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学子们走近革命文物,聆听红色故事

来源: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东华大学机械工程

2021年7月15日,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申城红色“文物”调研实践团开展第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本次调查,实践团到达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

实践团于早上十点到达中共一大纪念馆,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就是序厅“历史选择 伟大起点”的三幅壁画——《日出东方》《民族脊梁》和《中流砥柱》。它们以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山川、凝练文化精神的历史景观、见证奋斗征程的革命旧址艺术性地诠释了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紧随其后的就是展馆的第一部分“前仆后继,救亡图存”。这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列强和地主阶级的压迫,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民族复兴,中国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苦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历史序章。展馆中保存有太平天国时期奋起反抗的农民群众所使用的铜炮,刀,箭,枪和红漆皮鼓,实践团成员在参观中也加深了对这一历史阶段的理解,它启示着观众,如果没有先进阶级的指导,农民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二部分“民众觉醒,主义抉择”则展示了新民主主义的曙光。其中最给实践团启示的就是《新青年》。《新青年》的前身是《青年杂志》,1915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从第2卷第1号起改称《新青年》。诸如慷慨激昂引领思潮的《敬告青年》,和标志着中国中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正式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都曾在该刊发表。它在思想文化领域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传统的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引领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此后,五四运动又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人民大众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伟大觉醒。在中华民族内有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沉重的背景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出现和同工人运动的积极结合,推动着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终于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实践团在本次参观中也有幸见到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纪念馆馆藏了72个版本,全部展示,同时运用文物展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把故事完整深入地表达给观众。实物展陈的背景是三折LED屏幕,构成了三组互为呼应又相对独立的故事场景。其中“真理的味道”篇章讲述陈望道在老家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过于专注,蘸了墨汁当红糖吃粽子的故事。“信仰的力量”篇章讲述又新印刷所出版《共产党宣言》,推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故事。“初心的守护”讲述共产党人张人亚和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守护《共产党宣言》等革命文献的故事。这些故事被刻画的极为深刻、生动,有大有小,有张有弛,在令人不禁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被革命战士无畏牺牲真理万岁的精神震撼的热泪盈眶。实践团在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面前久久驻足,流连忘返。

追随着革命前辈的脚步,下午一点半,实践团到达中共一大会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同两名共产国际代表在只有18平方米的石库门客厅中相聚,翻开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页。让实践团久久不能忘的是会址讲述一大召开的过程的简笔画,它以风趣轻松的笔触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先辈们的工作艰辛却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

随后实践团进入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通过新天地的石库门“屋里厢”展示馆缅怀老上海,追寻历史回忆。通过分布在各展示点的多媒体、效果音响、馆内投影机,观众可以听到一个娓娓道来的二、三十年代上海中产阶级人家的石库门生活。随意走进一间间房间,其逼真的形象仿佛还原历史,让人犹如亲身经历这间房的主人当年的生活。实践团倘佯其中,只觉有限空间,无限暇思,让人深入深刻地理解浑厚邈远的党史和细语咿呀的弄堂生活。

实践团通过本次参访走近革命文物,深刻体会我们党了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的奋斗历程,也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正如习总书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度仍从容”的论述,新时代,我们少年人,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青春的力量书写新一代的传奇,传承红色精神,书写时代符号。

队员心得:观一大会址,忆峥嵘岁月

7月15日,我们社会实践小组前往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进行实践参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一片石库门建筑群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我们今天实践参观的目标——中共“一大”会址。 怀着崇敬的的心情踏进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幅宏大的画卷,万里长城和北京天安门。之后就是中共一大代表群像浮雕,毛泽东,李达,董必武等十三位代表栩栩如生的雕像让我们的思绪仿佛跟随他们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亲身体验着当时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随后我们参观了“前赴后继,救亡图存”,“风云际会,相约建党”。“群星汇聚,开天辟地”等专题展区。通过陈列的大量文物和图片,我逐渐了解到了中共一大会址背后的故事。在那个中国近代最黑暗的时代,毛泽东等13名代表在会址中秘密开会,指点江山,慷慨陈词,指明了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纲领,并制定了党章,党的奋斗目标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党的诞生让当时处于黑暗和痛苦之中的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和希望。 此次“一大”会址的参观实践让我感触很深,共产党员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的年代,而我们在珍惜当下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提升自己,做到为祖国建设出自己的一份力,国家的富强需要我们去奉献。 (机械工程学院/彭鑫)

