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

为调研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信息化冲击下的机遇与挑战,聪聪明明实践队利用本次暑假返乡期间对各自家乡的文化遗产进行调研。

古代中国人用想象和诗意描绘世界,当代中国人用脚步和科技把世界还原成诗意。2021年8月1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聪聪明明实践队队员前往河南许昌曹魏古城,重温三国时期的辉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过境迁,中国人以自己脚踏实地的方式,重新书写了曾经文化飘渺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和自信,一代代文明血脉以这种方式,薪火相传,烛照后世。三国文化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无论是“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都让我们感受到来自三国文化的魅力和自信,更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密码,是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体悟到的“中国式浪漫”!中国式浪漫,源自文明血脉的赓续。

2021年8月5日,实践队队员陈宇心前往菏泽曹县清真寺体验伊斯兰教文化。截至2021年5月20日,曹县总人口达175万,是山东省第一大县,在曹县175万人口中包含着数量众多的回族人士,因而使得曹县的传统文化中融合着浓厚的回族色彩。说起回族文化在曹县的体现,其中的一大代表便是曹县数量众多的清真寺,清真寺中最为典型的又属曹县西大寺。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信徒礼拜的地方,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拜倒叩拜。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群体的型制之一。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回族的清真寺,从建筑风格看有两类:一类是圆柱拱顶的阿拉伯式建筑,另一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宫殿式建筑。而曹县西大寺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宫殿式建筑。无论哪种类型,清真寺是穆斯林信仰的象征,精神的寄托和身份的体现。回族的清真寺院干净卫生,清新宁静,古朴典雅,寺院墙壁上绘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门多是古体字《古兰经》浮雕、阿拉伯文匾额、图案绘画装饰,肃穆庄严、别致壮观。而清真寺清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它身后是一方穆斯林群体和社会。社会的变迁和信仰群众的命运都会折射到清真寺上来。

2021年8月13日。实践队队员张又菡前往山东省高唐县李奇村进行调研。高唐县素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雅称,自高唐县城向西行大约10公里,在水波荡漾的马颊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村庄。那里就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的故乡:高唐县李奇村。“山水坊”、“小写意坊”、“水墨坊”、“写意坊”、“花鸟坊”、“工笔坊”……浓淡相宜的颜色,朴实精妙的笔触,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墨雅园”、“苦禅园”、“兰园”……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在方寸之间呈现出无限的趣味。“乡村记忆”、“回忆”、“时光长廊”……牛槽、双卡录放机、提灯、28自行车……面对这些“老物件”,沉睡的记忆瞬间苏醒过来,往昔的岁月仿佛潮水般地喷涌在眼前。苦禅故里——曾经默默无闻的鲁西平原上的小小村落,历经了岁月的沧桑,经受了风雨的洗礼,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党和政府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呼唤下,终于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2021年8月16日,实践队队员徐瑞超对乐清黄杨木雕进行调研。乐清黄杨木雕,是浙江省乐清市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乐清黄杨木雕是浙江省乐清市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作为浙江嘉兴民间木雕艺术与文化的杰出代表,黄杨木雕表现出鲜明的艺术特性,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木雕文化独特杰出代表。殷实的地域文化营造了美轮美奂的木雕精品使之成为各个博物馆和艺术馆争相收藏的艺术类型。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并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对一个民族而言,文化的传承和连续性成为其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载体,而木雕作为物质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承载了异于书本文字的,更为生动形象的文化。黄杨木雕是自然酿成的美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聪聪明明实践队的队员们利用本次暑假前往各自的家乡调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忽略了身边的文化与文明,因此我们把握住此次机会前往各自的家乡走访调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明。曹魏古都的三国文化;菏泽曹县的伊斯兰教文化;坐落于李奇村的苦禅故里;乐清市的黄杨木雕……这些都是我们实践队队员身边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只有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才能发扬光大,不然就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没落沉寂。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实践队员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推动文明建设贡献出了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短短一段时间让我了解到很多,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地如火如荼,各省各地的申报热情也是持续高涨,这对于提升人民的文化品位以及科学文化素养有着积极地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国有文化的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城市中发挥它的文化功能,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时刻遵循以人为本、整体保护、活态保护原则、民间事民间办与多方参与、原真性保护、多样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和教育系统保护原则。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并且在这次实践过程中也收获了团队精神,我们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地完成这件事。这次暑假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关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我想这也是一次好的机会来深入了解人类的这份精神财富。饱含历史沧桑的三国文化、栩栩如生的黄杨木雕和历史悠久的清真寺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些璀璨的艺术珍宝耀眼夺目,始终吸引着人民热爱的目光。国家也注重财力物力的投资,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国家近年来投入很大的力度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的传承,确立遗产传承人,建设艺术展厅,使得这种艺术珍品走出闭塞的乡野农家,接受人民大众艺术眼光的检阅,同时也升华了人民的艺术追求,达到双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文化遗产确立艺术定位,成功传承,进一步绽放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暑假回到家乡,我们也不忘自己的使命——挖掘物质遗产价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更值得骄傲的是它们都已经申报成功,是世人翘首膜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隔着玻璃,看着这些珍品,内心怎不油然而生一份自豪与骄傲呢!自豪的是祖先的聪明与才智,骄傲的是今天我们传承与保护的决心。这是上一辈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衷心的希望我们能接好这一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8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时代下的非遗传承

