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郑大学子三下乡:红旗渠文化保护与精神弘扬

来源:郑州大学药学院 作者:唐碧芸 王素情 张冰聪 高世莹

摘要:

本次实践聚焦红旗渠文化与精神,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入挖掘其内涵并评估社会认知。调研旨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认同感,并探索新时代传承路径。结果显示,红旗渠精神认知度较高但深度待加强,尤其需关注年轻一代传承。加强宣传教育,创新传承方式,并结合“三下乡”活动深化实践,可推动红旗渠文化与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红色文化;传承;融合;教育价值;经济价值

一、调研背景

红旗渠(Red Flag Canal),位于中国河南省林州市北部,坐落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为水利工程类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总面积达24.16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陡崖、峡谷,地貌类型复杂。红旗渠境域受地形影响,缺乏良好和稳定的隔水层,导致地表水大量漏失,地下水储存偏少,并且开采难度很大。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解决了大规模灌溉问题,增加了粮食产量,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人民的就业机会,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精神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河南省安阳市林县人民在党的带领下,面对重重困难,迎难而上坚决不退缩,为解决村民缺水的问题,修建红旗渠水利工程时形成的一种红色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其精神实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记忆,学习红色文化,挖掘红色历史,感悟并传承红旗渠精神。调研活动选择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作为实践地点,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二、调研目的

1.传承红色文化

红旗渠作为红色革命纪念地,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实地探访和调研,使大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弘扬民族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活动,深入挖掘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3.时代价值挖掘

红旗渠精神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本次实践将关注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形式和传承路径,挖掘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和新要求。

4.传播与推广

通过调研成果的整理与宣传,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扩大红旗渠精神的传播范围,提高其在全社会的影响力,推动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人们奋斗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调研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页搜索、访问数据库方式,收集与红旗渠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红旗渠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等相关理论基础;查阅《安阳市林州红旗渠保护条例》,学习研究保护红旗渠相关法律法规,为调研过程奠定基础。

2.实地考察法

前往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亲身体验红旗渠的结构、规模和环境,直接观察和记录红旗渠的现状,以便更好地理解红旗渠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红旗渠青年洞前的合影。

3.问卷调查法

采取线上、线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居民、外地游客及河南省高校学生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他们对红旗渠文化的了解程度、态度及看法。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红旗渠向外省游客发放调查问卷。

四、调研数据总结

本次调研过程中共收集到来自当地居民、外地游客及河南省高校学生的266份有效数据。

1.您对红旗渠的了解程度?[单选题]

图为调查问卷的部分结果。

2.您是通过是什么途径了解到红旗渠的?[单选题]

图为调查问卷的部分结果。

3.您如何评价红旗渠的维护和管理现状?[单选题]

图为调查问卷的部分结果。

4.您对红旗渠未来发展有哪些期望?[多选题]

图为调查问卷的部分结果。

五、调研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现状问题

1.红旗渠宣传力度和效果不够

实践队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对受访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进行整理,以及相关信息的检索,我们发现红旗渠的宣传力度和效果不足。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平台如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具有强大的传播力,但是通过检索常用的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等平台,我们发现关于红旗渠的介绍、讨论话题较少,且有关红旗渠的短视频、文章创作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难以引起公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兴趣和共鸣,热度较低。而且红旗渠的宣传覆盖面不够广泛,主要集中于林州本地及周边地区,未能走进大众视野,影响了红旗渠精神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力。

2.相关文化产业模式单一

实践队通过线下调研,发现红旗渠文创产业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红旗渠中有主题邮局和文创商店,但是文创产品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传统纪念品、工艺品,例如书籍、书签、笔记本、明信片、扇子、茶杯等一些常规的文创产品,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也没有展现出红旗渠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产品文化附加值较低,很难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相关的文旅文创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没有形成线下与线上统一的销售供应平台,市场竞争力不足。景区内的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建设单一,大多以单位组织学习、学校学生研学等团体参观学习为主,缺少针对个人实际情况的特色教学。而且研学教育大多以线下进行,网络学习渠道较少,大众对红旗渠了解渠道匮乏。

