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大学子走访南京选调生:讲好基层青春故事

来源:东南大学 作者:姚歆睿

2024年1月中下旬,在东南大学基层就业研究会组织的领航研习营中,由9名东大研究生组成的“至善薪火”调研团队于南京市多个基层组织开展南京选调生访谈调研,通过与当地基层组织的接洽交流,全面了解东大选调生成长发展状况,加强毕业生赴基层就业的宣传引导与战略研究,促进校地人才合作不断深入。

2024年1月10日14时,“至善薪火”调研团队赴南京市秦淮区弓箭坊社区居民委员会与23届名校优选生黄懿嘉进行访谈交流。此行对黄学长的访谈有三个目的:一是面向选调公考备考生的备考规划及经验分享;二是新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分享;三是针对东南大学和南京市内的红色教育资源现状了解。

首先黄懿嘉学长将自己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理想信念和个人价值。之于理想信念,即家庭影响和学校言传身教的红色教育下,深植于内心的红色精神;之于个人价值,即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在切身实践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在脚踏实地中运用专业能力的迫切渴望。黄学长提出,当代青年要明确自己的能力素质与个性倾向,在适合的岗位、力所能及的方面服务社会。

其次,黄懿嘉学长以自身的工作经验与学习经验,向团队成员讲述了“优秀的选调生”应有的能力与素质。他提出“优秀的选调生既要做所在岗位业务的能手,也要做基层工作的多面手”,牢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二十字的好干部标准,锻炼自己的岗位适应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问题处置能力。力求快速适应选调不同岗位的工作,在所在岗位实现最高效率的发光发热,做有能力、能吃苦的服务者。

而后,黄懿嘉学长向我们讲述了他为期五个月的社区工作中印象深刻的工作记忆。基层社区中体恤工作人员的支部老人,坚持发光发热不麻烦国家的抗美援越老兵,中国人民的精神高光在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震撼着我们。黄学长提到,选调生被要求深入到基层,与最基层的百姓直接接触,在解决百姓问题的同时,更能在工作一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受到上级政策的基层落实情况,对于自身成长与后续工作都有着难以忘怀的深远影响。

最后,黄懿嘉学长结合自己作为南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工作中对于南京的进一步了解,像团队成员介绍了“渡江胜利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等红色景点,并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胞纪念馆与爱国教育结合”“南京18处丛葬地红色线路串联”等教育活动的思路与可行性。为团队成员在各层次开展红色党建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建议。

在访谈的最后,团队成员踊跃提问,黄懿嘉学长耐心地解答了大家关于选调备考与基层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党务工作经历,提出了一些校园党建方面的问题和建议。黄学长热情号召学生团体与社区联动,打通党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专业特性与成员兴趣应用到党建中来,有效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将党建落到实处。

至此,“至善薪火”调研团队的首次走访活动圆满结束。团队将以进一步加强校地间科技和人才交流,全面了解南京市基层发展情况以及人才需求情况为宗旨,多方调研了解选调生工作、发展情况,加强毕业选调生的跟踪反馈,为我校开拓和挖掘本土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育人、持续培养接班人赴基层就业创业献计献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73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变”改革初形成,乡村振兴在路上——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赴宁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我……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金色耕读”三下乡实践队提出的 农村“三变”改革实施方案获得认可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屏南县熙岭乡拟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金色耕读”——生态鸡舍前论“生态”

7月10日,受永泰乡村振兴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车海生的邀请,“金色耕读”四坪“三变”改革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四坪村民家了解正在建造的发酵床养鸡场与生态鸡舍。车海生向大家介绍,发酵床养殖……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乡村日志 |“金色耕读”屏南县熙岭乡 “三变”改革实践队

纵使是初夏时节,海拔830米的四坪村的清晨仍然有些许寒冷。草木欣然,鸟虫苏苏,奔流的小溪带来山间的清新。四坪实践队的队员们就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023年7月1日早,由张俊娜老师牵……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谢联辉院士一行赴屏南县四坪村看望 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

2023年7月6日,我校教务处处长吴祖建教授陪同谢联辉院士到屏南县熙岭乡考察,看望了正在四坪村下乡的我院“金色耕读”实践队。学生们汇报了“耕读计划”的课程大纲和实践内容。过去的一周……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四坪“金色耕读”实践队与福建商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开

七月五日,福建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践行党的二十大弘扬闽东之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在外国语学院老师余屹凌、翁云星、张有斌的带领下,于中午抵达四坪村,并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 bladerunner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最新发布

以青春之我,建设绿色之生活
2014年1月12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青年研习社与城阳环保局联系的青岛康恒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主办,“绿色步伐,低碳生活”实践服务团进行实践的活动在青岛城阳区陆续展开。踩点走访今日,…
访名迹古宅,觅优良家风——李鸿章故居篇
本网讯(寻觅家风小队队员)为了深入贯穿学习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精神,开展以家风家训家规为主题的寒假实践活动,1月11日下午3时,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寻觅家…
挑战自我,成全自我
挑战自我,成全自我在一个无雨无晴、平平无奇的下午,我踏上了前往培才中学的道路。此路长长,我走一段跑一段花了半小时,但一切的疲惫都因心中的期待与微微的紧张一扫而空——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给学生们上…
“给你阳光”志愿活动心得体会
在“给你阳光”志愿活动中,我有幸前往培才学校为初一的学生们教授扩展课程。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处理负面情绪以及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在课程开始之前,我深感责任重大。我知道,我所教授的内容对于这些…
高举旗帜跟党走,紧跟核心谱新篇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二十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增强团支部引领力、组织力和凝聚力,4月1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第二十届团支部风采大赛在大礼堂正式开展。经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老师出席本次活动,经济学院2…
传承五四精神 澎湃青春力量|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八次青年政治理论学习
为激励广大青年追求梦想、坚定信念,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青春力量,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于5月4日在七教开展以“传承五四精神,澎湃青春力量”为主题的青年政治理论学习。经济学院2022级全体…
开启时代新征程 爱国强军谱新篇|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开启时代新征程,爱国强军谱新篇
新时代呼唤强军人才,青年人勇担强军梦想。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湘农学子赓续红色基因,矢志强国强军的政治热情,经济学院于4月27日晚上在十教北203举办“开启时代新征程,爱国强军谱新篇”主题演讲…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释放压力 放飞心灵”团体游戏活动
与压力和解,和乐观握手。为帮助同学们释放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及时调整和缓解负面情绪,教育科学学院于12月3日在西校区北田径场举办“释放压力放飞心灵”团体游戏活动。本次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互动性,共有…
团员与青年主题教育——我为学生办实事(凝心聚力,携手共进)
为全面了解学院本学期开学以来各环节运行情况,进一步加强领导、老师深入一线,关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状况,扎实推进我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学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经济管理学院多次开展202…
赤诚少年应许国,一颗丹心报河山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百年前,周恩来为学为友的思想,在时代潮流中,演绎成伟大爱国精神,并深深扎根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袁隆平“禾下乘凉梦”,把赤诚之心放到田问地头,让14亿中国人把饭碗牢牢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