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甘肃学子三下乡:传团结之美 承红色之梦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0806.

(通讯员 李小雨)时光倒流,在革命的烈火中,西北民族大学赴新疆“文铸火洲”红色宣讲实践团于2023年7月8日到12日在新疆吐鲁番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首先踏入新疆吐鲁番博物馆、私人博物馆、努尔丁红色书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基地等烙印着红色记忆的地方,林清玄曾说过:“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博物馆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更是文化传承的推广者,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现在,并打开心灵去接受未知的事物、全新的概念,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而吐鲁番的私人博物馆更是别具一格,充斥着吐鲁番维族的生活用具:壁画、电器、徽章、陶瓷等,整体充满异域风情。我们从红色书屋学习无私奉献、在苏公塔和实践基地体悟爱国精神、以馕产业了解吐鲁番发展,多方面促进了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加强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新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图为工作人员介绍维族的日常用具。通讯员 黄茂萱 摄

紧接着,我们沿着习总书记的步伐走进西门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围墙五彩斑斓,鸽哨声划过蓝天,由湖南省援建的红石榴文化广场上,维吾尔族的孩子们尽情地玩耍的场景历历在目,习近平总书记在红石榴广场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团队成员在此宣誓,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复兴梦奋斗。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员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统一的内存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我们每个人都在书写这份历史答卷,应当积极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和共产党的领导,从基层出发,贯彻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为工作人员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吐鲁番市新城西门村。通讯员 黄茂萱 摄

再追溯到葡萄沟,“火洲”在这里貌似不复存在,这条沟壑是火焰山的断裂,中间流淌着布依鲁克河浇灌着所有的葡萄藤,在此,探寻的满是瓜果飘香的秘密。

“姐姐姐姐,快看,这是我养的小羊哦、这是我家的葡萄哦、我给你表演孙悟空吧……” 吐鲁番的高温造就他们骨子里的热情。推开车门,迎面而来的是小朋友分享着自己每日的快乐。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吐鲁番的高温是我们的见面礼,吐鲁番的内涵从又热又烈的盛夏开始,小城中的微风不燥,烙印下的只有吐鲁番的风土人情。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小朋友交流。通讯员 黄茂萱 摄

人生在世,人们大多喜欢“得”,不喜欢“失”。但现实是,得与失如影随形,有得的地方必定有失,有失的地方必定有得。在得与失的纠结中,我们常常忽略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在这里,我们宣讲着自己熬夜准备的稿子,他们聚精会神;在这里,我们深入基层体悟民族一家亲理念,他们笑脸相迎;在这里,我们寻找丢失已久的童年记忆,他们寸步不离,也是在这里,我悟透了徐志摩的“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除此之外,我们在清代老粮仓、坎儿井、党校追溯革命足迹。感叹老粮仓是乾隆四十四年兴建地23.2亩的军屯粮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惊讶古人的智慧——坎儿井是如何在地下引出冰川积雪融水,把这一片干旱炎热的沙漠变成绿洲,赞叹吐鲁番的文物展现中华文化自信。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后,我们拜访了融媒体中心、吐鲁番文联、图书馆等地,工作人员的艰苦奋斗造就了基层社会多功能的“转换口”与“适配器”,联络了时事与人民群众,引导了舆论的“最后一公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既是历史的警示,更是现实的警钟。艰辛孕育发展,艰辛成就梦想。实现中国梦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驰而不息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迈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要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落实到一点一滴的行动之中,从而汇聚起奋勇向前的强大正能量。

日历上的淡淡墨痕赋予了时光不同的内涵,一个个纪念日让流动的历史有了确定的航道,让代代中华儿女有了笃行致远的精神依靠。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珍存纪念,追光前行。我不经感叹,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汲汲于得,不戚戚于失,因为无论得失,皆是过程。在过程中行走,在过程中反思,在过程中突破,才是人生的真谛。但又怎能释怀昨日的美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5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从理论到实践,智联未来团队成功实现技术破冰

【导语】“抓牢实体经济这个看家本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时代的号召下,一群青年创业者用智能连杆技术给出创新答卷。8月以来,杭州智连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在钱塘江畔掀起智造革…… 杭州智连未来科技 杭州智连未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查看全文 >>

