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湛”疫终会过去,感恩留有余香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思羽团队

起初,人们都以为这仅仅只是一个小范围的病毒传染事件,我们以为三两个月一切都能恢复正常。可是谁又能想到现如今两年多过去了,我们依旧生活在疫情的阴霾之中。一切像是科幻片照进现实,我们对待疫情从刚开始的漠不关心,再到防疫措施贯穿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我们回头看就能窥见三年前那些我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生活在密闭空间会导致人与外界世界的断联,失去了很多丰富新鲜的感觉输入。疫情之下,社会环境总向着我们意料不到之处发展,为了适应新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对于疫情的认识总是在电视中,听着那些不温不热的数据,看着医护人员忙前忙后,我不知道为了什么,我不知道这些与身在千里之外的我们有什么联系。直到那次疫情直击湛江给我带去巨大的震撼。前不久,在劳动节后的核酸常规排查中,湛江地区发现多例疑似病例,这就如疫情爆发前的警报,紧接着在多方面的排查下,一张病毒传播的大网逐渐浮现出水面。霎时间,湛江进入了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整个城市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我们必须得动起来,这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大考”,而取得这场“大考”的胜利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就在我们学校,“医护白”和“志愿蓝”随处可见,我看见在井然有序的队伍当中,点缀着忙忙碌碌的志愿者;我看见在空无一人的广场上,志愿者们顶着烈日支起遮阳伞,为下午的工作做好准备;我看见在烈日下席地而坐,对着饭菜胡乱对付两口就抓紧回到岗位的志愿者们。受到他们的鼓舞,我也坚决走上防疫前线,身穿防护白,工作满一天,狠狠地体会了一次医护人员的不易。我知道大学生志愿者,抗疫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志愿行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疫情来势汹汹,但是在多方的努力之下,湛江的防疫紧急时刻随着几批新冠病毒感染者好转出院最终落下来帷幕,但是湛江防疫措施不能松懈,全国一盘棋的疫情防控大局更不能有所松动。进入疫情时代就注定我们仍旧注意个人防护,就地放假,不给防疫工作增添麻烦。学习生活回归了日常化,但是寒暑假期,缺少了往时出游的乐趣不免有点空虚。我在想,人总不能老是闲着,停下来的颓废感会让我变得越来越不安。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假期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既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带来乐趣,又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呢?

“可以发挥专业特长来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除了和学校一起,搭建“众志成城人大人,共战疫情心连心”的活动,为前线医护人员传递正能量之外,还利用专业知识,探索更多可能。我们不是医疗专业学生,专业的知识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帮忙测温,指挥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这些基本工作专业能力要求低,我们在学校上习得知识丝毫没有用武之地;那收集与疫情相关的科普、报道等相关信息,撰写与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还有普通民众心理健康相关的文章呢?信息收集,写作不正是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课程吗?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出去,我们可以帮助相关人员与普通民众了解在疫情发生期间自己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所带给我们的不适感。还有什么呢?我们还可以将我们的一些想法,一些赞美,通过制作一些小视频,或者制作一些纪念品。让它们寄托我们对防疫工作者们的感激之情。疫情虽然限制住我们的脚步,但是我们的心意是自由的。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学校中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知道依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足以将想法付诸实际,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想要的不仅仅是做出来,而是做得更好。在与团队的协作中,我总能感觉到浑身上下涌动着一股热流,我总觉得这是自己的参与感被极度满足,而这种参与感也可以被看作是需要感,是支撑我们一如既往行动的动力源泉。

其实在这条路上行动的不仅仅是我们。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志愿服务工作早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精神也早已在大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身体力行地为防控工作作出贡献是很多大学生所向往的,这也体现了当代青年的爱国与担当。但是在非常时期,还要本着安全的原则,真正做到“护己即护人”,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加强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进行。而且志愿服务也有很多形式,同学们尽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参与防控工作。志愿服务是行动,也是精神,它传递的是真情。大爱无形,让我们力所能及地做一名为爱而行的人。

