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挖掘临夏非遗文化,浇筑民族团结之花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马阳 张萤雪

挖掘临夏非遗文化,浇筑民族团结之花

(通讯员 马阳 张萤雪)7月6日至13日,华中农业大学生科院实践团7名学子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开展社会实践。为弘扬地方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团结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次实践活动致力于为民族文化发展开辟新形势,在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扩大非遗文化知名度,助力当地民俗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团队成员们充分感受临夏非遗文化魅力,学习各民族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

锦绣山河,多彩临夏——河州刺绣

进入充满民族风情的八坊十三巷,实践团成员们见到了身着回族传统服饰的临夏刺绣非遗传承人马建新老师。在马老师的带领下,成员们首先游览了80号院,参观了临夏当地的四合院建筑,切身体验了临夏回族的民俗风情。接着马老师展示了一些河州刺绣作品,这些刺绣常以黑、白、藏青、深紫色作为底色,将红、黄、蓝、绿等作为花色,用色大胆、新奇,富有想象力和艺术魅力。无论是各色花朵的争奇斗艳,还是寻常百姓的生活百态,无不彰显河州刺绣的精巧独特。

成员们在欣赏马老师精美的刺绣作品时,注意到马老师的作品中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元素。问及原因,马老师说道:“临夏市拥有24个民族,在长久的发展中,大家共同生活,文化很早就结合起来了,我并没有去刻意去创造,只是将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场景记录了下来。”

随后,马建新老师又向同学们讲解了一些刺绣针法,并让同学们亲自上手体验临夏刺绣。队员马阳表示:“临夏刺绣的手艺很复杂,但看到所绣图案活灵活现地飞舞在底布上,非常有成就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学习这项技艺,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民族文化走出去。”

图为马建新老师指导实践团成员刺绣。通讯员 耿楚熠 供图

说唱弹拨,扬善惩恶——河州贤孝

实践活动第二天,队员们前往临夏贤孝传习所,见到了本次采访的第二个对象——临夏市非遗中心的主任、临夏河州贤孝的省级非遗传承人李春文老师。

“政府提供给了我们舞台,贤孝才有机会走出去。”河州贤孝非遗传承人李春文主任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贤孝”的发展。贤孝是一种以三弦伴奏的古老叙事性民间说唱音乐形式,其内容多宣扬民族团结,向上向善等思想,深受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群众喜爱。李春文主任感慨道,河州贤孝已多次参加“全国非遗文化周”活动,“这既是政府对临夏非遗大力支持的体现,也是和其他曲艺文化友好交流的重要渠道,河州贤孝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图为实践团采访贤孝非遗传承人李春文老师。通讯员 耿楚熠 供图

然而,作为临夏市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河州贤孝在政府的重视与帮助下逐步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仍旧面临着缺少传承的问题。李主任呼吁人们应自觉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雕梁画栋,江山如画——河州砖雕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临夏闻名遐迩的古建筑东公馆。据了解,东公馆是河州砖雕、木刻、彩绘的集大成者,汇聚着临夏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其中最为精美的即是砖雕艺术。临夏砖雕不仅是甘肃省临夏地方传统艺术,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东公馆最为著名的大型砖雕是天井处的“江山点河图”,该图展现了祖国壮丽山河的雄姿美景。在江山图两侧是字迹秀丽的隶书对联,内容是:“气度雍容开祀业宏基巍然簪缨门第,节麾焜耀备严疆重寄允矣磊落雄才“。而天井两侧东西二门对称立有牡丹花瓶,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十分逼真,寓意为富贵平安。

图为砖雕《江山点河图》。通讯员 耿楚熠 供图

这次东公馆之行成员们不仅欣赏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更对临夏有了更深的理解。临夏砖雕中蕴含的历史,也让队员们认识到以非遗文化为媒介,促进民族团结、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传承非遗文化之魂,铸牢民族团结之根

为切实贯彻民族团结精神,以非遗文化带动民族凝聚力,实践队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举行了一次关于非遗和民族文化的宣讲活动。经过多天的实地调研与走访后,实践团成员们提前设计了一些有关非遗文化与民族团结的问题,旨在激发各年龄段人群对非遗与民族团结关系的思考。

作为临夏标志性旅游景点,东公馆客流量较大,实践团因此选择其作为宣传地点进行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年龄,向群众讲解了不同深度的内容。

对于小朋友,队员们向他们讲解了中国有哪些民族,什么是非遗,这些非遗的内容和各个民族的关系,以及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从哪些方面保护非遗。

对于成年人,同学通过提问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了临夏有哪些非遗,这些非遗的特点及如今面临的困境,最后向他们讲解了非遗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实践团尽己所能讲述了非遗的文化和民族团结的联系,并希望参与者们可以从中有所收获,将非遗和民族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让不同的民族文化都得到发扬。

