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建功走基层,“滨”纷一“厦”齐赋能】厦大学子赴江苏滨海开展社会实践

来源: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戴欣凤 尚策 刘家成

骄阳似火,八月汇集红火色彩;浩浩汤汤,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在这炎热的夏天,有一群年轻人跨越1413公里,从福建厦门远赴江苏滨海,开启求索之路。同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两个城市,因他们而紧密联结。 经过前期紧锣密鼓的精心筹备与精准选拔,厦门大学“青春建功盐城行”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应运而生,队员涵盖了不同专业、不同校区、不同培养层次的学生,且全部为中共党员。

8月1日,实践队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俊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潘宝柱以及辅导员尚策、施忠浩的带领下到达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开展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实践内容主要围绕政策学习、智慧管理、企业走访、红色研学四个方面。期间,队员们深度了解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感受基层工作的重要与艰辛,在社会实践中淬炼“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实践队在滨海县人民政府大楼合影

人才兴业: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高地

实践队聚焦滨海县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参加座谈会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政策调研。滨海县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大为与副县长、沿海工业园党工委书记黄军分别为实践队组织了欢迎仪式暨经验交流座谈会。通过座谈,实践队队员们更真切地感受到滨海县求贤若渴的态度和对人才的尊重,并且进一步深入系统地了解了史上最强的“黄海明珠人才”滨海计划,通过资助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提高青年人才各项补贴待遇、建设全国一流人才公寓等引才聚才政策,吸引各方英才留滨建设。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拓”计划,打卡盐城地标,感受盐城底蕴;启动实施青年人才“健”行动,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断增进青年人才的归属感和融入感。

“滨海是一座充满着机遇、挑战与爱的城市,来滨一年,我在招商引资一线工作中提升了能力,增长了本领,收获了成长。滨海不但给予我们名校优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更给了我们一个温馨的家。”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届校友、滨海县名校优生代表廖继章对实践队的学弟学妹们说。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桃李、仁和等人才公寓,亲身体验在滨名校优生的衣食住行。

在滨期间,队员们深刻感受了什么是“引凤长栖”、有温度的人才生态,也对当前就业政策和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队与江苏滨海县委组织部领导座谈

数字动能:智慧科技助力安全生产

生活离不开化工,但人们对化工生产却知之甚少,特别在2019年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后,更是闻“化”色变。爆炸案的发生震动整个化工行业,与响水十公里之隔的滨海沿海工业园也经历了短暂停摆,但很快以案促改,大力整顿,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智慧化管理。

实践队走进重新规范建设后的滨海沿海工业园,实地参观园区智慧管理平台、特勤消防站、安全实训基地等多个安全保障点。园区通过智慧平台的一级平台动态监控管理、联动企业二级平台,搭建了“防、管、控”的综合安全管理平台,并且配套了完善的安全保护设施,这些努力有利于提升生产监控能力和管理效率,以工作的确定性减小危险的不确定性,大大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

实践队成员有9位来自化工专业,向公众普及化工安全生产知识是当代青年化工人的责任,实践队成员本科生苏舒感慨,“在参观智慧管理平台前,我原以为化工园区需要大批工作人员现场操控,但在实地参观后才发现,大多数企业已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管理,现场只需要个别工程师做必要巡检即可,科技的发展让生产更智能,也更安全。”

滨海沿海工业园管委会工作人员向实践队讲解智慧管理平台

向新而行:产业升级推进绿色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滨海利用自身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正在加速产业的绿色转型、绿色跨越,往新材料、新医药和新能源方向发展。在沿海工业园有关负责人带领下,实践队走访了脉动医疗器械、盐海化工、滨海港LNG项目等14家企业,通过参观学习、听取讲解、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企业生产工序、应用领域和人才需求等情况。

在厦门大学1999届校友、中海油江苏天然气公司党委副书记徐斌的带领下,实践队走进了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也是我国在建的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海油江苏滨海LNG接收站项目。该项目今年9月26日将首船接卸、正式投产,届时港池和航道可满足当前世界上最大型的27万立方米LNG运输船的通航需求。实践队的师生有幸成为了江苏滨海LNG接收站新建行政楼的第一批客人,通过与徐斌学长的交流和实地参观学习,实践队队员们学习了解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工作难点以及未来前景等。

滨海县通过发展新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助推产业绿色转型,寻求长远发展。而昔日学校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如今沉下身子,躬身体会企业实际生产与实验室研究的不同,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上重新思考“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的职业规划三问。实践队队员博士生蔡亚鹏深以为然:“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构建了更完善的科学就业观,相信在未来的就业中我们将能更好地参与工作、奉献自己,实现产才融合最大化。”

徐斌为实践队介绍江苏滨海LNG接收站项目

向心“盐”学:不忘初心赓续红色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阐释“初心”时强调:“走得再远,不忘来时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红色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坐标。赓续红色血脉,担当强国使命,我们每一位青年们都应当从红色文化中汲取青春智慧和奋进力量。

“青春建功盐城行”实践队开展社会实践期间恰逢八一建军节、“八七会议”95周年纪念,实践队一路讲、一路学,走近“历史现场”,在滨海这片红色“富矿”上开起了“行走的思政课”,通过烈士纪念馆讲述微党课、红色楹联书法体验、参观烈士村长法村、参观红色丰碑宋公堤、唱红歌团建等多种活动,建立“沉浸式体验”的党史教育学习方式。

