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雁来仪:以简单的心跳红色的舞传真诚的情

来源:集美大学“红雁来仪”实践队 作者:许婷婷 朱克立 杨

厦门 7月6号电(通讯员:许婷婷 朱克立 杨怡欣)为了更好的服务乡村基层,提高团队舞蹈服务水平,炎炎夏日,“红雁来仪”团队的师生们走进翔安古厝,成立三支小分队分别去到了翔安区曾厝村、美山村和官路村进行舞蹈教学与调研活动。

红雁来仪第一小分队来到了厦门市有名的“侨乡”——曾厝村,这里是厦门市华侨最多的村庄之一。在这里,一座陈氏家庙记录了属于曾厝村的烽火岁月。抗日战争时期,曾厝村的华侨同胞同仇敌忾捐款买战斗机,支持祖国抗日。为了感谢他们,当年的党政军联名送给曾厝村“爱国贤裔”牌匾,被挂入家庙。家庙遗留的弹孔见证着当年的历史,如今村民们在陈氏家庙中翩翩起舞,以舞蹈延续红色基因。立足曾厝村的红色文化基因以及居民的舞蹈需求,志愿者选取了《九儿》这首歌曲进行舞蹈编创。“舞蹈要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中去,要带有情绪地表演。”曾厝村的舞蹈教学志愿者张芷媛在对村民进行舞蹈教学时说到。

为了让村民更好地表达舞蹈内涵,志愿者在教授舞蹈动作的同时向村民阐释了《九儿》背后的动人故事,唤起了阿姨们的时代记忆。吸气、吐气,旋转,举臂……在一个个动作中,阿姨们仿佛就是主人公九儿,跳出了那坚韧、向上的积极态度,用红色舞蹈续写新的故事。

红雁来仪第二小分队走进了拥有众多舞蹈爱好者的官路村。初到村子,她便从热情的工作人员和幸福院志愿者了解到官路村的特别,而今即是陈氏祠堂也是村民舞蹈场所的祠,有了村民对于文化的崇敬与对生活的热爱,才有了人人喜笑颜开的官路村。来自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的舞蹈教学志愿者张艳芝同学将今日和睦的官路村氛围与过去长辈们“十送红军”的团结精神融入了《十送红军》的红歌舞蹈编创中。许多参与舞蹈活动的村民,都对这唤起他们对舞蹈美好回忆的编舞感到满意,感叹这从没有过的红色舞蹈活动,消融了邻里间“变质”的关系,更唤起他们对舞蹈和红色文化美好回忆,愿意将官路村的团结和凝聚力在舞蹈中跳得尽善尽美。官路村的村民们在陈氏祠堂中伴随着经典的红色曲调起舞,在志愿者耐心的教学中渐入佳境,舞蹈出了汗水也收获了心里的幸福。

红雁来仪第三小分队来到美山村后发现村里有许多老人坐在家门口,显得有些孤单,志愿者们上前搭话,但有些老人并不会讲普通话,好在团队里有会将闽南语的厦门当地人,我们才顺利与老人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老人的子女大多外出工作,他们时常无事可做,很希望能够通过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来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在与老人们交流过后,志愿者们又来到了美山村幸福院,这是一个专门服务老年人的驿站。通过与驿站内工作人员的交流,志愿者们进一步了解了美山村老年人的情况,美山村共有593位老人,他们没有自己的社交圈,时常感到孤独。在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之后,志愿者们进一步坚定了想要用舞蹈带给老年人更加丰富有趣生活的想法。

舞蹈教学志愿者代林樾同学,根据《映山红》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歌编创了一曲简单易学又富有美感的舞蹈。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美山村的阿姨们在幸福院中跟着志愿者一起舞蹈。老师教得认真,学员学得用心,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让大家参与兴趣得到提升,耐心的讲解也让大家的表演更好地展现红色文化的内在表现力,现场其乐融融。在教学过后,阿姨告诉志愿者,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她们通过跳舞不仅锻炼了身体,更结交了更多的好朋友。

