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旧址怀故人,武汉革命博物馆忆星火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万洢含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5日电(通讯员 万洢含)武汉革命博物馆是一本后人为历史写的书,让我们知来处,传承山河历史,明去处,启迪家国未来。人们读了许多年书,上过许多节历史课,听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讲述国家的历史,党的故事,在这样的熏陶下,作为炎黄子孙走进博物馆时,对博物馆里陈列的物品和它们的背景都会产生共情。

武汉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馆子总占地面积有三万多平方米,而建筑的面积靠近两万平方米。武汉革命博物馆于1997年成立。接待的游客数不胜数,很多人慕名而来,领略曾经党的风貌,缅怀先烈与往昔峥嵘岁月。

拾遗武汉队伍在6月29号这样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踏入了武汉革命博物馆,追随历史的遗迹,虽然人虽去,物已旧。博物馆旧址早已没有了当年那会场的激烈气氛,但是队员的心头仍然生出了许许多多对革命历史的沉思与对革命先烈的虔诚缅怀。

图为拾遗武汉队步入武汉革命博物馆的大门所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洢含 摄

队伍先来到的地方是曾经的农讲所。这座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院落,有些的寂寞冷清。与四周那日新月异的变化、车水马龙的繁华相比,它就如同孤独的老人睡在那遥远的梦中。当年的旗卷长戟与昔日的如火如荼,如今却只化为了几幅照片和数句解说词,守候在这陈年旧院。那浓烈的史风,在进门之时迎面扑来。

这是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是他曾经培养农民干部的地方。这为领导农民起义做下了坚实的基础。看着毛主席的头像、看着曾经农民干部学习与生活的痕迹,能体会到什么是朴实、质朴的生活,什么是刻苦学习,什么又是神圣的信仰。我体会到了毛主席思想的伟大和它深刻的影响。 主席以身作则,住宿的地方仅有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张椅子,人们似乎看见的也只是一个朴实农民的家。他就住在教师的隔壁,与老师们在一起商讨,与学生们共同得进步。

图为拾遗武汉队所记录的武汉革命博物馆的饭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洢含 摄

队员们深感已经从原来祖国娇弱的花朵变化为身上有了担当的青年人。能亲身的感受到革命党人那无私无畏与前瞻远瞩。会址保留了原样,是如此的简陋和狭小,那留下来的饭盒和扇子也是那般的破旧,我却不觉得寒颤。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是广阔的蓝天绿地,是子孙万代的幸福安康。我不禁感叹,在那个看似狭小的会议室里,数位为革命而奋斗的先辈,为党为国挥洒着自己的激情与汗水,甚至是鲜血。正是他们,在这里,挽救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博物馆是后人为先辈的书,虽然不是浓墨重彩,但却庄重浓厚,余味悠长。

革命博物馆内有藏书三千余册和照片底片资料一万多张;文字资料三千余份。还有一千多的复印件和文物原件594件。其中一级文物有10件,二级48件,三级266件 还有参考品273件。

武汉革命博物馆虽然没有省博知名,没有精美大气的装修,可却是学习红色教育,领略党风的好地方。里面包含了毛主席农讲所纪念馆,陈谭秋烈士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等。

图为拾遗武汉队参观博物馆陈列旧物。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洢含 摄

一座修葺精致的小院落,进入院子大门,是一排平房。大门的正上方的红色额匾上,是周总理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武昌农讲所”。 这座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院落,有些的寂寞冷清。与四周那日新月异的变化、车水马龙的繁华相比,它就如同孤独的老人睡在那遥远的梦中。当年的旗卷长戟与昔日的如火如荼,如今却只化为了几幅照片和数句解说词,守候在这陈年旧院。那浓烈的史风,在我们进门之时迎面扑来。

队伍随后去了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是他曾经培养农民干部的地方。这为领导农民起义做下了坚实的基础。看着毛主席的头像、看着曾经农民干部学习与生活的痕迹,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朴实、质朴的生活,什么是刻苦学习,什么又是神圣的信仰。我体会到了毛主席思想的伟大和它深刻的影响。 主席以身作则,住宿的地方仅有一张床、一张书桌和一张椅子。我似乎看见的也只是一个朴实农民的家。他就住在教师的隔壁,与老师们在一起商讨,与学生们共同得进步。

