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咱村振兴 感“蟹”有你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运河小镇看振兴

导语: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运河小镇看振兴”小分队前往了腰庄村,探访了养蟹人刘大爷。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运河小镇看振兴”小分队前往新沂市窑湾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水产养殖业者,了解当地的种养殖业的发展。

窑湾镇三面环水,西面是京杭大运河,东面是骆马湖,是非常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当地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政策,对周围水系实施了全面禁捕,并通过发展旅游业、特色养殖业等产业来实现渔民的转型.

7月13日下午,我们来到了稻蟹养殖中心,拜访了养殖场主刘爷爷。刘爷爷是当地第一个做稻蟹养殖的,可以说是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开拓者。稻蟹养殖的技术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产生了,是根据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理论,在稻蟹种养的环境内,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爷爷一直在做养蟹相关的工作,开始时是搞的稻蟹养殖,但是由于蟹对水质、水温和水深都非常敏感,养的蟹苗很难存活,后来就吸取教训,严格控制水塘的环境指标,才有所起色。爷爷说,因为2020年疫情爆发,各行各业都受影响,不过还好政府对农民给予了一定的补贴,这才度过难关。

爷爷养殖螃蟹的池塘大约有140亩,一亩地的螃蟹一年大概能卖2000块钱,虽然2020年因为疫情有所损失,禁捕也产生了不小影响,但是对当地种养殖业的发展,爷爷还是很乐观的,和我们聊天的时候,还笑着说:“我们村这几年变化可大了,未来肯定会越变越好的。现在收入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好,日子更有盼头了。”

聊着聊着,太阳渐渐西斜,到给螃蟹喂饲料的时间了,爷爷和他的老伴张奶奶一起把冻鱼肉从冷库里运出来,用机器粉碎,和上用土锅炒热的玉米,再运到旁边水塘的小船上。我们本来想要体验一下喂蟹的过程,但爷爷摇着手对我们说:“这活儿脏,你们别干。”爷爷撑着船,奶奶把饲料一铲铲的撒到水中,爷爷的篙每撑一次,奶奶的铲子就在空中挥过,落入水中的饲料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这是他们辛勤劳动的展现。渔船渐渐消失在远方,我们站在岸边,远远地向爷爷奶奶挥手告别。他们在池塘中央向我们挥手,“孩子们,走吧!”

后来我们在同当地的驻村书记和镇长交流时,也询问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当地稻蟹养殖的技术负责人告诉我:“去年损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技术上不太成熟,对水质的关注不够细致,不当施肥造成的。”相信有了技术的支撑与养殖户经验的积累,肯定能实现预期的收获。真心希望刘爷爷夫妻俩的辛勤汗水能够换来丰硕的成果,希望这对老夫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能变成现实。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解决乡村的落后与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它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是一个已经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中国对过去几千年处于农耕文明的乡土中国应有的回应,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像人不能忘本一样,现代中国也不能忘记——那曾滋养了它几千年的农耕文明、那支撑起中国作为一个文明而存在的乡村。不能让曾经孕育出农民的精神家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归宿的乡村文化,随着乡村的“衰落”而走向没落。

我们在从此次活动中感悟到:对于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而言,乡村仍是中国人无法割舍的存在。无论现在城市发展多么迅速,我们都不能忘却乡村,都不能抛弃乡村,她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根,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安身立命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恰逢其实,乡村要振兴,也必然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2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行走的书院思政课堂 ——北山红岩密室逃脱打造“红岩思政”培育时代新人

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2021年4月,北山书院联合学校党委组织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成立“党建品牌培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实……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书香四溢——世界读书日大咖阅读主题活动与你同行

为更好地配合我校“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特色育人举措的实施,助力培养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锻炼移通学子在信息产业领域的管理者思维,养成阅读经典著作的好习惯,学会从广度、……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由“染”而生,“布”里生花——百匠工作室系列活动(84期)——北山书院非

