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一句清脆的招呼声响起,我脚步不由的变得轻快。这是我在上杭中学的第四天,监考和授课后,我们与学生之间混了个脸熟。但最令我惊讶的是,那一句的“老师好”。数年在校园的日子,我们和周围同学一样,说“老师好”是再稀疏平常不过的了。
今日却好像主宾置换,说“老师好”的,是像多年前的我们一样的小姑娘,而我却套上了老师的名号,跟我的学生们报以微笑。我想,这是我在三下乡收获的一大不可磨灭的收获。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要谈收获,就不能只说收获:要说为准备上课用的视频和道具每一步的精心斟酌;要说一大早啪哒啪哒地踏过水泥地面,洗漱完去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匆忙;还要说在迈进课室前,默默为自己做心理建设,担心上不好这堂课的忐忑焦灼。
上午八点四十,我开始了在上杭中学的第二堂课。与第一次不同,天气晴朗少许,我也随之放松很多。当我开始正式上课,一切就又不一样了——整间教室的目光聚焦在你的身上,而你需要与孩子们有眼神交流,透过眼睛,就如同互相看彼此的心灵之窗。我不由得被他们眼中清澈的光所吸引,脸上太阳般的笑、端正的坐姿让我感叹。微风送来暖阳和清凉,貌似连窗外的碧蓝苍穹,群山远黛都折服于此。
几乎不变的授课内容,变换的是不同的班级,学生的面孔,还有我更自信的教学方式。
老师和学生——我与这群仅小我几岁的孩子相对而教学,一边站着,另一边坐着。场面冥冥中有莫名虔诚的朝圣感:孩子们内心对新知识的憧憬,对课堂的崇敬;我对学生的尊重与引导,以及对老师这份职责的敬意——是我们一起,共同使课堂圆满结束。
“老师好!”到“老师再见!”,中间仅过去四十分钟。可这堂课的记忆将陪我走过四载又四载的春秋;待冬去春来,夏至繁花盛开日,暮然回首,那声声清脆却能震撼我心灵的问好,定会穿越时空,直击胸膛。
我热泪盈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61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