介绍说:“这两张照片是曾经武汉革命博物馆2016年时从俄罗斯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征集而来的,它们具有着填补国内党史档案空白的重要意义。”

图为毛泽东同志故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洢含 摄

队员了解到,曾经党史专家且是武汉革命博物馆的馆长高万娥曾经告诉过长江日报的记者,第二张照片的下方的是俄文,标记了“1927年4-5月 中共五次代表大会”。那些照片正中墙上,挂着的,从上至下分别是马克思、列宁、孙中山这些伟人带木质边框的照片,而在左右两侧分别悬挂着的是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党旗,以及两行布的标语,标语上可见:“坚决的领导农民运动”、“资产阶级叛逆后”,“努力团结”等字样。主席台上还有两排桌子,坐有9人,站立4人,而台下坐着的则是若干会议的代表。

虽然一代伟人岁月已逝,但那芳华永存。毛主席曾在这片荆楚大地挥斥方与指点江山,正展现着“到中流击水,浪通飞舟”一般的意气风发。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昂扬向上,在实现中国梦的社会理想与时代洪流中释放着青春活力如。农讲所完好保留着讲习所的教室,食堂、宿舍与大操场,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提倡创办的一所用于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红色学校。宿舍看着简单朴素却是整齐划一,墙壁上那“到农村去!”等字样的大红条幅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先辈们坚定的革命信仰还有那艰苦奋斗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50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非遗足迹 传承岭南文化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探寻岭南工艺,助力乡村振兴——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暑期社会实践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助力脱贫·改革振兴乡村

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多种形式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精神风貌,8月21日,艺摄实践队前往张槎村用镜头记录张槎村历史发展、文化传……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狮鼓制作工艺大揭秘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合肥工业大学“砥砺黔兴,一路砼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传承布依文化,助力乡村
7月14-15日,合肥工业大学“砥砺黔兴,一路砼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贵州省册亨县开展“传承布依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追寻布依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布依文化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采访布依戏…
展现非遗魅力,这家博物馆别有风采!
“这个扇子制作的很精致,又有文化底蕴在里面,小孩子看见就喜欢的不行,一定要买。”价格亲民、制作精美、文化深厚这都是前来参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游客选择购买纪念品的理由。杭州工艺美术馆以杭州深厚…
陪伴残障儿童,度过快乐暑假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8日电(通讯员胡颖)为了让残障儿童也可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让残障儿童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三下乡实践活动“助梦者”—爱之舟志愿服务队成员积极联系十堰市的特殊教育学校并开展了一系列的…
乡村振兴看菰城
顶着炎炎夏日,我们的实践小组前往美丽而充满故事的菰城村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实地调研。对我们而言,这次的经历不仅仅是一次调研,更是一次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理念的实践和感悟。团队首先参观了菰城村的文创…
重外学子三下乡:聚焦农业发展,实干助推振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推动乡村产业做优做强正当其时,意义重…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观水电文化,赞先驱精神
为深入了解中国水电文化,传承先辈红色精神,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研行长寿·探寻乡影”社会实践团于7月19日前往重庆市长寿湖镇狮子滩大坝,参观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批水电站中最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同时也是…
武汉学子三下乡:守护童心,支教振兴
为了让乡村留守儿童能受到均衡的教育资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陈场镇第二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公益课程,今日课程包括八一建军知识课堂、九色鹿简笔画课堂以及树叶书签课堂。课…
探索非遗之美——浙江省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的精美艺术展览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参观者们在博物馆中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尽情沉浸于博物馆所展示的精湛工艺与独特艺术品之中。展览中,各类精美艺术品犹…
湖北学子三下乡:结业仪式
7月28日,杨集镇中心小学希望家园暑期班举办了结业仪式,结业仪式是本次暑期班的最后一个重要活动,也是对孩子们努力学习和成长的肯定和表彰。在仪式中,我与其他支教志愿者们一起为孩子们准备了一系列的节目…
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公益
7月6日日,枣庄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开展以“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可持续公益”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了非遗文化魅力,队员们纷纷表示要用脚步探寻非遗文化,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