时也在开展自己的革命事业,期间,为了把勤工俭学的先进分子团结起来,周恩来,赵世炎,李维汉相约,分头进行准备,筹建旅欧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3月,周恩来到德国后,经常往来于柏林巴黎之间,在勤工俭学生中做演讲,积极推动共产主义小组的建设工作。4月,周恩来,萧三,刘清扬等七名共产党员,联名写信给赵世炎,要求五一前成立旅欧青年团,赵世炎秘密回到巴黎,在蒙塔尔纪,里昂多次奔波,五月底筹备工作顺利完成。终于,1922年6月初,旅欧青年中的共产主义组织诞生了!

在当时,已经有留学生因为进行革命而被遣返回国了,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革命工作依旧能够井然有序地开展着,这是因为信仰和团结,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这样的力量是那些反动派无论如何也无法打压下去的。就如几名大学生,作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一直坚信,并且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希望能够从周恩来的法兰西留学的故事中看到青年人的力量,明白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们能够为共产主义道路做一些什么,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品质,怀揣着这样的期望,一起探寻,这里面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他们更加深入地探索。现在众多的大学里都会提供平台,让学生们创办兴趣社团,让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甚至是共同理想的人走到一起,他们的沟通交流中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同时,能够相互提醒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在何方,激励彼此继续前行。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参观了里昂中法大学旧址,这是周恩来等革命家曾在法国就读的学校,然而,这群青年的求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据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当时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一度要求进入该校学习。周恩来在1921年1月25日致严修的信中写道:“恩来居法约半月余,以事外之身来看,以为勤工生之救济,舍里昂大学外实无再善之所。”而校方却以“勤工学生程度太低”和“自费亦殊不易”为借口,不愿接受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这年夏天,吴稚晖公然宣布在国内另行招生,并决定于9月25日开学。从国内招来的学生在上海乘坐波尔多斯号轮船前往法兰西。然而,里昂中法大学校部却断然拒绝克鲁邹勤工俭学生提出的入学要求。

在克鲁邹留学的赵世炎、李立三等人决定发动运动,为在法勤工俭学学生争取入学机会。周恩来积极地参加这场斗争,始终保持头脑冷静。当讨论派遣“先发队”到里昂去的时候,他提醒大家斗争的复杂性,强调指出斗争要讲究策略,须做两手准备。周恩来建议,各团体留下部分骨干力量,以便负责后方工作及应对后续斗争。

遇事沉着,冷静应对,留学生们在面对大学部无理地拒绝中国学生入学时,坚决选择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激进的同时,周恩来冷静地提出了一些更为保险的方案策略,在法兰西留下了燎原的“星星之火”。确认自己的实力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讲究策略,方可提高成功概率。

“先发队”被强行遣送回国后,作为《益世报》特约通讯员的周恩来撰写长达3万字的长篇通信《勤工俭学生在法最后之运命》,分18天次在《益世报》上连续刊出。从1921年3月至1922年5月,他在《益世报》上共发表旅欧通信56篇,计20多万字。这些通信深刻反映了当时欧洲的革命形势和旅欧华人的斗争,《益世报》一时声望、销路均盖过天津其他报纸。周恩来在叙述这场斗争的整个过程中,满怀信心地呼吁团结迎接胜利。这次斗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影响力巨大。从此,接受马克思主义、要求进行社会革命以改造中国的人越来越多。诚如周恩来所言:“社会主义之不可侮,实已成了必然的趋势。”

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曲折,但是依然会坚信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面对挫折,他们选择总结经验教训,学会利用自身的特约通讯员的身份优势,讲述法国留学生的境遇,同时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将更多的有志之士团结起来,继续与反动派作斗争。

在困难面前,坚定的信仰和意志力最为重要,坚持自己所相信的所追求的,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即使失败,总结经验,利用自身优势爬起来继续再战,这就是周恩来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品质。