图为实践团进行非遗与民族文化宣讲。通讯员 张萤雪 供图

本次活动将尊重、继承民族非遗优秀文化和传承、弘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各民族群众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进一步筑牢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有利提升了民族团结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少参与者表示“从中收获了很多”。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赵欣悦谈到:“通过本次活动,我感受到了民族非遗的魅力,但也同时意识到了非遗宣传面有待扩大。在未来,希望我们青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宣传民族非遗,让民族文化走出去。”

非遗传承与民族团结之间离不开沟通,交流,融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浓厚民族团结氛围,扎实凝聚了民族团结向心力。让非遗焕发光彩,让民族更加团结,这正是当代青年职责所在,义务所在。如刚开始实践时学校对团队成员的嘱托:“为人民奉献,与祖国同行。”新时代中华儿女要将非遗蕴含的民族情怀宣传出去,增强民族认同感,将各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

发扬非遗文化,践行民族团结,广大青年学子始终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61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此次工作于长沙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展开,实习队指导老师蒋国……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主持,实习队指导老师蒋国海、肖建平以及实习队全体队员参与……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共筑复兴梦

(通讯员陈思然李妍霏秦培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航道上闪耀着指引方向的光辉,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教育之光照亮强国之路

(通讯员陈思然李妍霏秦培杰)当《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这份纲领性文件以习近平新……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两会精神领航,思政青年勇担当

(通讯员陈思然秦培杰李妍霏)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身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深入研习两会精神,对我而言不仅是专业学……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一中实习队:教海扬帆,研途逐梦

(通讯员秦培杰李妍霏陈思然)教学相长勤为径,研思并行自有成。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以实习动员大会为起点,全体成员秉持“共研共进”理念,……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推进新一轮正式授课

实习队队员胡希授课实习队队员汤雅芸授课潘宇翔老师进行点评(通讯员依米尼古丽祖丽胡玛尔汤雅芸)4月21日上午,在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备课组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 依米尼古丽 祖丽胡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召开中期总结会议

实习队队长刘芊芊发言指导老师蒋国海发言全体实习队员参会(通讯员陈思然刘芊芊何湘月)4月1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召开中期总结会议。此次总结会由实习队队长刘……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最新发布

活力童趣,健康成长
盛夏时节,青山绿水,孩子们笑语盈耳,欢乐四溢。2023年的7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与希望之星的青教志愿队相伴而行,驻足董必武红军小学,开启了一段活力充沛、童趣盎然的运动之…
旋律之声,舞动字母
语言,如音符编织的乐章,是文化的交汇,是心灵的呼唤。掌握一门外语,便拥有了穿越时空的钥匙,湖湘的呼唤与世界的对话。7月的某个午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来到董必武红军小学…
星火接力,共筑童梦
中国青年网上海8月31日电(通讯员何心妍)随着阵阵的蝉鸣,已然步入了盛夏,每天逐步上涨的高温却也没有削弱任何志愿者的热情。秉承着帮助小朋友们的家长们暑期减轻负担,提升小朋友们的暑期学习质量,培养更…
品牌强农,产业兴旺
农业是乡村发展之根本,农民以农业为生,取之自然,食之自然。此次社会实践,“振兴促新风,乡村焕活力”——探寻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实践团成员回到家乡,在田间山野与农户一起,了解农村各地特色种植产业,体…
玉师学子三下乡:七彩假期,你我同行
2023年7月17日—23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七彩假期”教育志愿关爱团在玉龙社区展开为期七天的教育志愿活动。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作业辅导、红色主题宣传、七彩趣味手工,墨韵书法和趣味英…
艺术天地之我是小画家
中国青年网泰州8月26日电(通讯员徐声蓉)夏天多美丽啊,承接着春的生机,蕴含着秋的成熟,展现了抖擞而激烈的夏的精神。就在这美丽的仲夏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实践团队在家乡…
“希望之星”暑期三下乡:趣味实验助力乡村教育
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芳香,每个人也有自己成长的道路。为了锻炼自己,在这个暑期我带领荆门市的小朋友参加“趣味小实验,科学大发现”社会实践活动。7月20日实践团成员通过会议讨论,确定了此次活动的相关内…
关于调研千里跃进大别山红色文化暑期实践活动报告
摘要:目前,广大学生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了解还是太过稀缺,为了尽快加强我们学生群体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我调研队伍主要采用实地调研走访调查的形式,深入探索深藏大别山的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经调查我们…
甲骨文广播体操知识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安阳师范学院地处甲骨文发现地,积极探索普及推广甲骨文的有效途径,在甲骨文活化利用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身为安阳师范学院学子,本次假期我们积极成立实践团“…
甲骨文知识我来讲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有3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出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书法角度讲,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