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文物彰显大国底蕴,科技赋能文物保护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作者:李亚琪 柴晶晶

2022年7月21日上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发前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城墙,欲探索藏在城墙中的文化底蕴。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是中国古代多年以来的城防体系的重点,具有极高的调查价值。团队以查阅资料、拜访专家、实地考察的方式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调研。

实践团通过不同媒体平台查阅了丰富的相关资料,并联系了文物修复研究专家王可老师,跟随老师进行一次实地数据采集。王可老师热情详细地介绍了城墙修护的背景及其所研究的新时代新科技——光谱成像技术及其应用方法,给实践团讲解了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并与实践团一齐用其专业的技术与仪器对城墙的病害进行数据采集。

城墙的破损主要有苔藓、脱落、盐侵三种。研究的第一阶段采用彩色相机,但彩色相机并不能很好区分病害类型,例如干苔藓颜色与泥土颜色接近,人眼不能进行分辨,彩色相机亦不能。目前研究进入第二阶段,采用多光谱成像仪,其成像方式与彩色相机不同,该仪器利用第三维度——光谱维度来更加准确地区分各类病害,从而更好的进行文物的研究与保护。不同病害会产生不同波形,若在波形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频域转换或者采取对波形求偏导数的方法。与手绘这种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相比,多光谱成像技术能够使用特定的照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大大克服了手绘采集费时费力的缺点,提高了采集效率,使采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轻松地进行。数据采集结束后,使用如深度学习等的算法进行病害分类检测。目前,王可老师团队正在研究用无人机携带采集仪器和算法主板的方法,事先给无人机设定好轨迹,使无人机沿着既定轨迹进行数据采集。无人机可以实现在更高或者地面难以采集的地方进行数据采集,拓宽了数据采集的范围,大幅提高采集效率。

王可老师将实际应用与书本理论巧妙融合,多次提出问题让实践团成员积极思考,拓展了成员们的思维。实践团成员不但了解了多光谱成像技术,而且更加意识到科技对于文物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易。在科技的赋能下,文物修护必将实现效率最大化,文物也将得到更加优质的保护和修复。

下午,实践团前往参观陕西文物保护研究院参观学习。文物共分为三个类别,考古、保护和博物馆,分别对应文物的发现、文物的保护和文物的展览。而文物保护研究院从事的就是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研究院三层是文物保护实验室,四层为文物修护室。要进行文物保护首先要深入了解所采集的数据含义,然后借助电镜、红外、X光及信息化手段进行文物保护研究。进行文物修复,要对文物本体进行自然科学认识和人文科学认识,在通过修复将文物复原,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展现修复工作者从中所认识的东西,包括建造工艺、修复过程、人文信息等。修复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对文物再认识的过程,要具有发现的眼睛、发散的思维,发掘出不能够处理的信息或者解决的问题,要学会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处理数据信息,助力文物修护。文物修护需要进行图像信息采集,即照相,目的是对工作对象进行初步认识,记录客观信息,是一个感官认识到客观认识的过程。修复的各个过程都要拍照记录,并形成修复档案,确保文物修护的严谨性,同时用规范性提高文物修护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文物绘图是一种基础训练,尤其是在学习期间,绘图是十分必要的。其一是绘图是一个基本技能,其二是绘图过程中有助于对工作对象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逐步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无数先辈无不在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将科技创新运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上无疑是明智的选择。“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青年传承华夏文明”暑期社会实践团怀揣着一颗敢于探究、敢于冒险的心,扎根实际,勤于思考,锲而不舍,开拓创新,致力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需要相结合,用思想创建祖国未来,用汗水谱写青春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02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行走的书院思政课堂 ——北山红岩密室逃脱打造“红岩思政”培育时代新人

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2021年4月,北山书院联合学校党委组织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成立“党建品牌培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实……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书香四溢——世界读书日大咖阅读主题活动与你同行

