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惠女风情,奋力推进惠女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助力惠安文化与乡村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7月10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泉州市探究海丝文化和乡村旅游融合新发展实践队(南浔海丝实践队)在来到如约巧遇惠女布庄,了解与体验惠女服饰的制作、亲身体验惠女服饰的穿戴、与惠女文化传承人刘乌巧以及惠女文化青年传承人曾茹婷展开交流,对惠女风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思考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传统服饰和民俗的传承,以及如何通过民俗文化拉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刘乌巧是惠女文化传承人,而其女曾茹婷则是惠女文化的青年传承人,同时也是崇武镇人民政府旅游办业务骨干、大岞村党委副书记。两位女士都是传统的惠安女,她们对于惠女服饰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布庄生意和传统惠安女服饰的推广上,刘乌巧女士对接的主要是传统一辈群体(40岁及以上),而作为青年传承人,曾茹婷主要对接更年轻化的群体。这样母女刚好对接了所有的客户群体,把小小的布庄变成了宣传惠女风情的窗口,再通过多种渠道,如宣传视频的拍摄、惠女文创产品的开发、开设惠女技艺课程等方式多样化得去宣传惠女民俗文化。 上午九点,南浔海丝实践队来到如约巧遇惠女布庄,随即受到了布装店主和其女的热情接待。实践队的三名女队员亲身尝试了惠女传统服饰的穿戴,从头巾的挑选、刘海的穿戴、服装样式的挑选,一步步穿戴整齐。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黑绸裤、银腰带色彩交相辉映,好看的同时也便于劳作,展示了汉民族中独树一帜的服饰文化。镜头中的惠安女将头巾捂紧着双颊,只露出了眉眼和嘴鼻,衬托出惠安女含蓄和恬静之美。百年闽派诗人叶逢平曾这样形容过惠女服饰:“嫁给这个海风吹打的小镇,薯花在海水中受孕,褶皱裤一样的身影比桑叶还青,一条薯藤编成了海岸线。” 然而随着经济不断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惠安女服饰文化如同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因为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从而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究其原因主要为时代变迁的冲击、基层政府的保护不够到位、社会公众对于惠安女服饰文化的认识不够多等。除了加大政府的保护力度,扩大宣传力度等外部保护方式,将惠安女服饰文化加入旅游体验,融入现代服装元素也是很重要的创新点,对其文化生态进行适度的改良和营构。十多年来,永葆“传承惠女文化,弘扬惠女精神”初心的惠安文化传承人曾梅霞,为了让惠女文化保护和传承下来,她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现惠女服饰。借助文创产品的开发,曾梅霞制作了迷你可爱的小惠女服饰、惠女摆件、惠女布娃娃、惠女音响等文创产品,运用创新手段迎合当代青年人的喜好,让实用艺术价值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探索出惠女文化传承的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嘱托道:“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惠女文化青年传承人曾茹婷时刻牢记这句话,大力促进惠女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让传统工艺更加年轻化和易于传播。 下午两点,南浔海丝实践队来到如约巧遇惠女布庄,与惠女文化青年传承人曾茹婷展开热切交谈。在与曾茹婷的交谈中,南浔海丝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惠安女绝大部分常年参加家务劳动、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等重体力的劳动,因此受劳动环境条件和要求的影响,惠安女服饰具有独具的特色和特点。上衣身短,为了免于因为宽松的衣服而妨碍劳作;宽大的裤筒,便于惠安女下海劳动时卷起裤脚。惠安女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短上衣,宽筒裤,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漂亮精致的梳妆,象征着勤劳能干、善良勇敢,是八闽大地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丽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民间文化市场可以获得“造血”能力,通过摄影者、游客的镜头引致文化消费,这让惠安女服饰文化得以传承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次的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学习知识,思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和旅游经济问题,为助力当地旅游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80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屏南县熙岭乡拟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0日,受永泰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车海生的邀请,“金色耕读”四坪“三变”改革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四坪村民家了解正在建造的发酵床养鸡场与生态鸡舍。车海生向大家介绍,发酵床养殖……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纵使是初夏时节,海拔830米的四坪村的清晨仍然有些许寒冷。草木欣然,鸟虫苏苏,奔流的小溪带来山间的清新。四坪实践队的队员们就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023年7月1日早,由张俊娜老师牵……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6日,我校教务处处长吴祖建教授陪同谢联辉院士到屏南县熙岭乡考察,看望了正在四坪村下乡的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学生们汇报了“耕读计划”的课程大纲和实践内容。过去的一周……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七月五日,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践行党的二十大弘扬闽东之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在外国语学院老师余屹凌、翁云星、张有斌的带领下,于中午抵达四坪村,并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