三代匠心铸精工——浙财大团队打造智能连杆技术新标杆

近日,由浙江财经大学学生创业团队主导的「智连未来」项目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产业化运营。该项目以“重构机械传动核心,赋能中国智造升级”为使命,通过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能…… 杭州智连未来科技 杭州智连未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查看全文 >>

解决假期孩子独自在家无人看管问题的策略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庭在假期期间面临着孩子独自在家无人看管的难题。这不仅关乎孩子的安全,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与心理健康。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寻…… 青春志愿行社会实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查看全文 >>

假期孩子独自在家无人照管问题的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庭在假期期间面临孩子独自在家无人照管的难题。这不仅关乎孩子的安全,还涉及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 青春志愿行社会实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寒暑托问题的创新解决办法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中小学生的假期看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寒暑假期间,如何妥善安排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积极探索…… 青春志愿行社会实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查看全文 >>

解决寒暑托问题的多维度策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小学生寒暑假期间的看护问题日益凸显,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为了有效缓解这一困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一、…… 青春志愿行社会实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查看全文 >>

解决寒暑托问题的综合策略

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中小学生寒暑假期间的看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针对这一难题,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制定综合策略,以确保孩子们在假期中既能得到…… 青春志愿行社会实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查看全文 >>

解决寒暑托问题的创新策略与途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小学生寒暑假期间的托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解决寒暑托问题,确保孩子们在假期中既能得到妥善的照…… 青春志愿行社会实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召开班级“两创建”活动动员大会

4月27日上午,植物保护学院在学院大会议室B1212室召开班级“两创建”动员大会。辅导员贾志宏、学生会学风全体学生、各年级学生…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重温小岗精神,探寻红色记忆
为了响应二十大号召,2023年7月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探寻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到了队员家乡凤阳县小岗村,在当地开展了志愿服务和理论演讲,以青春之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一转眼就已经到了我…
安农学子三下乡:实地考察当地企业,切身感受非遗发展
大学生网报池州7月9日讯(通讯员苏永博李嘉欣钱铭琪)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拾文追遗——基于非遗电商项目的乡村暑期实践团队为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电商+非遗”新模式的兴起,…
一山一茶促福祉,一商一旅熙凤凰
为挖掘凤凰特色茶文化元素,助力凤凰镇打响旅游名片,实现乡村振兴,7月13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韩路护江队来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对凤凰镇茶业、旅游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展开调研。队伍…
“微光佛尘”宣讲团+ 爱心传递,环保在行动
爱心传递,环保在行动时光如白驹过隙,炎炎夏日里,“微光拂尘”宣讲团顺利完成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7月11日,“微光拂尘”宣讲团的社会实践活动迎来了最后一天。经过几天的辛苦付出,“微光…
听涛团队: 探寻地理标志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听涛团队:探寻地理标志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本网讯(通讯员:赵桐、李雪钰、田佳乐)2023年暑期,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听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前往赤壁开展“听涛静流,情涌赤壁”暑期“…
探秘供水枢纽,守护韩江碧波
为深入了解韩江供水枢纽管理处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措施和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新韩路护江队于7月10号前往韩江供水枢纽管理处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队员们了…
滁州学院学子赴南京“寻红色,悟非遗”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非遗文化内涵,滁州学院学子于7月3日赴南京城开展“寻红色,悟非遗”2023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点燃起萤火之行的明灯
中国青年网8月9日扬州电(通讯员刘悦琳)为了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贡献志愿爱心。7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团队,家乡地线下志愿者分队在上海、泰州…
“勇当新时代科创调研先行者”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洛阳企业第一站——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为加强校企合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2023年7月13日,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机电工程学院到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走访参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跟随研究生工作部主要领导、机电工程学院教学团队相关负责人一同前往。大…
安农学子三下乡:实地考察当地企业,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新模式
大学生网报池州七月九日电(通讯员苏永博施璐璐钱豪杰)为了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电商+非遗”新模式的兴起,助力乡村振兴。安徽农业大学拾文追遗——基于非遗电商项目的乡村暑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