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索三苦精神,激发奋斗潜力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昵称:昵称

为感悟先辈们不惧万难的精神,激发同学们的艰苦奋斗精神,学习白河县脱贫致富的宝贵经验,安徽工业大学“走进扶贫第一线”小组于2022年7月9日来到了陕西白河的安康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在导游的带领下认识“三苦精神”。经历这次令人难忘的经历,我们受益匪浅,并且在活动中深刻认识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 我们这一代青年从小就在体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大环境中,老师、家长、这个社会都宣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的习主席也提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口号。但是到了大学,部分同学开始懈怠了,我们难以切身体会到前辈在恶劣环境中磨练出来的优良品德,变得不思进取。于是小组成员打算在这个暑假去参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来近距离瞻仰先人在那个艰苦年代所经历的磨难、所锻炼的优良品德。在一位陕西同学的介绍下,我们决定在暑假前往位于陕西的安康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在去之前,我们在网络上查找了相关资料,顿时对这个教育基地很感兴趣。因为这儿是一个白河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山大沟深,地碎土瘦,自然匮乏,环境恶劣,县内没有一块百亩以上的自然平地,25°以上的土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5%以上是国家级贫困县,曾有专家论断为不宜于人类生存的地方。我们小组成员大部分都生活在农业较发达的平原地带,从来没有想过在山地丘陵这种不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在白河县发生了什么让这个在专家口中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场所变得欣欣向荣的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7月9日,小组成员跋山涉水来到了安康百合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在一路上,我们在大巴上目睹了白河县崎岖的山路,以及层层叠叠的丘陵,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地貌特征。虽然窗外的风景赏心悦目,但是我们更加好奇这儿的人到底是怎么依赖农业生产来维持生计的。怀着一颗求知的心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安康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进入大门后没多久,映入眼帘的就是洁白的墙面上悬挂的一份文件名《关于学习白河县治山创业精神的决定》。

一路前进,在向导小姐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很多照片,有的体现前后几十年的对比,有的记录如今的辉煌瞬间。看着这些图片上白河县前后几十年:几十年前,我看到了镜头前的人们饥饿的眼神,几十年后,仓库里的粮食都溢了出来;几十年前,我看到了镜头前破旧的瓦片房,几十年后,这儿的建筑鳞次栉比;几十年前,山坡上光秃秃的毫无绿色,几十年后,山坡上的石坎水平梯地郁郁葱葱。这几十年来,白河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接下来向导向我们介绍了“三苦精神”。“三苦精神”指的是“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它的形成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是生活在白河的21万人民骨子里不屈不挠意志品质的体现,也是为改善生存条件、矢志不渝建设美丽富裕新家园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为了生存,白河人民一直不屈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历尽艰辛,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一曲曲伟大而壮美的诗篇,历经半个世纪的治山创业、脱贫攻坚、创新发展,创造了人间奇迹,把一片穷山恶水变成了人类的幸福家园。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一代接着一代战,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县二十万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发扬“延安精神”,铸造出了自己特色的地域人文精神——“三苦精神”。向导告诉我们,要了解“三苦精神”的形成,我们需要一起走进白河的苦难历史:白河南依巴山、北临汉水,有秦头楚尾之称。这里山大沟深、土薄地陡,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据《县志》记载,从明朝至今,每隔数年就有一次自然灾害,旱涝频发使本就贫瘠的一方土地更加贫穷落后。光绪三年,孔城沟李姓110户500余人,除逃荒13户外,其余全被饿死,“尸满道,人相食”的惨象到处可见。三年自然灾害时也出现饿死人的困难局面,一方土地根本养活不了一方人,“干旱三天地冒烟,雨涝三天光石板,驴要打滚没场地,月亮都把苗晒干。”这就是当时白河的真实写照。三苦精神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形成!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以兴修石坎水平梯地为中心,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在这个山区穷县打响,“石坎坎,金碗碗”唱遍全县1450平方公里的沟沟坎坎。在在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建设小康的实践探索中,创造出以“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为核心的精神。见识到劳动人民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爆发出的伟大力量,小组成员一个个都心生仰慕,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及然心向往之;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我们对劳动人民敬仰的心情。

到了该离开的时间,我们心情格外沉重。最后望了一眼渐渐远去的安康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结束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带着在这儿见识到的、感悟到的一切继续走下去。我在车上回味这一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想到白河县人民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成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整个白河县的命运,心中对于前辈的艰苦有了清楚的认识。相比于他们,我们就简直是天天醉生梦死了。想到这儿,我不禁脸上发红,心中有愧,心里暗暗发誓,回去之后一定要发扬我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发自己的潜力,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暑假,做一个能造福社会的劳动人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5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黄山口述调研实录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安天下,治引人生——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成员心得实纪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以法为教:数字赋能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山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循基层逻辑、探法治认知——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黄山歙县调研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财学子三下乡,数字法治基层行——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两市调研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加快法治建设,营造数字生态——安财数字法治基层宣讲团河北高阳调研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7——岩寺镇富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6——望江县莲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兰心蕙质有巧艺,促膝长谈话传承
7月28日,华夏拾遗实践团晋心塑源实践队与山西面塑传承人赵翠莲老师在赵老师位于尖草坪区的家中进行了时长接近三小时的访谈与直播。晋心塑源实践队是一支来自北京科技大学、致力于传承与弘扬山西面塑技艺的暑…
河南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经典
为了更好地学习党史,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了解革命先辈们为革命胜利做出的丰功伟绩,学习先辈们优秀的精神品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8月6日,“学党史,悟初心”暑期社会实…
积极进行课前准备,灵活应对突发状况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来到湖南省吉首市开展课后服务志愿活动。在当地走访完毕后,实践队员回到学校熟悉环境,打扫教室卫生,调试多媒体等。考虑到学生多次参…
考察非遗,实践学习制作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助力非遗文化“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的工作方针的落实,让青年对非遗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新时代形成更有效的传播态势…
安财学子探索土地流转
安财学子探索土地流转中国青年网蚌埠市燕山村6月17日电(通讯员:刘双双夏汪婷)近日,安徽财经大学“麦当劳冲冲冲小队”9名成员(刘双双夏汪婷邓甜甜尚阳阳周小诺程宇傅宇欣高腾倪梓涵),指导老师:宁倩倩…
创新五位一体模式,打造新型研学模式
为提高研学价值,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向好向善稳步发展,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青研团以日照市东港区陈疃镇蓝莓生产产业园为典例,创新采用五位一体模式,通过政府、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高校、研学基地、大学生志…
广州新华学子三下乡:童心向党迎盛会,感恩逐梦向未来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引导孩子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立志刻苦学习,怀揣感恩之心,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奉献力量。广州新华学院知“…
土地流转社会实践之探索
土地流转社会实践之探索村振兴背景下,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不断融合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农村土地的充分利用可以带给乡村发展更多活力,使二者得到有效衔接,这样才能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
童心向党,逐梦未来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引导孩子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立志刻苦学习,怀揣感恩之心,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奉献力量。广州新华学院知“…
童心向党迎盛会,感恩向未来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引导孩子们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立志刻苦学习,怀揣感恩之心,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奉献力量。广州新华学院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