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腊月中品味川味腊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王娜

说起这腊肉,大家一听名字就认为是冬天吃的,这还要从古时的一个习俗说起,这个习俗就是“腊祭”。腊祭这一习俗最早始于周代。在当时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动,到了年底这一天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而这个祭祀的名称就叫“腊”。以至于,大家都觉得腊肉就是在农历腊月制成,带有浓浓的年味。为了进一步的去了解这腊月中的“腊味”,2022年12月29日,计算机学院“食暖人心”社会实践队走进了附近的一些正在腌制“腊肉”的人家中开展了“品味腊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腊肉一般象征着邻居和睦相处,也寓意着来年能够富足。本次的社会实践中,队员们走进一家正在腌制腊肉的家中。看着正在腌制腊肉的叔叔阿姨,阿姨十分热情的向我们讲述了腌制腊肉的步骤:

“首先将买回来的猪肉放到清水里面冲洗干净,接着用刀将猪皮上的猪毛清除掉接着将五花肉切成两厘米宽的长条,然后把五花肉放到一个大盆当中,往里面撒入食盐,白糖,白酒,酱油,叉烧酱,用手使劲的揉搓均匀,让这些调味料更好的被猪肉所吸收,大概腌制12个小时左右,最后用绳子将五花肉穿起来,挂在通风的地方进行风干。”阿姨一边为队员们解释着一边也没有忘记忙活着手中的腊肉。不一会阿姨制作的腊肉就完成了,队员也主动的帮着阿姨将充满着腊味的“腊肉”挂上了高处。

看着悬挂在高处的“腊肉”,仿佛就像一盏“明灯”为游子照亮了归家的道路。

腊肉在四川是家家户户每年都会制作的美食,腊肉不仅能够延长食物的使用期限,而且它具有着一种独特的风味。每次闻到家中的腊肉的“腊味”就能够提醒人们新年就要到来了,家人又能一起围坐在火炉旁品尝着已经腌制完成的“腊肉”。

在此次社会时间的活动中,队员们了解到了腊肉的起源和制作过程。小小的一方“腊肉”汇聚了家人们对团圆的期待。家中的家人用能够飘向远方的“腊味”,向每一位远在异乡的游子传递了家人的思念。

撰稿人:王娜

“食暖人心”社会实践队

审核过的指导老师:杨丹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343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码植物智慧,探寻自然真章

为践行科学教育理念,激发儿童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4月19日,生命科学学院于方荫楼三区五楼会议室开展《解码植物生存智慧》研学讲堂,引领孩子们走进植物……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志愿精神照亮校园,携手共建有序停车

为保障师生通行安全,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传递温暖与责任担当,4月起,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电动车停放巡视活动,生科学子化身文明秩序的守护者,用行动为校园的整洁与和谐注入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夯团务知识之基,启青春奋进之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巩固入团积极分子的基础团务知识,检验生命科学学院入团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与思想政治觉悟,为团组织注入新鲜的血液,4月15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青春趣跑,运动同行

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团队合作精神,展现生科学子的青春风采,3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以“青春趣跑,运动同行”为主题在方荫楼举办了趣味运动会,生科学子们踊跃参与。趣味运动会……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巧手传薪火,歌声暖夕阳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流传。为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生科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事业,3月1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前往南昌优年…… 李姝婷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传承雷锋精神,共赴碧水之约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激励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16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文旅先锋青年…… 何晴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情暖志愿日,温暖伴征程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引导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贡献青春力量,12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在青年文化广场举办“十二·五国际志愿者日”……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骨干引领展芳华,青年逐梦践初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号召,进一步引导和激励生科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增强实践…… 生命科学学院采编 江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最新发布

实地调研,寻找消防通道
实地调研,寻找消防通道——“保家护航”第十六次实践调研当前天气愈来愈寒冷,家庭用火取暖也愈来愈频繁,此时用火安全等问题也步入人们的视野范围,谈及用火问题时,让人无法忽视掉消防通道也进入人们的视…
生命通道畅通,关乎你我安全
生命通道畅通,关乎你我安全—————“保家护航”第十次实践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区人口也逐渐增多,私家车数量剧增,小区内停车位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这样的现象在老旧小区尤为突出。部分车主为了出…
欢度元旦,喜迎新年
每年的1月一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旦”是合成词,按单个字来讲“旦”字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字下面的“一”字代表地平线,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着新生,是对一种冉冉升起希望…
翎羽作丹青,岁久色不消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借助传统的国画构图法及雕塑、木刻、装饰工艺等的表现手段而制作的一种图画,其内容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形象。羽毛画别具…
学习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凝聚奋斗力量。曲阜师范大学“红色信使寻访团”社会实践团队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二十大,凝聚青年心。“红色信使寻访团”在曲阜师范…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
学习柳琴戏,传承非遗文化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柳琴戏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作为优秀地方戏曲代表之一的柳琴戏,其承载着社会发展的烙印,因此,在2023年1…
农村普法,势在必行 ——“入乡问法”社会实践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法治建设,着眼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法治建设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中国是一个…
写意画中来,技艺百年传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增强文化自信,宣传民俗文化。由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8名同学组成的“丹青曲韵赓文脉,循声觅俗续灯火”社会实践队…
巧手揉花馍,古味溢四方
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响应二十大号召,曲阜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