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有关问题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 作者:如也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围炉夜话》中有言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正是我们要实现的精神富裕。

听到习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在脑海中真切地捕捉到了一个拥有底气和自信的国家在他人眼中的模样,一个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公民在任何场所的从容。

中国人的底气是中国给的。中国人的精神是来源于实践的。

那么,追根溯源,中国的底气、如今的辉煌靠的是谁?又从何而来?靠的是无数前辈,是他们千淘万漉、淌过苦难得来的。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征途,回望泱泱华夏七十二年漫漫征途,是无数人民英雄挺身而出,踏过荆棘艰险,无数仁人志士在我们民族历经考验时,写下一篇篇践行初心使命的壮丽史诗

这就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富裕!

当那个面容清丽、衣着淡雅的中国姑娘——李子柒出现在国际视线中,用纤纤素手烹调着一道道中华美食,装点着她那秀丽淳朴的乡间居所时,我不由得想起百年前的中国,一群心怀热血的先辈们奋不顾身地走进风雨,在一叶扁舟上开会、在雪山草原中跋涉、在严刑拷打下坚持,带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步蹒跚走来。前辈们,你们想得到吗?百年后的中国,在向世界输出、展示自己的文化,你们的一切努力都有意义,历史的接力棒从你们手中传递到我们这里,我们继承了那面红色的旗帜,我们将红色点染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大地上。

田园气息悠扬,美丽乡村是传统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展示的那样,中国是一个富有乡土气息的国度,乡村不仅曾是中国大部分人生活的地方,更是无数人的精神故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的乡村一度变得满目疮痍。鲜血浇灌在田野上,将斯国斯民都蒙上一层血色。是我们党扎根在农村,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社会中带领人民浴血奋战,保住了我们的家国,我们的土地。后来,新中国成立了,从乡村壮大的党,又回到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有因人口流动而荒芜的村落,因缺乏开发而贫困的村落,因盲目发展而同质化的村落。但无数的党员又回到乡村,他们扎根基层,他们在精准扶贫,他们为乡村振兴付出全部心力。近年来我看到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村民不必全为养家糊口而迈上羁旅之途,逐渐富裕而又各具特色的村落们不断向前,孟山人“把酒话桑麻”的田园生活不再是被尘封的记忆,而是重新活跃起来。

都市霓虹闪烁,摩登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成果展现。百年前的中国,凡像样的城市,大多是什么租界或是什么大资产阶级勾结的地盘,党要在城市站稳脚跟有千难万难,然而他们做到了。自有党以来,眼见着越来越多的田野变高楼,城市的GDP升了,人民生活好了,然而也有“都市病”来了。譬如那空中飘着的一层“阴云”。然而,党时刻听着人民的呼声。近年来,笑谈冬日出门总是“云深不知处”的我们看到,暖阳破开云层洒在碧空上,曾经的重重“霾”伏已经不再令人感到压抑。喷出无数黑云的烟囱已经很难找到,城市绿化净气的问题与方案也早被讨论实践了数次,城市的冬日标志再也不是雾霾,转而变成了各具特色的景。

我看到,我们的党和国家在挥斥方遒以成就经济建设的“大写意”的同时,也真真切切的关注着每一个公民的利益,仔细描摹着人民幸福的“工笔画”。面对山河失色、民生疾苦的中国,党决不害怕艰险,而是一次次进行大无畏的斗争,一步步带领人民走向新中国。而面对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阵痛,我们绝不逃避问题,而是一遍遍发出“绿水青山”的呼告,一步步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因而我们成就了这个终于能够再见“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中国。所谓继往开来,大抵如此,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党的原则和行动也一如既往。横渠先生有立言于世,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百年党史昭示着党将此言扎根在心中,实践在每一个举动。所以山河无恙,四海清平。

这亦是中国人的精神富裕!

