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近桐木杞柳,感悟工艺之美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杨雯卓

为深入认识阜南乡村全貌,了解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阜南“红心育蕾”团队于7月20日进入阜南县黄岗镇,参观柳编产业园,领略柳编之美。

桐木成条,杞柳为系

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器具之一。直到20世纪中后期,柳编逐渐兴起,也渐渐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安徽是全国三大柳编生产基地之一,阜南更是柳编之乡。编织师傅阐述,这里的居民们从十五岁开始便跟着长辈们一起编柳条,制成牢固的篮子或是精美的器皿。随后介绍到柳编的编织技术包括穿编、定编、平编、拧编、精编、木编等6类,产品设计包括筐、篓、桌子等生活用品及花瓶、屏风等装饰用品。柳编文化在阜南传承度较高,家家户户大多掌握柳编制作技能,使得阜南柳编产业建设在全国享有盛名。

呕心沥血,淬火烧纹

柳编工艺从原材料的收集到半成品的加工,每一道程序都需经过耐心的编织和悉心的加工,杨波校长带领“红心育蕾”团队进入柳编产业园参观,从半成品车间到加工车间,从成品展示库到原材料仓库,杨波一一为团队成员进行介绍,讲述柳编的工艺制造。从桐木的泡水剥皮、杞柳的编织加工到洗刷表面灰尘、防止虫蛀、淬火烧出树木纹理,团队成员们感到惊叹的同时,也表示对柳编成品的赞美和欣赏。车间师傅以辛勤劳动和娴熟技艺,展现了精益求精、耐心专注的大国工匠精神,书写着劳动者的不平凡。

独具匠心,面向世界

柳编产业园负责人王燕老师介绍到,阜南县的柳编工艺品大多出口国外,包括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根据不同国家的生活差异,创造出符合不同出口国家生活习惯的产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同时,阜南县的柳编参与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会上积极交流,展现工艺,不断创新设计,紧跟现代潮流。王燕带领队员参观了样品库,从产品的设计到颜色的加工,每一件样品都是柳编师傅自行设计,手工编织,蕴含着柳编师傅的理念和心血,其外貌和质量让团队成员们爱不释手,纷纷表示出赞美惊叹。

阜南柳编产品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以其独特潮流的设计、精细灵巧的加工,彰显出中国工匠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做工精神,展现了中国制造物美质优、有口皆碑的优良形象。

作为“柳编之乡”,阜南柳编工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一件件优良精美产品,表现了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的魅力,体现了中国工匠的精雕细镂、耐心专注。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阜南“红心育蕾”团队跟随阜南脱贫脚步,探索柳编工艺文化,助力阜南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0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非遗足迹 传承岭南文化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探寻岭南工艺,助力乡村振兴——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暑期社会实践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助力脱贫·改革振兴乡村

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多种形式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精神风貌,8月21日,艺摄实践队前往张槎村用镜头记录张槎村历史发展、文化传……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狮鼓制作工艺大揭秘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刀尖回转,薪火相传
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以一纸窗花,承载祈福祝愿。剪纸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在中国民间艺术中谱写出了华丽的乐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推进传统艺术进校园,拓展留守儿童视野,促进学…
探究齐文化历史,继承发扬齐文化经典
齐文化,齐国文化是齐地文化的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通常所说的齐文化是指齐国文化。齐文化主要继承姬周文化。战国时各地诸侯相争,使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
塔湾,黄土地上的守望
【社会实践】塔湾,黄土地上的守望7月18日,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赴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顺利抵达塔湾镇小豆湾村,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乡村调研,对我国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果进行深入了解,据此感受…
南财学子三下乡感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月19日,我和团队成员们前往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红色庄园,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刚入园,我们便看到许多身着红军服饰的游客,经工作人员介绍,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该红色教育基地特设置“重走长征路”项…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绘百年征程
为庆祝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习共产党员伟大精神,促进留守儿童多方面发展,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于7月19日在阜南县黄岗镇育蕾小学开展绘画特色课程,探百年之路,绘红色历程。一、回…
不忘初心,情系讲台
为了关爱教育落后地区学生,关心暑期学生成长,让教育的阳光洒落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用爱支撑起希望的蓝天,7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踏上了志愿支教的道路。初见相生,再见相…
以“挑”之名,燃“创新”之情——挑战杯访谈经验总结三
经验总结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小挑:小挑属于创业竞赛,灵感是项目和比赛的来源。通过小挑的平台可以完美展现自己的想法,介绍自己的项目。如果你有什么创业项目,都可以积极地报名参加小挑。大挑:大…
南财学子三下乡:寻访红色基地,探寻红色基因
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内涵,探寻红色文化传播现状,2021年7月21日至23日,由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学子组成的“青年声,青年行”暑期实践团队前往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红色庄园纪念馆,开展红色专项社会实践,并对调…
丹心育蕾,滋养芳菲
缕缕微风起,朗朗读书声。这个夏天,原本应该空无一人的育蕾小学却到处是孩子们的身影,他们是来参加暑期课业辅导的小学生。2021年7月13日,安徽师范大学德雅书苑“红心育蕾”赴阜南支教团队来到育蕾小学,开…
南财学子三下乡:倾听时代声音,感知青年力量
为传达青年力量,弘扬新时代青年精神,今年暑假,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青年声,青年行”暑期实践团队先后赴云南省昆明市、广西省柳州市开展广泛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采用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