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垃圾分类:光有强制还不够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赵庆捷

半月谈:垃圾分类:光有强制还不够

我国一直存在垃圾分类上的反向闭环,前端的居民在垃圾分类上践行度低,后端的垃圾处理厂在工作流程上不够规范,由此相互推诿。垃圾分类是生活小事,亦是社会大事,若想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强制”是前提,科学管理是根基。

中国经济网: 推行垃圾分类要罚更要“导”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必须看到,一味惩罚,会激发居民的抵触甚至敌视情绪,导致工作难度人为加大。因此,推行垃圾分类,要罚更要“导”。只有双管齐下,方能让《条例》尽快落到实处,促进效益最大化。

新京报社论:垃圾分类:个人自觉汇成社会自觉

一项似乎是举手之劳的工作,为何推广起来如此艰难,关键还是意识不到位。长久以来,人们早已习惯了垃圾不分类,至少没有那么细的分类,现在一下要做到精细化分类,对多数人来说,确实一时难以适应,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这无关个人素养,只是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使然。

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从树立正确的意识开始。垃圾分类也不例外。垃圾分类对于环保有着重要意义,这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真正把垃圾分类当成自己的事,克服畏难情绪,学会辨别垃圾,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践,这样坚持下去,垃圾分类自然会成为一种习惯。最终个人的自觉行动汇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澎湃新闻评论:论习惯的养成丨高科技助攻,让垃圾分类更容易

我们总说“科技改变生活”。它改变的可能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当然,科技永远是辅助,设置智能垃圾箱真正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让每一个人都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让垃圾分类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主动地、更有效地进行垃圾分类。

有种说法称,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相信在《条例》的严格要求下,在智能硬件的助攻下,在全社会日益形成共识的氛围中,上海市民将以实际行动和努力,早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生活家园更加干净优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2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连获三奖!他们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连获三奖!他们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公布了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评选结果,音乐学院学生曹福广、尹子婧和颜采钰代表学校参赛,斩获了团体…… 赵晨露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爱心惠师”公益捐赠活动举行

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爱心惠师”公益捐赠活动举行5月30日下午,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爱心惠师”公益捐赠仪式在长清湖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冯继康,校党委副书记万光侠,副校长张茂聪,京…… 赵晨露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获环保科技一等奖并被授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称号

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获环保科技一等奖并被授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士称号近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4年科学技术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上举行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中国环境科学…… 赵晨露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师范大学举办2024年教职工气排球比赛

山东师范大学举办2024年教职工气排球比赛5月30日下午,学校2024年教职工气排球比赛在长清湖校区落下帷幕。校党委书记冯继康,省教育工会主席王贞,校党委副书记万光侠,副校长蔡阳健、王泽光…… 赵晨露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科普志愿服务队赴童林堡幼儿园开展科普活动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科普志愿服务队赴童林堡幼儿园开展科普活动6月7日,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韶华之声”科普志愿服务队前往童林堡幼儿园,开展“童心科普,创造未来”科普活动。活…… 赵晨露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祝贺!全部获奖

祝贺!全部获奖近日,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赵东芹教师团队等10个教学团队全部获奖,其中5个一等奖,4个二等…… 赵晨露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4金5银11铜!勇夺“优胜杯”!!

4金5银11铜!勇夺“优胜杯”!!6月4日至6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烟台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建设银行“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 赵晨露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第十届“出彩化院人”榜样青年评选颁奖典礼举行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第十届“出彩化院人”榜样青年评选颁奖典礼举行6月6日下午,第十届“出彩化院人”榜样青年评选颁奖典礼在千佛山校区教学三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化学…… 赵晨露 山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时代多维视域下女性幸福感的社会建构与提升路径 —— 以沈阳市 1640 个女性

一、调研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习近平主席强调女性在追求美好生活中的重要性,国家和辽宁省也相继出台妇女发展纲要与规划,为…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多维探究沈阳市女性幸福感,助力女性发展新征程

一、调研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习近平主席强调女性在追求美好生活中的重要性,国家和辽宁省也相继出台妇女发展纲要与规划,为…

青年助力老旧社区改造,共绘社区美好新图景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环节。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积极投身其中,为老旧…

青春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创新实践推动基层治理升级

在我国,老旧社区改造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任务。据统计,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社区达21.9万个,这些社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老化…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最新发布

从“要我分类”的被动性向“我要分类”的主动性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的扩张,“不乱扔垃圾”不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垃圾处理也不能完全推给政府,“垃圾填埋场”的超负荷运营,“焚烧垃圾”造成的空气污染都在表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已不再适用于现代…
“见‘圾’行事,携手同行”
为了增强社区人民环保意识,推进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我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见‘圾’行事,携手同行”团队,与团队志愿者们于暑期在自己的家乡地与社区合作,针对不…
主动为垃圾分类做贡献
如今,垃圾分类普及程度越来越广,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有义务去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带动身边孩子一同学习。通过此次活动,不论是孩子还是志愿者们都收获颇丰。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加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现状…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访谈校友汲力量,躬行不辍促成长
2022年暑假,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了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我参与了思源七秩办学路,赓续使命启征程——“校史中的红色文化”专项实践团。因为疫情原因,社会实践以线上这种不一样的方式展开。我参与的是…
推行垃圾分类须明确“三要三不要”
近日,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门话题。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被网友称为史上最严格垃圾分类标准。继其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立法工作也提上日程。其实,垃圾分类的倡议由来已久,只是要…
垃圾分类,让城市“轻”下来
本月初,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将开展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将探索进行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知道如何分类,成为困扰诸多小…
成为“必答题”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通过鼓励引导和逐步采取强制性手段等途径,解决日益凸显的“垃圾围城”与“垃圾下乡”问题。按国办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到2020年底前…
垃圾分类也要从源头减负
茶叶封装在铝材小罐里,每个小罐又被泡沫内衬隔开,泡沫上又裹着一层绒布,全都挤在精美的硬纸盒中,购买时外面还套个手提袋……这样的情形你一定不陌生。商品的过度包装,快递的繁复包裹,一次性餐具的泛滥…
推广垃圾分类要动真格
继上海出台法规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后,北京也要推动垃圾分类立法,但垃圾分类标准与上海并不完全一致。近日,垃圾分类相关话题在网上持续引起热议。网民对垃圾分类普遍表示支持,但在具体执行中引发的讨论,也…
推广垃圾分类要动真格,更要有规范
继上海出台法规实行强制垃圾分类后,北京也要推动垃圾分类立法,但垃圾分类标准与上海并不完全一致。近日,垃圾分类相关话题在网上持续引起热议。网民对垃圾分类普遍表示支持,但在具体执行中引发的讨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