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经济管理学院“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开展西柏坡精神宣讲系列活动

来源: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 作者:许莹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指示,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同时落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相关要求,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这一契机,深入学校、社区、街道、企业、养老护理院等地先后开展西柏坡精神宣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30余场志愿宣讲,面向人群达1000余人。

争做宣讲急先锋,句句动情扬党恩。2024年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共青团河北省委、中共石家庄市委及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发布了《关于遴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的公告》。在校团委和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经济管理学院“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积极申请,认真打磨申请书,最终成功入选全国1000支志愿服务团队。入选后,队员们满怀热忱,致力于精准阐释与生动展示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实质与丰富内涵,举办多场线上线下融合的交流会议,汇聚智慧,共谋良策,通过模拟宣讲、相互点评、集体修改等方式,反复练习打磨讲稿,不断提升自己的宣讲能力与水平。

理论宣讲入校园气质润心育英才。“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率先在校内搭起了理论宣讲的舞台,在完成校内数场宣讲后,暑期志愿服务队员们再赴睢宁县凌城中学、灌云中等专业学校、宿豫中等专业学校等校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谈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为题,分别从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西柏坡精神的历史渊源、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基本特征和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宣讲。通过宣讲,同学们对西柏坡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感悟到了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峥嵘革命岁月,感受到了西柏坡精神的重要性以及传承的必要性。

红色足迹映社区,革命薪火代代传。利用暑期回乡契机以及学校地缘优势,“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分别又走进扬州市文峰街道宝塔湾社区、淮安市淮阴区果林社区、淮安市淮阴区三朱村党群服务中心、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东榴村村委会、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施家洼社区等地的爱心暑托班开展西柏坡精神宣讲系列活动,带领孩子们重温“赶考之路”的光辉历史。共同唱响的《团结就是力量》,一同观看的《岁月如信》,一起挥动着的五星红旗,踊跃回答的党史问题,亲手画出的西柏坡地标,共同聆听的西柏坡“红、蓝毛线”的动人故事……孩子们对西柏坡精神和革命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党的峥嵘革命岁月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西柏坡精神照晚年,红色记忆暖心间。宣讲团成员们身着整洁的服装,带着满腔的热情与敬意先后前往淮安市淮阴区颐康护理院、亳州市蒙城县王集乡居委会等地,面向老人们开展了数场西柏坡精神宣讲活动。精心策划的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红歌演唱、观看红色电影等环节将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内涵——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一一呈现给在场的每一位老人。

西柏坡精神进企业,守正创新谋发展。此外,“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还前往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平邑益客种禽有限公司、淮安市淮阴区雷克萨斯4S店、句容市新利源服装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西柏坡精神宣讲活动。精心组织的党史故事分享会、党史知识抢答赛、西柏坡精神座谈会,鼓励员工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践行。“西柏坡精神进企业”宣讲活动不仅加深了企业员工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兴则事业兴,此次西柏坡精神宣讲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文化的传承之旅,更是一次对青年学子的一次心灵洗礼。“苏旅扬帆”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继续创新宣讲形式与内容,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不断扩大宣讲范围与对象,用实际行动践行“ 强国复兴有我”的担当与使命,让西柏坡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0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宿舍文化节活

12月3日,外国语学院于龙子湖校区举办以“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主办,学生会承办,旨在丰富我院学生宿舍生活,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让爱心和温暖与生命同行

为深入探索中原大地的宝藏奥秘,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开展文化普及服务,6月29日,外国语学院流浪地球团队共10名队员赴河南地质博物馆开展为期1天的文明志愿者活动。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 流浪地球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小为爱大国

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为了解郑州市部分地区环境保护情况,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6月29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为爱大国团队一行18人前往郑州市二七区开展了为期一天…… 小为爱大国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地铁之行

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外的一种延伸,是大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我们啄木鸟团队,来到地铁站,踏上了调查1号线,2号线和5号线的标识的征……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珍爱生命,远离湍流

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黄河之滨,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 黄河防溺水宣讲团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红色精神,争做奋进青年

焦裕禄精神这五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是陌生的字眼,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号召并需要我们学习和继承的精神。2019年6月27日,我们小组五个成员一起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 兰考红色精神小组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翻译与辨误,学习与成长

为调查新开通的郑州市环形地铁五号线,判断一二号线地铁运行线路英文标志语的翻译准确性,6月27日,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啄木鸟团队一行五人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队员们乘坐地铁一号线…… 啄木鸟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探究黄河起源,追溯人文历史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河水滋养了华夏儿女,同时,在黄河流域也衍生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中华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大都来源于…… 追溯黄河团队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妙手生花,剪纸传情
2024年7月13日,为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和传承嘉陵剪纸艺术,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益”心柚民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南充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一场剪纸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老年剪纸爱…
文化之舟,扬帆起航
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时代赋予青年学子的重要使命。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话”风华实践团,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责任感,于近期围绕“开展优秀传统文…
临博探古韵,新篇续传承
2024年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话’风华”实践团怀揣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敬仰与传承使命,踏上了前往临沂市博物馆的实地调研之旅。此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临沂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民族根脉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的宝贵遗产,正悄然滑向消失的深渊。为了重燃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火,深化其保…
齐鲁印记,观之念之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为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品非遗之美,探发展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宝贵的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历史。作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产物,非遗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发掘和保护。为进一步探索非物质文化…
悟版画之美,探发展路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明博大精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文“话”风华实践团成员前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回望文化创新,再悟两创精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宝贵精神品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联系中国实际,探索推动文化“两创”…
不惧风雨,“同理前行,绣出振兴”实践团助力“挑花”非遗
安徽理工大学淮南7月16日电(通讯员朱金艳)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望江挑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资源。7…
卓越学子倡低碳 垃圾分类领新潮
垃圾虽小,但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