为更好地配合我校“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特色育人举措的实施,助力培养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锻炼移通学子在信息产业领域的管理者思维,养成阅读经典著作的好习惯,学会从广度、……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由“染”而生,“布”里生花——百匠工作室系列活动(84期)——北山书院非

当染色遇上融合,当传承遇上温暖,就勾勒出了独一无二的美妙与创意。正如我们的青春,充满未知,“布”满惊喜。为厚植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艺术……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雨生百谷,万物更新——移通学子揽尽校园暮春隽永,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春归谷雨,初夏降至。谷雨之时,天气已然向暖,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映出的是校园中愈发明艳的色彩。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学子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4月17日,重庆移……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冰壶激情!重庆移通学院青年学子引领健康运动新风尚

3月20日下午,一场独开生面的旱地冰壶挑战赛在移通学院举行。本次赛事主会场共有来自10支队伍的50名选手参赛,用精准的投掷,智慧的布局,激烈较量,共同感受冰壶的魅力与挑战同时展示顽强……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点击这里,查看不一样的五感玩法

为充实和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使学子们更好地用五感去发现世界、寻找美好,特此重庆移通学院北山书院于12月6日在行者公园开展“畅游·五感乐园”勤发现系列活动。闲暇之余,移通学子与……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是情——北山书院勤发现系列活动“变废为宝”

移通学子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继承上不断超越。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与创意的平台,以“废品”为原料开展创意设计,……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敦煌定若远,一心动经平——星青年系列第十六期活动完满结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让学生们能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烟火气”,在云旅游过程中追寻历史的痕迹,体会敦煌雄伟壮丽的优美景色以及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北山书院以文化自信为基点于……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建强“红色物业”,凝聚党群共治合力】
【建强“红色物业”,凝聚党群共治合力】——曲阜师范大学红管先锋队海恒物业以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小区打造点位,在小区打造“红色物业”、构建“1+4+N”治理服务体系,极大提升了物业服务质量,激…
洪水村乡村振兴的成就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2022年暑期大学生赴陕西、安徽、湖南等地调研发展成就考察实践团分组在陕西、安徽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山西省晋中市的洪水村进行社会实践。7月20…
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侵染
为积极响应二十大,帮助合川区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使教育能够落实到各个年龄段,培养小朋友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普及中老年人智能设备应用,由13名志愿者组成的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暑期三下乡“喜迎二十大…
贸院学子三下乡(合川站):关爱无处不在,温暖常驻心间
为了深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为了发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品质。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影视融媒体学院“喜迎二十大,关爱在当下”2022年暑期教育服务团13名志愿者于2022年7月19日在重庆市…
唱响红色主旋律,担当新人新责任
2022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了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进入革命烈士纪念馆之前,实践团队队员在与周边本地居民的交流中,了解到青岛市革…
三下乡——支教第十八天
三下乡——支教第十八天2022年7月21日星期四今天是“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对汤阴县大宋村中心小学进行线上支教的第十八天。早晨起来后先进行健康打卡,然后开始今天的支教任务。今天任务不是很多,主要是…
社会——认知
今天是2022年7月21日,星期四,本来今天到我上我的第一节课了,谁知道又因为某些原因,今天上午我也没上课。但是没关系,我今天上午做了一上午的准备,又将我的教案,我的PPT和我的语言重新组织一下,排列一下…
也是努力的一天
也是努力的一天今天是安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温暖春芽”七彩梦想支教队支教的第18天,大概是因为昨天又有犯错误的缘故,今天醒的格外早,打开手机,在群里进行健康打卡,来开启新的一天。早上一看中青校…
汇聚青春力量 助力食品安全
7月9日下午,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延寿——天然防腐市场的开拓者创新创业实践团在新乡市红旗区与社区积极沟通,调查市场、商超及居民家中食品储存、食品腐败情况、食品需求以及食品工厂的加工…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推广健康码及场所码使用
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推广健康码及场所码使用--机电工程学院爱心丙乙甲团队开展弱势群体帮扶活动科技是一个生命体,在工程师和使用者的维护下,科技在不断地更新和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从你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