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半烟火 一半情怀 满堂盛宴中的一缕清香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作者:黄润、曹春哲

——记宁夏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探访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县的丫头子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爹一碗,妈一碗,案板底下塞一碗……”一首数百年来流传于中卫地区的歌谣,记录着中宁人与蒿子面间的浪漫。

蒿子面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美食的角度,它是中宁独特的一道面食,也是中宁人餐桌上的一道风景;从非遗的角度,它是精湛技艺的传承,是传承精神的延续;从文化的角度,它承载着祖辈们满满的祝福。凡此种种,皆为底蕴。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坐落于中宁县市区的振玲蒿子面馆,在这里,我们与蒿子面制作技艺传承人于振玲老师一起,从最基本的和面开始,将蒿子面的制作全流程记录在相机里,在蒿子面的层层制作中聆听于老师讲述蒿子面背后的故事。

由于中宁县距离我们的住宿地有一定的距离,当天往返存在一定的困难,小队决定先由五个人前往目的地进行调研。沿着黄河一路东行,我们提前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中宁振玲蒿子面馆,也见到了热情迎接我们的蒿子面制作技艺传承人于振玲老师。

于老师的蒿子面馆并不起眼,与马路边其他的餐馆并无二致。在小小的面馆里面,迎面而来扑鼻的香气给予我们对正宗蒿子面的第一印象,蒿子面的清香与牛羊肉臊子醇厚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弥散在各个角落。我们到的时间偏早,尚未到食客们的午饭时间,面馆里也就自然而然少了一份烟火气。

在蒿子面馆对面,于老师的蒿子面培训基地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中宁蒿子面的制作全流程。中宁县虽小,但也不乏慕名远道而来的游客,游客们擅长将自己未知的事物转化成相机里长存的记忆,我们也不例外。马路两侧,一半生活,一半传承,一半烟火,一半情怀。

进入蒿子面传承基地,映入眼帘的就是几个师傅忙碌的背影。这里与马路对面的蒿子面馆很不一样,失去了臊子香味的浓郁,蒿子面的那份清香更显可贵。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像普通面馆的后厨一样,但又多了些不同之处。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于振玲老师决定将蒿子面的制作流程从头到尾来一遍,只是希望我们和那些游客能够将这份心思记录下来,把它们带到全国各地,让更多人了解中宁的蒿子面。毕竟更多人的熟知也是传承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记录从和面开始,一碗碱水一盆面,和好之后再进行揉面、醒面、擀面等过程。擀面用的擀面杖与我们家里用的擀面杖差别很大,三根擀面杖由长到短依次使用,最终把面擀成一张大面皮随后进行叠面与切面的过程。一层玉米面一层面,切面需要几百刀,考验的是制作者的耐心与细致。由此我也清楚了先前意识到的那份不同:师傅们对于制作技艺的认真态度与不急不躁的行动是普通餐馆后厨所不具有的,因此才能获得一碗被人认可的面。

记录完制作的全过程后,我们又回到马路对面的面馆,等待着一碗清香的诞生。时间也到了中午,食客们也都纷纷上座,先前缺失的那份烟火气在觥筹交错中被重新找回。一碗蒿子面终于完成,我们的等待也很值得,不像其他面一样,相信蒿子面自带的清香没有人能拒绝,足够大的份量也能让每个人吃得开心。

忙碌的时间集中在午饭前后,等到面馆重新回到长时的安静时,我们对于振玲老师进行了采访。在一字一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对于蒿子面制作的那份热爱。谈及蒿子面的传承,于老师有着不同的想法,她希望在在这份传承的基础上解决一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将非遗传承的通病避免掉,传承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在于老师的安排下,蒿子面馆与传承基地中很多残疾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蒿子面也逐渐走向全国,甚至远出国门,迈入世界的大门。说到这些,于老师很自豪,那份骄傲使她在传承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了下来。

一天的时间,或许并不够我们了解到方方面面,但是蒿子面制作技艺的不易我们历历在目。对于中宁当地人来说,蒿子面或许是一个文化标签,更是在外游子们对家的挂念。这项非遗走向消亡并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正是因为有了传承的人,将火种不断向前推动,我们后辈才有机会了解到更多。让无人传颂的歌谣再度启唱,为历史尘封的故事续写新章。我们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于振玲老师传递蒿子面制作技艺这份非遗火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行走的书院思政课堂 ——北山红岩密室逃脱打造“红岩思政”培育时代新人