当染色遇上融合,当传承遇上温暖,就勾勒出了独一无二的美妙与创意。正如我们的青春,充满未知,“布”满惊喜。为厚植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艺术……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雨生百谷,万物更新——移通学子揽尽校园暮春隽永,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春归谷雨,初夏降至。谷雨之时,天气已然向暖,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映出的是校园中愈发明艳的色彩。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学子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4月17日,重庆移……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冰壶激情!重庆移通学院青年学子引领健康运动新风尚

3月20日下午,一场独开生面的旱地冰壶挑战赛在移通学院举行。本次赛事主会场共有来自10支队伍的50名选手参赛,用精准的投掷,智慧的布局,激烈较量,共同感受冰壶的魅力与挑战同时展示顽强……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点击这里,查看不一样的五感玩法

为充实和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使学子们更好地用五感去发现世界、寻找美好,特此重庆移通学院北山书院于12月6日在行者公园开展“畅游·五感乐园”勤发现系列活动。闲暇之余,移通学子与……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是情——北山书院勤发现系列活动“变废为宝”

移通学子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继承上不断超越。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与创意的平台,以“废品”为原料开展创意设计,……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敦煌定若远,一心动经平——星青年系列第十六期活动完满结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让学生们能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烟火气”,在云旅游过程中追寻历史的痕迹,体会敦煌雄伟壮丽的优美景色以及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北山书院以文化自信为基点于……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深入宣贯《民法典》,普法行动在基层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为了响应基层普法的号召,7月31日,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青春献礼祖国”实践队成员深入龙岩市漳平一中,为高三学子进行《民法典》的普法宣讲。《…
三下乡感悟:感谢与你们相遇,我爱你们每一个!
我很荣幸能够成为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很荣幸能够跟随麦田守望者社会实践队来到仙桃市西流河镇中小村进行三下乡支教活动。我来到仙桃市西流河镇中小村才5天,但其实早在6、7月份,我们就开始了三下乡…
三下乡感悟: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天使
时间飞快的流逝,大学四年的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我们去仙桃市西流河中小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支教的活动也过去了一大半。那些或美好或生气或惊讶的情景虽过,却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在大学里生活了两年…
河工大学子南水北调社会实践:固南北之情,沃牧野之地
一渠丹江水,碧波润新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惠及新乡市220万人。新乡市实施“四县一区”工程建设,使得南水北调工程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为深入了解和学习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战略意义,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
湖北学子三下乡:让安全教育在课堂中常态化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欣悦)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沙湖原种场“希望家园”的课堂上开展了一堂关于防疫安全教育课。志愿者向小朋友们介绍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感…
湖北学子三下乡:这个夏天爱与感恩与我们相伴
夏天带有温度的风从玉米地的另一边卷着阳光向我们吹了过来,早晨的阳光透过树叶将地面照的斑驳起来,我站在大门口,我听见有自行车过来的声音。果然一个孩子从自行车上蹦了下来,他笑着朝我打招呼说着老师,…
河工大学子南水北调社会实践:调取一方水,润泽曹魏城
为深入了解和学习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战略意义,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水一方”许昌小分队于2021年7月11日前往襄城县北汝河湿地公园、许昌市襄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对南水北调许昌襄城流域…
湖北学子三下乡:让我们为祖国唱一首歌
如果这个世界上能够看见的最清澈的是山涧的泉水,那么能够听到的最清澈的声音一定是稚子的童声。每天早上稚嫩的声音伴着朝阳,挟着夏风向我涌来,他们喊着“老师好”。一天的惊喜都是从这一刻开始,从第一次…
喜迎建党百年,寻访红色记忆
(通讯人:梁海鹭)7月25日,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党支部第五期红色记忆寻访实践队大同市平城区小分队队员藏蕊、李智霖等8名同学采访了抗美援朝老兵——刘朝凤爷爷。在爷爷的介绍中…
探索大量沙棘
探索“大果沙棘”——走近宁夏固原山区彭阳县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发展特色农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科技支农助力产业、促进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本团队结合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