身为中国人,我们固然是满怀自豪的,“中国人”的身份是我们众多身份中最光芒万丈的那一个。而除了“中国人”这个伴随我们一生的名字,在我们的成长阶段中,我们还有许多不同的名字。如今,我们身处齐鲁大地,身在山大,“山大人”的身份也更将为我们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时代浪潮已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推到了浪尖,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祖国,我们完全有理由,也应该有决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底气。

面对这样一个可敬的山大,我们也完全有必要将这样的底气紧紧地握在手中,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带着做山大人的底气去更好地增长我们的志气和骨气。而更好地宣传山大精神,也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富裕的重要一步。

曾经,前辈们来自山大,而今,我们也走进了山大。作为新一代山大人,赓续前辈薪火,我们义不容辞!

如何传承?我想这个问题将贯穿全部大学生活。各怀理想的我们要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展示出自己独特的生命张力,要在这段人生的重要时光里实现生命,而不仅仅是完成。王阳明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到第一信条便是“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作为一名山大学子,我时刻铭记管子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物质条件优渥的今天,修身已刻不容缓。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希望自己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坚定理想,补充红色营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培养深厚情怀,创新思维和广阔视野,从历史中“取经”,向新时代发问。同时,没有人可以躺赢,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我们也应学会自主学习,摆脱“等靠要”的学生思维,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将学习时间与课余生活安排地井井有条。

今朝长江后浪,明日盛世前锋。我们是无比幸运的一代,我们伴随着党领导下的国家建设步伐成长,在山大为我们营造的良好环境和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追逐梦想。前路漫漫,我们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山大的光明前路,现代化宏伟事业,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我们去为之奋斗和实现。我想说,我追随的光,是五角星的星光。我愿带着这一份底气,在山大,以奋斗实现美好的梦想,在祖国,以奋斗铸就生命的辉煌,肩负使命、砥砺前行,致敬我们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山大校园,致敬我们亘古不变的民族脊梁,致敬我们哺育万民的祖国母亲。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

十年饮冰血不凉,莫忘己乃传灯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8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黄山口述调研实录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安天下,治引人生——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成员心得实纪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以法为教:数字赋能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山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循基层逻辑、探法治认知——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黄山歙县调研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财学子三下乡,数字法治基层行——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两市调研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加快法治建设,营造数字生态——安财数字法治基层宣讲团河北高阳调研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7——岩寺镇富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6——望江县莲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在城市生活中的垃圾处理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围炉夜话》中有言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围炉夜话》中有言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走进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
中国菜肴在不同地区具有着不同的流派,而西南地区的饮食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为探索西南地区的饮食特色,8月15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最忆是家乡,文化传四方”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前往了贵州省西江千户…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有关问题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围炉夜话》中有言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家庭的希望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摇篮。孩子,是一个家庭维持运转的纽带,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着好前途,孩子们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家庭与孩子密不可分,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同时…
汇聚山脚下,展现人间情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青年大学生寄语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循序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能够练就…
光遇苏州‖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终期调研记录
为深入了解屋顶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现状、寻找其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充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光遇苏州千屋顶,伏案执笔落察情”实践考察团利用…
延续爱心 护航教育
“地区发展,教育先行。”一个地方的教育发展水平与教育被重视水平极大的反映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教育是关乎人民幸福的事情,如今山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教育投入不足。作为湖北第二…
安徽学子三下乡:调研农村养老,关心老人生活
安徽工业大学曦阳行暑期实践队于7月6日、7月7日、7月12日分别赴安徽省马鞍山市新市镇刘山村、澄心村,安徽省芜湖市工山镇桃园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乡村养老有着自身独特性。受农村家族传统文…
走近“大红”,看见希望
7月的恩施太阳格外的刺眼,知了似乎也在抱怨连连的高温,但这燥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我们的七彩假期活动。7月10日来到大红希望小学以来,我以支教老师的身份融入到了恩施这块土地上,在三尺讲台上留下了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