苏北盐城是一座与新四军有着深厚渊源的城市,滨海县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儿女。滨海籍革命烈士辛立珍在广西剿匪战斗中为国捐躯时,年仅30岁,此后忠骨长眠他乡,后人苦候76年才等来立珍“回家”。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英雄“回家”的故事感人至深,队员们深受触动。“为保山河无恙寸土不失,吾辈义不容辞!当年先辈如此,今日我们也应当如此,应不负先辈期望,守好这片红色江山。”实践队队员硕士生党支部书记李文婷感叹道。

迈向新时代,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但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风平浪静的暗流涌动下,是大国博弈和竞争加剧,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中印边境冲突,南海争端,近期佩洛西窜访台湾等事件无不在告诫我们,有国才有家,国安方民安。带队辅导员尚策向实践队队员们强调:“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我们要放心上、抓手上、扛肩上、落行动上,坚决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守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实践队在滨海县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通过对就业政策、产业背景、实际生产、理想信念的全方面调研学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深入了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开展校地、校企交流,为同学们提供认识社会的平台和窗口,完成从大学向社会的过渡,人才能够流向更适合的岗位。同时可有效应对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校地双方在人才输送、共赢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开启校地合作的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1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精心筹备的“韶光织锦,艺境天成”第六期周末文化广场……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声逢其时,乐起新程”为主题,借音符寄语时代,以歌声书写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交大原创 | 滇南米轨曾驰骋,陇原学府永珍藏——记兰州交通大学YZ31米轨客车

本文作者:郑昊言,土木工程学院土木2101班,现担任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讲解团队负责人。在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铁路主题展览馆室外机车园中,静静陈列着一台编号为301的YZ31型米轨市郊客车,以沉……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4月19日晚,由共青团兰州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办,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第五届校园主持人大赛决赛于二教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决赛评委阵容强大,邀请到了马欢、马应保……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 “音海拾贝 共赴歌约”周末文化广场活动

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轻拂着青春的衣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音海拾贝,共赴歌约”的校园文化盛宴。在这场以旋律为桥梁……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天佑关注 | 狮舞祥瑞 智趣同行—— 传统文化盛宴点亮校园周末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月30日周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新能源学院凌云醒狮社、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大学生周末文化广场第二期,“狮舞祥瑞·智趣同行”醒狮主题活动热……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弘扬雷锋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 兰州交通大学2025年雷锋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喜报!我校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年度“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

近日,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下发《关于印发2023-2024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考核等次优秀志愿者名单的通知》。我校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殷硕硕、王杰同学获评该年度“西部计划…… 天佑青年传媒中心 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缅怀革命先烈,铭记抗战历史
为了在青年学生中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不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2022年7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漫卷红旗队集体参观了山东省日照市抗日战争纪念馆,以此来缅怀先烈,重温伟大抗战精神。…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走访调研蚌埠市固镇县——探究农村污水垃圾污染
探究农村污水垃圾污染,助力乡村环境振兴——安徽财经大学学子走访调研蚌埠市固镇县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势不可当。农村经济正在不断地提升当中,新农村建设战略也在日益受到强调与推进,…
农村生态环境调研第一弹
探究农村污水垃圾污染,助力乡村环境振兴——安徽财经大学学子走访调研蚌埠市固镇县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势不可当。农村经济正在不断地提升当中,新农村建设战略也在日益受到强调与推进,…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蓝天‘’暑期调研队前往富平县开展调研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高校“蓝天”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富平县调研为提高农村居民冬季供暖生活质量,根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要求,8月3日至8月7日,西安理…
暑期实践进行时|外国语学院开展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返家乡实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不仅危及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人们就业、生活和学习各个方面。现在,中国和世界的疫情情况都有所缓解,但还未结束,抗疫是一场持久的战役,在…
微尘出行: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
为了深入了解浠水县当地红色文化背景,学习并传承红烛精神的深刻内涵,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微尘出行”赴黄冈市浠水县志愿服务队和浠水县丁司垱镇方郭小学的同学们一同参观了闻一多纪念馆。通过实地参…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多举措扎实开展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2年暑假期间,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组织53支实践队共360余名学生,以个人或就近组团的形式赴基层一线,深入开展党史学…
【岳王市廛忆繁盛 徽商精神永承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对明清江南棉
(通讯员王梦涵许刘栋)“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数十年来,历史时期徽州与江南的区域互动关系一直为国内外历史学界所重视,安徽师范大学更是国际徽学研究的重镇。为寻访入籍江…
河海学子三下乡:补偿机制保生计,人水和谐促发展
2022年7月28日-8月5日,河海大学“渔你同行”调研团以研究探索长江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和发展途径为出发点,先后赴长江江苏段南通市、扬州市、泰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沿江八市与湖南省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开展…
【通江达海娄水去 物阜民丰文脉传】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三角实践调研团队寻访太仓历代
(通讯员贾丰蔚王梦涵许刘栋)当“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粮仓”、“天下良港”、“民乐之乡”等诸多涵盖着娄东历史文化名词萦绕眼帘时,身处苏州太仓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一缕阳光”历史学院赴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