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2021年4月,北山书院联合学校党委组织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成立“党建品牌培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实……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书香四溢——世界读书日大咖阅读主题活动与你同行

为更好地配合我校“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特色育人举措的实施,助力培养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锻炼移通学子在信息产业领域的管理者思维,养成阅读经典著作的好习惯,学会从广度、……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由“染”而生,“布”里生花——百匠工作室系列活动(84期)——北山书院非

当染色遇上融合,当传承遇上温暖,就勾勒出了独一无二的美妙与创意。正如我们的青春,充满未知,“布”满惊喜。为厚植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艺术……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雨生百谷,万物更新——移通学子揽尽校园暮春隽永,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春归谷雨,初夏降至。谷雨之时,天气已然向暖,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映出的是校园中愈发明艳的色彩。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学子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4月17日,重庆移……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冰壶激情!重庆移通学院青年学子引领健康运动新风尚

3月20日下午,一场独开生面的旱地冰壶挑战赛在移通学院举行。本次赛事主会场共有来自10支队伍的50名选手参赛,用精准的投掷,智慧的布局,激烈较量,共同感受冰壶的魅力与挑战同时展示顽强……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点击这里,查看不一样的五感玩法

为充实和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使学子们更好地用五感去发现世界、寻找美好,特此重庆移通学院北山书院于12月6日在行者公园开展“畅游·五感乐园”勤发现系列活动。闲暇之余,移通学子与……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是情——北山书院勤发现系列活动“变废为宝”

移通学子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继承上不断超越。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与创意的平台,以“废品”为原料开展创意设计,……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敦煌定若远,一心动经平——星青年系列第十六期活动完满结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让学生们能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烟火气”,在云旅游过程中追寻历史的痕迹,体会敦煌雄伟壮丽的优美景色以及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北山书院以文化自信为基点于……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用初心洗礼,让群众检验
用初心洗礼,让群众检验红丽的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坚守初心的表现。她始终把社区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时刻关注社区的动态和发展。她经常主动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她…
普通话诵百年伟业 规范字写时代新篇
大学生网报南充7月14日电(通讯员陈阳鑫)普通话是我们每一个人牙牙学语时,就会接触得到的。“爸爸”“妈妈”,这些最简单的文字组成的语言,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汉字文化,是我们中华人民最朴实的情感体现…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七站——据社会实践成果,拟发布论文
在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我们发现盐渍化不仅影响地址生态环境变差,同时对农作物的产量,生长状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就此通过对居民探访总结了对土地改良的方法,以及更好…
“柔和”处事,“勇毅”前行
“柔和”处事,“勇毅”前行住龙山社区教场村的路红丽,是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者,也是临清市青年路街道龙山社区“小巷管家”中的一员,长年服务于社区,主要负责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并经常性地开展便民、…
校友服务中心三下乡之“两弹一星” 学习功勋
大学生网报南充7月13日电(通讯员陈阳鑫)“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指人造卫星。“两弹一星”是指许许多多奉献于我国原子弹、导弹、卫星等等航天航空领域的科研人员,他们深藏功与名,默默奉献出自己…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六站——继续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开始模型评估验证
8月4日,我们的社会实践团继续进行了空间数据分析,并开始了模型评估验证的实践活动。我们主要使用了交叉验证、残差分析和误差指标计算等方法来评估和验证我们构建的模型。以下是我们今天的具体实践内容:残…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五站——调整参数,着手搭建模型
8月2日,我们的社会实践团继续进行了空间数据分析,并开始了模型搭建的实践活动。我们主要采用了统计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空间插值模型、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来进行模型构建。以下是我们今…
湛科学子,三下乡:设计赋能创新,蒲草助力振兴
湛科学子,三下乡:设计赋能创新,蒲草助力振兴中国青年网湛江7月24日电(通讯员王婷媛林美欣欧泽巧)7月9日,湛江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蒲草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进行对蒲草编织…
砼生共长,建行黄河第十四站——拟出模型,初具结构
7月31日,我们的社会实践团继续进行了空间数据分析,并开始了模型搭建的实践活动。我们主要采用了统计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空间插值模型、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权重插值等方法来进行模型构建。以下是我们今…
落实双碳行动,守护碧水蓝天—唐山市光伏发电走访调研
落实双碳行动,守护碧水蓝天—唐山市光伏发电走访调研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推进、落实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迎来快速发展。河北省唐山市深入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