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卢容钰

-为了深入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28日,作为曲阜师范大学青马薪火党史学习实践团的一名队员,我来到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在这里了解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位伟人的故事,进行思想的洗礼。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坐落在景色怡人的水上公园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网上预约、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过安检……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工作,我成功进入馆内,心情也是格外激动。主展厅的正门用深红色大理石镌刻着“为中华之崛起”这几个雄豪大字,昂扬斗志的少年周恩来的形象浮现在我的眼前。纪念馆广场东侧,屹立着周恩来、邓颖超青年时代形象的花岗岩雕塑头像。头像下方镌刻着周恩来青年时代的一句诗作:“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开国大典之时飞机不够,您说飞机不够就飞两遍;如今在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上空,直升机、战斗机分别组成“100”“71”字样掠过长空,15架歼-20飞机组成3个梯队呼啸而过,教练机拉出10道彩烟。现在我们的飞机要多少有多少,再也不需要飞两遍了。当年送您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十里繁华。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我驻足在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伟人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前,雕像后面背景蓝天白云,前面台阶鲜花簇簇。他们面带微笑,迎接来纪念他们的人民。纪念馆按时间顺序,分别展示了“人民总理周恩来”、“邓颖超——20世纪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两位伟人生平和其他部分。观看展览,我全面地了解了周恩来、邓颖超由天津起步、从爱国青年学生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光辉历程。我们这一代人,都不曾亲眼看到过周总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真切热爱之情。如果说原来我对周恩来只是从书报上、从文字中了解的话,那么通过此次参观活动,一个有血有肉的周恩来形象就赫然站在我的眼前。他生活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亲手制定“周恩来邓颖超家规”;他清正廉洁,按时缴纳房租电费,身为大国总理却从不搞特殊化,一张收据见证着总理的“清廉”。1966年7月28日,周总理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参加学生们的座谈会。会后他步入食堂与同学们同桌就餐。用餐时,食堂师傅又送来一碗汤,总理坚持付了汤钱,收据上由原来的2角5分,改成了3角;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看到“周恩来生命的最后587天”这块展板,我破防了,强烈的敬意由心而发,眼泪夺眶而出。在最后587天,周总理共做大小手术13次,离世时体重不到60斤。他是一个老人,也是一个病人,但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伴随着病痛、负重、伤感、离别和希望。他抱病履职,苦撑危局,在医院接待外宾60多次,外出工作10多次。周恩来总理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让我最动容的是在一楼展厅显著位置循环播放的纪录片《情归周恩来》。周总理两赴邢台地震灾区慰问、七次到密云水库视察、下到开滦煤矿作业层、邯郸伯延村调查研究等历史事件真实而细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也真切体味到总理把“为民务实清廉”高度概括到个人生命和历史使命中的伟人魅力与崇高品格。其中有一组镜头令我记忆深刻:1966年3月8日凌晨,河北邢台发生了6.7级地震,68岁的周恩来不顾余震,亲临现场。他走访整个村落,每见一个人,总理都问:家里损失怎么样?锅碗瓢勺还有没有?能不能吃上饭?面对一个失去儿子的老太太,周恩来说:“你就把我当作自己的儿子吧。”

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我们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也再一次体会到我们党100年来走过的艰苦奋斗的道路,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党感到骄傲和自满。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我立志成为“人民的勤务兵”,向周总理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邓颖超学习,争做新时代独立女性。先辈用血汗带来了国泰民安,吾辈当勤勉护卫这盛世中华。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夫人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我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这盛世之中华!

吾亦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民族之蓬勃而努力,

为祖国之昌盛而奋斗,

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无所畏惧!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生种花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7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此次工作于长沙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展开,实习队指导老师蒋国……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主持,实习队指导老师蒋国海、肖建平以及实习队全体队员参与……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共筑复兴梦

(通讯员陈思然李妍霏秦培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航道上闪耀着指引方向的光辉,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教育之光照亮强国之路

(通讯员陈思然李妍霏秦培杰)当《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这份纲领性文件以习近平新……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两会精神领航,思政青年勇担当

(通讯员陈思然秦培杰李妍霏)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身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深入研习两会精神,对我而言不仅是专业学……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一中实习队:教海扬帆,研途逐梦

(通讯员秦培杰李妍霏陈思然)教学相长勤为径,研思并行自有成。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以实习动员大会为起点,全体成员秉持“共研共进”理念,……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推进新一轮正式授课

实习队队员胡希授课实习队队员汤雅芸授课潘宇翔老师进行点评(通讯员依米尼古丽祖丽胡玛尔汤雅芸)4月21日上午,在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备课组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 依米尼古丽 祖丽胡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召开中期总结会议

实习队队长刘芊芊发言指导老师蒋国海发言全体实习队员参会(通讯员陈思然刘芊芊何湘月)4月1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召开中期总结会议。此次总结会由实习队队长刘……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不负青春,实现自我理想
济南战役纪念馆实践感悟: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为更好地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3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马薪火党史学习实践团队来到济南市参观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在这儿,我…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时代精神
济南战役纪念馆实践感悟: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为更好地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3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马薪火党史学习实践团队来到济南市参观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在这儿,我…
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辈
济南战役纪念馆实践感悟: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为更好地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31日下午,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马薪火党史学习实践团队来到济南市参观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在这儿,我…
实现“口袋富”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成为当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节点,如何填补农村贫瘠的精神土壤,共创“百姓富”的新局面,是目前农村实现脱贫攻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解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曲阜师范大学情系三…
治理农村精神贫困
国家在农村扶贫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农村贫闲户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曲阜师范大学情系三农调研队于2022年7月15日至18日前往济宁市金乡县马庙镇王…
精准把握力度,促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扶贫问题,并逐步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目前,我们国家在农村扶贫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农村贫闲户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许多问题并…
摆脱精神贫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非常重视扶贫问题,并逐步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目前,我们国家在农村扶贫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农村贫闲户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许多问题并…
曲园学子“三下乡”:参观山东省博物馆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为缅怀革命先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为响应曲阜师范大学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化学与化工学院青马薪火实践队于8月1日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博物馆参观学习“山东…
扶贫要富“脑袋”
摆脱精神贫困,助力乡村振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贫困人口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目前,国家在农村扶贫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农村贫闲户的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
西农学子三下乡:调研稳定增收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新征程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务必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让社会主义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