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有义务投身到防疫防控工作当中,对社会来讲,我们这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与担当,体现我们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对我们个人而言,我们既是一种自己能力的锻炼,又是能力的提升,要学会从实践学习,从学习中实践。也更好地践行了五进和贯彻“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育人理念。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积极参加和协助开展防疫防控宣传工作,为疫情防控奉献出“青春力量”,也提高了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确的我们肩上的历史使命。此外,我觉得自告奋勇义无反顾,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发扬的品质,我们需要积极的参与进取,不逃避,不退缩,勇往直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47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变”改革初形成,乡村振兴在路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赴宁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金色耕读”三下乡实践队提出的 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获得认可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屏南县熙岭乡拟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金色耕读”——生态鸡舍前论“生态”

7月10日,受永泰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车海生的邀请,“金色耕读”四坪“三变”改革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四坪村民家了解正在建造的发酵床养鸡场与生态鸡舍。车海生向大家介绍,发酵床养殖……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日志 |“金色耕读”屏南县熙岭乡 “三变”改革实践队

纵使是初夏时节,海拔830米的四坪村的清晨仍然有些许寒冷。草木欣然,鸟虫苏苏,奔流的小溪带来山间的清新。四坪实践队的队员们就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023年7月1日早,由张俊娜老师牵……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谢联辉院士一行赴屏南县四坪村看望 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

2023年7月6日,我校教务处处长吴祖建教授陪同谢联辉院士到屏南县熙岭乡考察,看望了正在四坪村下乡的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学生们汇报了“耕读计划”的课程大纲和实践内容。过去的一周……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四坪“金色耕读”实践队与福建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开

七月五日,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践行党的二十大弘扬闽东之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在外国语学院老师余屹凌、翁云星、张有斌的带领下,于中午抵达四坪村,并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最新发布

初体验,新成长
初体验,新成长(通讯员:田伊颖)初体验三下乡的一天就在这篇文章中接近尾声了。从出征到抵达目的地,我从有些迷茫,不知所措到与社工站的负责人接触后的欢喜,也许是因为他们的热情,也许是他们的关怀,总…
红色物业,探索发展新路径
红色物业,探索城市小区治理新路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当前,物业和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物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问题、行业问题,而是与居民高质量生活、基层高效能治理相关的民生问题。为了回应民…
下乡活动启航,斗志昂扬
下乡活动启航,斗志昂扬(通讯员:杜雯静)7月4号,是我们“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启程前往茂名市高州长坡村进行“三下乡”活动的日子。这次活动我们队伍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虽然我并不是线下的队员…
「红色物业」探索城市小区治理新路径
红色物业,探索城市小区治理新路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当前,物业和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物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市场问题、行业问题,而是与居民高质量生活、基层高效能治理相关的民生问题。为了回应民…
整守创,新时代下的新体现;净美富,新乡村里的新追求
整守创,新时代下的新体现;净美富,新乡村里的新追求——采访溆浦思蒙镇镇政府杨滨旴副镇长屹立回望,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峥嵘岁月,多少年筚路蓝缕,多少年风雨兼程,这一场脱贫攻坚战我们打出了漂亮的一击…
整守创,新时代下的新体现;净美富,新乡村里的新追求 ——采访溆浦蒙镇镇政府杨滨旴副镇长
整守创,新时代下的新体现;净美富,新乡村里的新追求——采访溆浦思蒙镇镇政府杨滨旴副镇长屹立回望,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峥嵘岁月,多少年筚路蓝缕,多少年风雨兼程,这一场脱贫攻坚战我们打出了漂亮的一击…
走进硬笔书法,书写少年风采——党员爱心服务队
走进硬笔书法,书写少年风采——党员爱心服务队2022年7月5日,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员爱心服务队的14名师范生在台州临海摆酒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与爱心支教活动,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爱心服务带进周边,锻…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本网讯(生科院张典典)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助力贫困家庭的儿童的课后辅导,培养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教育奠定良好基础。7月4日,…
护绿色生态,创文明思蒙
护绿色生态,创文明思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找准发展重点,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路子,让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022年7月4日,为…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爱心启航,浇筑希望
本网讯(生科院杨帆)教育是兴国之业,儿童是祖国未来。为发挥专业特长,改善贫困儿童的暑期教育环境,给孩子们认识世界打开一扇窗,生科院U赴芜湖春江社区“科普助力新征程,红色双减促成长”本科生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