这三天,“红雁来仪”团队师生在走入乡间小道时,也将原创红色舞蹈带到农村老人身边。

“以舞传情”,团队通过舞蹈蕴含的红色文化提升了老人们的精神富裕程度,丰富了文娱生活。“以舞会友”,团队帮助当地在舞社联动中加强居民互动,创造社区联动的公共文化空间,有效推进邻里关系。“听到她们的一声声感谢,我们仿佛明白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坚定了我们走下去的决心。”

团队里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三学生许婷婷说:“阿姨们脸上洋溢这幸福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用最简单的心,做最平凡的公益。”团队里舞蹈表演专业的大二学生张芷媛说。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老人们当成长辈,倾听她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为她们规划。

这短短的三天里,“文化助农”鼓舞着成员们以更专业的态度丰富村民的文娱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这也是王颖萍老师希望在团队中看到的,让大学生真正践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86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非遗足迹 传承岭南文化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探寻岭南工艺,助力乡村振兴——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暑期社会实践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助力脱贫·改革振兴乡村

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多种形式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精神风貌,8月21日,艺摄实践队前往张槎村用镜头记录张槎村历史发展、文化传……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狮鼓制作工艺大揭秘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情系童心,让每一朵花尽情绽放
清晨的阳光洒在路边,记录着的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点滴。2022年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童心系诗向党美育筑梦成长”实践团队已经在淮南蔡庙小学进行了他们第二天的支教活动。颠簸的花朵会延续春…
爱心支教在行动,青春力量绽光芒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助力乡村教育扶贫振兴,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本领,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于6月28日来到阳新县浮屠镇下李村下李完全小学开展爱心支教活动,旨在拓展乡村学生知识面,开拓眼界。7…
E脉相传实践团参观山东省政府与八路军115司令部旧址
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铭记历史,2022年7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E脉相传实践团成员前往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旧址与八路军115司令部旧址进行红色基地参观活动。山东省…
功在千秋,造福万代——岭南师范学院“协绿”社会实践队队员心得
七月,我们“协绿”三下乡实践队伍开始了2022年的第一场宣讲活动。本次我们的宣讲对象是民乐社区的小朋友,年龄在7岁到13岁之间不等。小朋友们对这个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明显而又直白的。通过小…
E脉相传—赴山东省第一团支部走访调研
7月6日,计算机学院E脉相传实践团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金沟官庄村,走访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山东省第一团支部旧址。实践团首先来到金钩官庄村第一团支部的纪念广场,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按照中共中央关…
集大学子社区行:科技服务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智·科创“流水灯”大学生网报7月8日讯(通讯员杨智滨郭海华丁佳琪)2022年7月7日星期四,“筑梦科技,智知得识”实践队进行第二天的实践活动,该实践活动以“喜迎二十大,科普社区行”为主题,同时结合国家大…
环保理念的传递——岭南师范学院“协绿”社会实践队队员心得
七月,我们“协绿”三下乡实践队伍开始了2022年的第一场宣讲活动。本次我们的宣讲对象是民乐社区的小朋友,年龄在7岁到13岁之间不等。小朋友们对这个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明显而又直白的。通过小…
经典传唱、彩诗飞扬,歌声回荡……安徽师大学子多样化课程送爱心
大学生网淮南7月8日电(通讯员解梦雨)“碧空日挂,教书人到乡家。”2022年7月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童心系诗向党美育筑梦成长”实践团队已经在淮南蔡庙小学进行了他们第二天的支教活动。区别…
“同薪燃梦”实践队抵达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熟悉求职者调动流程
“同薪燃梦”社会实践队前往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熟悉求职者调动流程2022年7月7日,“同薪燃梦”社会实践队来到就业中心人才服务股做志愿者了解求职者调动流程。实践队的主要工作是介绍就业局人才服务股…
集大学子三下乡 | “常”住山水画
集美大学青山踏梦三下乡实践队于2022年7月7日下午前往常口村了解其生态产业发展情况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千步长虹跨碧流,两山浮影转璃头。”常口村的村支部门口,坐落着这么一幅“从古诗词中走出来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