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总在风雨后,雨后终会现彩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知水防汛,治水抗旱”暑期实践队来到了禹州市鸿畅镇楼子赵村。虽然抬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屈指可数的几家土房,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毫无湿气的黄土味,但是生生不息的希望还在延续着。
楼子赵村地处华北平原,常年干旱少雨。走进一户人家,直接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排列的水缸,大小依次排列,走近看,缸里有的只是浑浊不堪的“脏水”。询问得知,这些缸是村民们生活的依靠,他们正是利用这些缸,在下雨时收集那所谓的“脏水”。沿着老爷爷那布满血丝的双眼望去,满是干涸的土地,晒蔫的庄稼。但这些都一闪而过,爷爷眼里长时间留存的仍旧是希望。据一个当地人口中了解到,村子里青年所剩无几,都是一些老年人,村子里的河已经干了长达三年之久,吃水只能靠买。买来的水也不干净,水里都是一些白色的漂浮物,好在价格还可以接受。人们常说,有逆境的地方就有智慧,在这里,每家的房子上都有一个管子,从房顶连接到地面的一个水池,在雨季可以收集雨水。
实践队的成员挨家挨户走访,给爷爷奶奶们讲解了抗旱的一些办法,首先,要保护好水源,实践队的成员发现在河道周围垃圾极多,即使水少甚至干涸,盛水的“容器”也不能脏;其次,节约用水,水是人生之根本,只有节约才有未来。最后,向相关部门反映,不能坐以待毙,寻找新水源或买到一些干净的水。

团队成员在走访时,看到龟裂的土地和干涸的枯井河道,不由一阵心痛,他们由衷的敬佩在这样缺水的环境中生存的人,同时,他们也明白了自己曾经浪费的每一滴水,都是缺水地区的每一份渴求。他们暗下决心节水护水,为干旱来临时,能够多一份供人使用的水资源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水利人,我们要学习的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我们要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含义。深入基层,切实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在水利事业上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6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