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哀痛处,传承未来和平章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人工智能 作者:晚

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哀痛处,传承未来和平章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5日电

导语:7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自组团队-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实践队去往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学思实践。

铭记历史是为以史为鉴,来应对当前未来挑战,铭记历史是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铭记历史的重要性。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中国共产党认为铭记历史可以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

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天都有大量游客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此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主馆外部造型庄严稳重,纪念馆的外围有一条陈列着各种姿态雕像的长廊。在纪念馆的门口水池中,有着造型各异的人物雕像,如苦难的母亲、死去的孩子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人们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史实;他们在纪念碑前默哀、献花,表达对遇难者的深切悼念;他们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这段历史,铭记历史教训。

(图为实践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康 供图)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灭绝人性的历史事件。这场屠杀事件发生后,当时就震惊中外,受到国际人士的谴责。英国《曼彻斯特导报》记者田伯烈在其所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中,就称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纪录”,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了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在长达6个星期的时间里对南京无辜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进行了残酷的血腥大屠杀,死难者达30万人以上。其中被集体屠杀并毁尸灭迹者达19万人以上。

南京大屠杀300000纪念碑庄严肃穆,它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惨痛的历史。人们站在面前看着那数字,心中不免悲怆起来,不少游客甚至哭出了声,那后面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纪念碑表面上或刻着密密麻麻的遇难者姓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碑身高大而厚重,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象征着那场浩劫的惨烈和不可承受之重。其线条简洁而有力,仿佛在表达着对侵略者罪行的愤怒和控诉。在周围环境的衬托下,纪念碑更显得孤独而悲怆,它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流转,提醒着人们永远不要忘记那段黑暗的历史,激励着后人捍卫和平、反对战争。

(图为实践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康 供图)

在展馆中往前走,能够看到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的关注和救援,知道了仍有一群勇敢的国际人士选择留在南京,提供援助,救助了许多受难的中国民众。这些人包括外交官、商人、传教士和医生。他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使得许多无辜的生命得以幸存,并且他们留下的日记、信件、影像资料成为了后来揭示南京大屠杀真实情况的重要证据。在展馆的最后,我们走出了黑暗的环境,光照了进来。几面巨大的墙面上,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后人的告诫。

(图为实践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康 供图)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保留了语言、艺术、文学、宗教等方面的遗产,丰富了国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历史有助于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怀。了解国家的奋斗历程、英雄事迹和伟大成就,能激发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图为实践队在南京站 中国青年通讯员 张康 供图)

每个人都铭记历史,那么社会将会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因为深知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损失,人们会更加努力地维护和平的环境。铭记历史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铭记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铭记历史。

通讯员 张康 赵卫 陈俊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71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黄山口述调研实录

访谈155岁,公司负责人,黄山市采访者:叔叔您好,请问您到今年工作一共多长时间了呀?受访者:你好,差不多由三十多年了,我都快退休嘞。采访者:那您可是老资历的了,您对法律的了解多…… 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安天下,治引人生——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成员心得实纪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令是百姓生存的根本,亦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若无法律,我们社会的稳定就得不到保障,国家亦会受到由内而外的侵蚀。《人民的名义》里有一句话,“肉眼看不……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以法为教:数字赋能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山

——安徽财经大学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暑期实践山东分团总回顾在数字生态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法治的真实情况,切实感受数字法治基层下的转型,研究并提供应对策略,2021年8月21日至…… 汪语桐 刘克寒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循基层逻辑、探法治认知——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黄山歙县调研

大学生网报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7月30日电(通讯员:汪语桐)为深入了解基层法治发展现状,安徽财经大学校级重点团队暨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2021年7月30日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总工会开展…… 汪语桐 吴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财学子三下乡,数字法治基层行——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安徽两市调研

团队名称:安财数字法治基层考察团实践主题:数字生态下基层法治的转型与应对策略研究指导老师:陈逸飞、孙新实践地点: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黄山市徽州区第一税务分局实践时间:2021年7月…… 汪语桐 余晓雅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加快法治建设,营造数字生态——安财数字法治基层宣讲团河北高阳调研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加速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数字时代。“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成为新形势下的远景目标。在这种新的发展变革…… 汪语桐 程心怡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7——岩寺镇富

绿意茵茵,法润人心普法护航富山村新发展(图为富山村“法治文化新村标识”)2021年1月27日,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来到了位于安徽省徽州区的富山村,进行了为期一天的…… 范庆仪、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财经大学《民法典》基层绿色法治宣讲团2021寒假社会实践1.26——望江县莲

播下法治种子,培育绿色成果弘扬法治精神,构建绿色家园。为群众宣传普及新生效的《民法典》的相关知识,并响应国家绿色新发展理念的号召,同时综合考虑当下新冠疫情的现状,2021年1月23日…… 陈剑锋、汪语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乡村特色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社会福祉的重要力量。怀着对这一前沿领域的好奇与探索之心,于2024年7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暑假实践队…
安徽工业大学水232基层服务践行队探访许慎公园
安徽学子乡村振兴实践记录:探索许慎公园,传承历史文脉行中国青年网蚌埠市7月25日电(通讯员单文浩)安徽工业大学的水232基层服务践行团于2024年7月25日来到了许慎公园。在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大地上,隐藏着无数…
爱在图书馆暑假实践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实践已成为大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次社会实践,我有幸被分配到学校图书馆,参与为期一个月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深入了…
走访抗美援朝老兵
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走访抗美援朝老兵抗美援朝老兵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英勇奋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值…
纪念大青山革命先烈,传承沂蒙山红色精神
纪念大青山革命先烈,传承沂蒙山红色精神中国青年网临沂8月1日电(通讯员王俊杰)为落实教育部的“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传教育,2024年8月1日,在建军节这个神圣的日子,曲阜师范大…
峥嵘岁月,光荣历史,致敬最可爱的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常青数”实践团赴蚌埠市张公山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精神,进一步营造关爱抗战老兵的浓厚氛围,为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铭记革命先烈不朽功勋,激励青年学子矢志不渝地继承并发扬革命…
华中农业大学爱心种子支教队、梦想家志愿服务队赴赤壁市官塘驿镇中学支教开幕式获得圆满成
华中农业大学爱心种子支教队、梦想家志愿服务队赴赤壁市官塘驿镇中学支教开幕式获得圆满成功8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爱心种子支教队、梦想家志愿服务队(以下称支教队),奔赴赤壁市官塘驿镇中学,开启为期两周…
社区服务送温暖,不忘历史敬老兵——安信工程“常青数”实践团
为帮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信息化社会,跨越数字鸿沟,充分享受数字化,提高老年群体生活幸福度,同时同时为了深化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红色革命基因。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常青数”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8月5日前…
遇“践”青春,守护成长
夏日炎炎,关爱不减。近日,由“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在安阳镇中心小学温馨上演,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安全之路。“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天最需要注意什么安全问…
遇青春守护,防溺水启蒙课启动
随着夏日的炎炎烈日,游泳、戏水成为孩子们最向往的消暑方式之一,然而,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为有效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特邀了经验丰富的安全教育讲师,为安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