在网上了解学习了周恩来的法国之旅后,几名大学生决定到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和周恩来图书馆参观,来到周恩来曾经工作的地方,了解他曾经在这片土地上为人民做出的贡献,更加深刻地感受周恩来总理身上的品质,看到了周恩来的法兰西之旅,对于他之后工作的影响及帮助,学习了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信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05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变”改革初形成,乡村振兴在路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赴宁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金色耕读”三下乡实践队提出的 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获得认可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屏南县熙岭乡拟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金色耕读”——生态鸡舍前论“生态”

7月10日,受永泰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车海生的邀请,“金色耕读”四坪“三变”改革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四坪村民家了解正在建造的发酵床养鸡场与生态鸡舍。车海生向大家介绍,发酵床养殖……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日志 |“金色耕读”屏南县熙岭乡 “三变”改革实践队

纵使是初夏时节,海拔830米的四坪村的清晨仍然有些许寒冷。草木欣然,鸟虫苏苏,奔流的小溪带来山间的清新。四坪实践队的队员们就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023年7月1日早,由张俊娜老师牵……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谢联辉院士一行赴屏南县四坪村看望 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

2023年7月6日,我校教务处处长吴祖建教授陪同谢联辉院士到屏南县熙岭乡考察,看望了正在四坪村下乡的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学生们汇报了“耕读计划”的课程大纲和实践内容。过去的一周……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四坪“金色耕读”实践队与福建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开

七月五日,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践行党的二十大弘扬闽东之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在外国语学院老师余屹凌、翁云星、张有斌的带领下,于中午抵达四坪村,并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最新发布

三下乡人物专访|周小莉:肩挑千年历史,手握文化星火
三下乡人物专访|周小莉:肩挑千年历史,手握文化星火(通讯员:吴敏谢琦麒骆逸敏蒋嘉祺)初见她时,戴着渔夫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村庄古道之间,再见面,佩戴的麦克风诉说了她的职业。向我们介绍千年古村…
走进山东国井集团,我们与酒有个约会。
8月14日,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EGM”实践大队的7名成员,分为两批,在淄博市高青县和青岛市黄岛区开展以“中国白酒文化的历程及发展前景”为主题,以“山东国井集团”为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大…
走进山东国井集团,了解飘香千年白酒。
8月14日,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EGM”实践大队的7名成员,分为两批,在淄博市高青县和青岛市黄岛区开展以“中国白酒文化的历程及发展前景”为主题,以“山东国井集团”为例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大…
三下乡人物专访|周玉:怀揣敬畏心情,坚守千年古村
三下乡人物专访|周玉:怀揣敬畏心情,坚守千年古村(通讯员:赵子杰陈谊姝蒋嘉祺李家辉)在湖湘之南的一个角落里,流淌着清澈的谢沐河,逶迤远去的是屏峰山脉,上甘棠村就在这山环水抱之中历经千年悠悠岁月…
读《理想国》前三卷有感
如今我们时常会听到正义一词,从小到大也一直被教育要做个正义善良的人,很多人也曾为正义高歌,海伦凯特就曾说“乌云遮不住太阳,邪恶终会被打倒,真正的胜利永远属于正义。”,培根也曾为正义立言“哪里有…
“公”创文明,“筷”乐你我
疫情使文明餐桌一度成为热点话题,全国各地都相继推出了相应政策。来自大连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雕塑、传媒、食品专业的六名同学组成“倡导公勺公筷”实践团,通过本次实践,在了解大连文明餐桌建设…
以“信仰”之名 砥砺前行 ——信仰实践队赴河源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记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游红旗渠故地,体悟红色精神
位于林州市的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堪称是一部人类与大自然搏斗的壮丽史诗。八月中旬,林州市骄阳似火,河南工业大学闪闪红星社会实践小队来到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
探访红色遗址,讲好红色故事
2021年将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铭记党的光荣历史,宣扬党的伟大精神,普及党的相关知识,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和爱党热情。2020年8月25日,汉江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
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精神文明城市。7月15日至7月31日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学生郭笑龙来到了长治市潞州区太西街道社区,以“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始了社会实践活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