新时代下的非遗传承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参加了“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以湖州琴书为例”,受益良多。我随着文学院非遗团队,先后参加了调查问卷、采访非遗传承人、图书馆查找…… 张培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统注入新鲜血液

为传统注入新鲜血液琴书作为湖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局面。在采访湖州“琴王”周芝琴老人唯一的弟子邵玖佳女士时,我们了解到邵女士目前是一名老师,一边从事教…… 蒋林琴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去远方,不负平生志

去远方,不负平生志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将所有搜集到的琴书资料整合。过去的一周里,我们从不知琴书为何物到欣赏了琴书表演,了解了琴书的历史。这一过程很美妙。倘若你要问我感触最深的…… 周欣月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州琴书里的惋惜

湖州琴书里的惋惜7月10日,湖师院非遗实践团队对前期的图片资料进行了文字的录入和整理,尽管图片资料并不充沛,湖州琴书遗存下的有效性材料也较为缺乏,我们仍整合出一部分有利于琴书记…… 郭妍冰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调研工作

非遗文化调研工作7月11日,我们“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依旧在活动室里工作。早上出门时天还是阴沉沉的,但是在如火如荼的工作进行中,太阳也…… 孙颜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湖州琴书之困境

传承什么,如何传承——湖州琴书之困境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走。非遗团队对于湖州琴书的探究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即整理资料、形成报告和成果集。在过去几天的外出实践中,我们团队前…… 杨赟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珍惜当下 莫等未来

珍惜当下莫等未来7月10日,“琴曲绕梁,书戏悠长”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社会实践团队开始了第五天暑期实践活动,即使大雨滂沱,依然浇不灭我们一行人的热情。今天我们要去市博…… 王倩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之旅

文化之旅2019年7月10日,天空下起一阵阵大雨,伴随着冷风向我们袭来。雨伞遮挡不了的地方往往落下雨水,打在手臂上,带来冰凉。就这样,我们绕过积水,上了出租车,往博物馆驶去。上了车,…… 张代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学校举办“挑战杯”校赛终审决赛赛前训练营

为积极备战“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打磨、提升“挑战杯”参赛项目质量,5月6日晚,校团委在二教报告厅举办“…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和各二级学院分别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2025年全国“两…

闽南科技学院在福建省“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寒假主题社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公布2024—2025学年全省大学生寒假“追寻领袖足迹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结果,由…

启智传承,心系气候——福师大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主题团会

2024年12月9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团支部在地科楼608开展了以“启智传承,心系气候”为主题的…

跨越地理界限,成就榜样力量——记寻找身边的青年榜样

积极响应福建师范大学“强国复兴有我青春挺膺担当”的号召,2024年12月10日,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地理信息科…

最新发布

“缘梦”家访进行中
中国青年网咸宁7月11日电(通讯员朱正)7月10日,星期六,为深入了解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情况,随着清晨的第一缕朝阳的出现,“缘梦”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在整理完毕后于8点开始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早上8点的太阳…
乡村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管理区8月24日(通讯员:严湘骏),8月24日湖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赴祖国大江南北“忆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省汨罗市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四天。今日,我们来到…
追梦逐党我先行,可歌可泣鲁南人
【追梦逐党我先行,可歌可泣鲁南人】——管理学院“追梦逐党”社会实践队2021年7月25至26日,“追梦逐党”实践队队员潘昱彤先后前往滕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和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今年是中国共…
领略楚国文化,参观名人故里
湖南省汨罗市屈原管理区8月24日(通讯员:严湘骏),8月24日湖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赴祖国大江南北“忆百年荣光谱青春华章”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省汨罗市完成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四天。今日,我们来到…
湖北学子三下乡:圆支教之梦
小时候常常听爸爸妈妈说起支教这件事情,那时的我对“支教”这两个字的表意都不能完全理解。慢慢地长大后,我理解了支教的含义,但对其并没有由衷的情感。到了高中,在听了政治老师的美好支教生活后,我对支…
光阴荏苒,共筑梦想
光阴荏苒,时光不再。星途璀璨,未来可期。原本感觉漫长的支教也快已经接近尾声了,这次话不知该从何讲起。再见不是不见,而是为了更好地遇见。这个七月,是一个炎热的季节,是一个热情的季节,是一个欢乐的…
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观茌平区烈士陵园有感
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观茌平区烈士陵园有感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为响应党中央在全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追梦逐党”实践团于2021年7月25日来到了茌平区烈士陵园开展党史学习活动。…
河海大学“三下乡”启明线上支教调研工作圆满完成
经过五天的实践调研活动,启明线上调研团的实践宣传活动正式落下帷幕。8月22日,线上团队在实践结束后组织开展了视频会议,分析和总结了五天以来的实践成果。队内根据小组分配依次展示和报告了各自小组的实践…
硝烟散尽精神永驻,铭记党史不忘来路
【硝烟散尽精神永驻,铭记党史不忘来路】传承红色文化,续写百年风华。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是牢…
光阴荏苒,与孩子们一起圆梦
光阴荏苒,时光不再。星途璀璨,未来可期。原本感觉漫长的支教也快已经接近尾声了,这次话不知该从何讲起。再见不是不见,而是为了更好地遇见。这个七月,是一个炎热的季节,是一个热情的季节,是一个欢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