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口述抗战历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Melodystopia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铭记抗战历史,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组建一只“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活动由抗战纪念地标参观、抗战老兵口述访谈、抗战老兵事迹宣讲三部分组成,组织青年大学生学习抗战精神,传承抗战记忆,让历史走出迷雾,让过去警醒未来。

2021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4周年。如今,山河日新,国力日强,过往硝烟虽散,但警钟仍需长鸣,铭记过去苦难,铭记无数牺牲。南通,是革命老区、英雄之城,在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南通军民奋起抗日。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天,小分队前往南通革命纪念馆,学习革命历史,瞻仰先烈精神。革命纪念馆利用投影技术、蜡像、雕塑等方式,将漫漫历史长卷在小分队成员们面前徐徐展开,让成员们直观地触碰到了往昔的峥嵘岁月,成员们无一不震撼,无一不不感动。随后,小分队成员前往位于南通姚港闸东首的日军登陆南通警世碑进行扫碑活动。1938年3月17日,日军从姚港登陆,南通沦陷,警世碑上的黑色字体印刻着这个沉痛耻辱的日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八个血红大字令人警醒。最后,小分队成员前往血泪滩死难同胞纪念碑,悼念惨遭日寇迫害的同胞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今青年应正视历史,居安思危,痛定思痛,珍爱和平。

7月8日、9日,小分队成员赴南通市崇川区文峰新村,拜访了沈志澄、苏洁两位抗战老兵,沈老和苏老带着小分队成员横跨涛涛历史长河,来到了战时那片硝烟弥漫的江海大地。沈老14岁加入新四军,靠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保家卫国,抵抗侵略,在战火中浴血成长。他向小分队成员们讲述了新四军与日军斗智斗勇的故事,让成员们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战斗的紧张与艰苦,以及新四军战士们有勇有谋、临危不乱的坚毅品质。苏老16岁时不顾个人安危投身抗日洪流,成为野战医院直属医疗队二队的一名医务员。她向队员们讲述了她在医疗队救治伤员的经历,提起当时有许多战士为国捐躯,苏老情难自持,泪花闪烁。小分队成员们也深深被触动,认识到当今人民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东方闪耀的新星。让孩子们接受红色教育,是铭记历史、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的重要环节。7月11日,小分队赴春晖社区,为一群二年级学生讲述抗战老兵们的红色故事。通过图文结合的幻灯片展示、宣讲队员通俗有趣的讲解以及频繁的互动,小分队成员们带领孩子们了解南通的抗战历史,引发他们对革命烈士伟大精神的瞻仰和崇敬。老兵们的抗战故事让孩子们触动颇深,这些故事讲激励他们学习革命者的伟大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从小就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信念。

对于红色历史,对于革命志士,最好的缅怀就是守住初心、接续传承,最好的告慰就是牢记使命、奋勇前行,新时代的新青年更加要铭记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从先烈们为抵御侵略者而浴血奋战的历史中传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更好地秉持自尊自强的民族禀赋,不甘屈服、爱国奉献、自强不息,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93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变”改革初形成,乡村振兴在路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赴宁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金色耕读”三下乡实践队提出的 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获得认可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屏南县熙岭乡拟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金色耕读”——生态鸡舍前论“生态”

7月10日,受永泰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车海生的邀请,“金色耕读”四坪“三变”改革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四坪村民家了解正在建造的发酵床养鸡场与生态鸡舍。车海生向大家介绍,发酵床养殖……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日志 |“金色耕读”屏南县熙岭乡 “三变”改革实践队

纵使是初夏时节,海拔830米的四坪村的清晨仍然有些许寒冷。草木欣然,鸟虫苏苏,奔流的小溪带来山间的清新。四坪实践队的队员们就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023年7月1日早,由张俊娜老师牵……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谢联辉院士一行赴屏南县四坪村看望 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

2023年7月6日,我校教务处处长吴祖建教授陪同谢联辉院士到屏南县熙岭乡考察,看望了正在四坪村下乡的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学生们汇报了“耕读计划”的课程大纲和实践内容。过去的一周……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四坪“金色耕读”实践队与福建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开

七月五日,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践行党的二十大弘扬闽东之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在外国语学院老师余屹凌、翁云星、张有斌的带领下,于中午抵达四坪村,并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最新发布

宁夏有天下人,天下无宁夏人
2021年7月9日,动科学院赴宁夏红色寻访团顺利抵达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档案馆参观移民展,受到了馆内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宁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移民史,故有‘宁夏有天下人,天下无宁夏人’的说法,而在宁夏…
方言调查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皖江沿线地区方言保护团队”,对家乡芜湖县湾址镇的方言进行了调查和采录。7月19日,我出发去了湾址镇政府的文广科咨询当地方言的相关问题以及希望能够提供合适的发言人…
家乡的方言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皖江沿线地区方言保护团队”,对家乡芜湖县湾址镇的方言进行了调查和采录。7月19日,我出发去了湾址镇政府的文广科咨询当地方言的相关问题以及希望能够提供合适的发言人…
2021年,我们对宁夏有了更深的了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宁夏红色寻访团于2021年7月9日至7月16日参观宁夏红色基地。我们在宁夏博物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近代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共一大的…
积极参与社区劳动,携手共建美好中国
这次参加社区服务的实践活动,让我对于社会和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如今的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身处校园,对于社会、身边的人和环境接触的都比较少。为此不免的产生了间隔,让我们哪怕对身边的…
成立“安徽方言资源保护与研究中心”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落实安徽省省委关于“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十九大精神中找指针、找方法、找路径,紧密结合安徽实际,…
铸科技精神,品人道意蕴
我们回访宁夏,我们重温记忆
为了更好的宣传烈士事迹,弘扬烈士精神,我们宁夏红色寻访团先后走访了宁夏博物馆,宁夏移民展和党史馆,以此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第一站,宁夏博物馆。在第三层,我们顺时针从楼梯口绕行一周,看到的是自184…
回访宁夏,回访历史记忆
在艳阳高照的夏日,红色寻访团一行人准备加入红色之旅的寻访,跟随先烈、先辈的足迹,追忆、体悟红色革命精神的体现。第一站,宁夏博物馆。直接上三楼,题为《理想照耀中国》的专题展览,联合名为《历史红流…
三下乡:宣扬红色文化精神
为弘扬红色英雄精神和传承红色基因,7月16日,烟台理工学院“启元”社会实践队成员分别深入山东烟台莱山区、牟平区、海阳市等三个地区,实践队队员从烟台整体历史文化入手,一步步深入历史事件进行探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