红色起点,接续光芒

7月15日,35度,我们社会实践小组成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途奔波,来到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因为是假期的缘故,所以来这里的人很多,排队的人群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大家井然有序的等待进入纪念馆参观,即使是炎热无比的太阳,也丝毫不能消退人们对这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起源的地方的热情与崇敬。 进入纪念馆后,我那因馆内清凉而逐渐放松的身体骤然间又紧绷起来,因为映入眼帘的,是两幅宏大的画卷,万里长城和北京天安门。整体鲜红的配色与代表共产党的党章相得益彰,令人热血沸腾。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逐渐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起源时的微小、发展中的曲折、再到如今的繁荣与强大,自始至终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总有那么一群信仰坚定的人,甘愿为了国家人民的尊严与发展,抛头颅、洒热血。中国从未像今天一般离复兴之梦如此之近,这正是此间近百年的光阴中,无数先驱者前赴后继、舍身忘死的付出所换来的。 而如今的我们,则是接下先辈手中信仰之火的传承者,努力学习,甘愿为国家人民奉献一切,让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生生不息、红色之火成燎原之势,正是当下。 (机械工程学院/曹万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07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黄山口述调研实录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安天下,治引人生——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成员心得实纪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以法为教:数字赋能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山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循基层逻辑、探法治认知——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黄山歙县调研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财学子三下乡,数字法治基层行——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两市调研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加快法治建设,营造数字生态——安财数字法治基层宣讲团河北高阳调研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7——岩寺镇富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6——望江县莲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胡皓月走近下庄,晴时蓝天白云,雨天迷雾云烟,高山、流水、人家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庄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自立自强。诗人…
以实际行动,搭建乡村孩子沟通的桥梁
本次线上支教活动不仅含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更根据教学组的实际情况开设少儿编程、图形化编程等特色课程。在信息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时代,云上慧团队希望能发挥计算机院独特的优势,帮助乡村学生…
因地制宜办产业 乡村振兴齐发展
因地制宜办产业乡村振兴齐发展——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成员采访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苗戴村村书记及关工委主任为进一步了解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感受基层红色文化建设,7月11日,澄园先锋实践团队前往…
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感悟革命先辈之精神
7月24日,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披星戴梦2021——星火烛远童心、北斗引明梦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安徽支队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渡江战役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此次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对话坪石“先生”:湛江学子追忆烽火学术抗战岁月
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寻找华南教育历史根脉,追忆抗日烽火岁月,广东海洋大学“战火书生”实践队前往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7月19日,实践团队前往抵达位于坪石…
牢记初心使命 厚植乡村振兴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我院将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目标聚焦“乡村振兴”。7月16日,晋中信息…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关爱听障儿童,叩响无声世界
今天我同天使之翼的志愿者们共同参加关爱听障儿童的活动,心里有很多感受。当我还未加入天使之翼服务队这个大家庭前,从未真正接触过听障儿童,对他们情况的了解也只停留于表面,觉得他们应该只是有些许的听…
访名家,长见识——安徽师大文学院赴安庆实践团队参加黄梅戏座谈会
奇葩戏苑数黄梅,土沃宜城处处开。七月的宜城骄阳似火,热浪袭人,但是不能打消当代青年探索黄梅戏的热情。2021年7月13日下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戏访黄梅”实践团队专程前往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
【社会实践 光电学院 王韵皓】社会实践感言
为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并且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自己能够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行为的辨别…
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收获感想
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天坑桃源,下庄天路”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胡皓月走近下庄,晴时蓝天白云,雨天迷雾云烟,高山、流水、人家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庄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自立自强。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