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品非遗之美,探发展路径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Nuyoah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的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历史。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产物,非遗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发掘和保护。为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2024年7月27日,文“话”风华实践团来到江苏省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集体讨论,充分准备
实践开始前,实践团通过集体讨论确定了具体任务分配,通过网上查询收集到大量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材料并共同制作调查问卷。在收集材料中实践团成员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发掘和保护,但宣传力度仍然不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非遗技艺并不了解。同时,由于非遗传播性不强,非遗传承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实践团成员来到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参观调研,观赏学习非遗技艺,寻找解决问题突破口。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集中展示了许多珍贵的非遗项目,并辅以展演、互动体验和教学等活动进行非遗文创产品宣传。现有民俗陈列、非遗展示2个基本陈列,并且每年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展示明代中期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海属地区民俗文化概貌,馆藏文物大多为民俗生活用品,保存良好,已入总账藏品830件套,充分发挥了民俗陈列的教育功能。
面塑艺术,困境难解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有上千年历史的民间传统艺术的一种,拿着面粉、糯米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通过压、挑、滚、塑、剪、揉、捻、挫等不同手法,一团团面化成青山绿树、飞禽走兽、百家人物和各类生活场景。
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了许多精美的面塑作品,每一幅作品背后都寄托着作者的情感,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故事。参观完毕后,实践团成员纷纷感叹技艺之精美,也对馆内人员稀少感到疑惑。在采访博物馆工作人员之后了解到,面塑作品虽然精美,但宣传不到位,很难吸引人前来了解。
种类繁多,精彩纷呈
除面塑之外,贝雕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珍品,也是沿海地区常见的传统工艺品。连云港地区的贝雕画一般以传统的螺贝镶嵌技法为基础,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和形态,借鉴中国画的构图章法,结合牙雕、木雕等工艺,按照图案的设计要求,经过切磨镶嵌雕制出千姿百态、妙趣横生的浮雕式画面。贝雕画造型美观,设计精巧,构图严谨,拼接精细坚固,合缝严密,深受人们喜爱。
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二楼展区细致地展示了贝雕之美。贝雕作为文化载体,承载着连云港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蕴含着深刻感人的故事,是连云港市的文化名片。实践团成员透过一幅幅精美的贝雕作品也深入了解了连云港的相关历史,深刻感受到继承好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收获颇丰。在实践总结环节中纷纷提出自己的收获反思,纷纷表示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面塑艺术和贝雕工艺,未来实践团成员会继续探寻新媒体技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路径,继承好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瑰宝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0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临博探古韵,新篇续传承
2024年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话’风华”实践团怀揣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敬仰与传承使命,踏上了前往临沂市博物馆的实地调研之旅。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临沂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民族根脉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的宝贵遗产,正悄然滑向消失的深渊。为了重燃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火,深化其保…
经济管理学院“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开展西柏坡精神宣讲系列活动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指示,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同时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相关要求,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苏旅扬帆…
齐鲁印记,观之念之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为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悟版画之美,探发展路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明博大精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话”风华实践团成员前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回望文化创新,再悟两创精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宝贵精神品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联系中国实际,探索推动文化“两创”…
不惧风雨,“同理前行,绣出振兴”实践团助力“挑花”非遗
安徽理工大学淮南7月16日电(通讯员朱金艳)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望江挑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7…
卓越学子倡低碳 垃圾分类领新潮
垃圾虽小,但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
西南大学“三下乡”|民族团结,乡村振兴,青年有行
为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7月2日至7月8日,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志愿者团队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 提高社区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对溺水安全的重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我市志愿者团队于近期组织了一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从前期准备到实地宣传,充分体现了团队成员的专业性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