3.缺乏技术创新

经过实地调研,在红旗渠纪念馆,存在大量有关红旗渠工程记录的文字、图片、影像、实物资料,记载了许多感人事迹,但是没有很好的结合科技进行技术创新,探索多种讲好故事的途径,例如VR 沉浸式体验项目,未能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云旅游”,缺乏一定的深层价值挖掘。这导致了游客不能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感,只能被动接受馆内现有的资料信息,很难有情感升华。在红旗渠风景区,沉浸式体现项目较少,景区仍然以自然观光、爬山体验为主,也缺少一些语音扫码讲解、影像再现、沉浸式体验等技术创新,缺乏其背后红旗渠精神价值的挖掘,也缺少景区相关遗址背后的故事挖掘,使大量游客在红旗渠风景区只是走马观花,很难深刻理解红旗渠背后的感人故事,降低红色文化体验感。

4.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规范管理

实践队通过线下实地调研,我们发现红旗渠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乏规范和管理。首先交通不便。红旗渠纪念馆及景区都位于郊区,距离市区较远,且纪念馆和景区之间相隔二十公里,来往不便。其次,服务设施不足。景区内餐饮住宿设施缺乏,不能满足游客的实际需求,同时,景区内的补给站、卫生间、网络、紧急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部分设施存在老化损坏的问题,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和安全。此外,景区缺乏规范管理,信息化水平不足。景区内缺少一定的路标、指示牌,致使游客很难找到游船等实景表演的路线,景区的电子导览等便捷服务不够完善,智能旅游建设滞后,游客不能线上及时了解景区的最新动态和注意事项,这些不便和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红旗渠景区的旅游开发与红色教育的效果。

(二)红旗渠文化保护创新的发展路径研究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化自信

目前文娱产业发展蓬勃,红旗渠官方媒体不仅要积极挖掘话题点宣传,也要跟更多相关自媒体合作宣传,抓住机遇,借助文创节目、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将旅游资源以更加直观、生动、鲜活的方式展现给潜在的旅游消费者,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充分挖掘和展现红旗渠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获取市场的关注度,达到从点到面的宣传效果,提升红旗渠精神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优化产品供给,升级文旅产业

红旗渠有自己的文化基因、文化特色、文化密码,要深挖红旗渠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深入提炼其相关传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丰富和创新文创产品,拓宽文创产品的种类与范围,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技术创新应用,开通文化产品线下与线上统一的销售供应平台,开设文创体验馆和线上文创商店,将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内容创新和创意活化,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独具一格的旅游经济。

3.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人民幸福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红旗渠作为河南林州市的标志性水利工程,自建成以来,在改善当地水资源状况、促进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红旗渠的生态保护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管理,红旗渠可能遭受生态破坏,导致生态质量下降。因此,必须加强红旗渠景区的生态旅游建设,加强对红旗渠工程的保护与管理,完善对护渠、护水、护山、护林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同时,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严禁以发展红色旅游名义,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红旗渠工程,要注重生态保护,实现旅游与生态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加强规范管理

红旗渠景区属于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和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要加大交通设施投入,提升交通可达性和便利性;完善景区内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和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完善对景区服务的规范管理,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态度,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加强技术创新,建设沉浸式体验馆、影像馆,添加电子导览、扫码讲解等服务,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六、结语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结束。山以险峻成其巍峨,业以磨难成其伟大。红旗渠历经十年完工,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的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成员们在实地调研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红旗渠的重要性,深刻领悟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山里人啊生性犟,后面来的要往前面放!”这是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所创作的《推车歌》,充分体现出其不甘落后的拼搏奋进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把一个个“难题”变为了“奇迹”,把“不可能”变成了“一定能”。实践队成员们将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勤耕不辍,精业笃行,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实现人生价值,担当社会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5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行走的书院思政课堂 ——北山红岩密室逃脱打造“红岩思政”培育时代新人

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抓手。2021年4月,北山书院联合学校党委组织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成立“党建品牌培育基地”和“红色文化实……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书香四溢——世界读书日大咖阅读主题活动与你同行

为更好地配合我校“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特色育人举措的实施,助力培养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锻炼移通学子在信息产业领域的管理者思维,养成阅读经典著作的好习惯,学会从广度、……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由“染”而生,“布”里生花——百匠工作室系列活动(84期)——北山书院非

当染色遇上融合,当传承遇上温暖,就勾勒出了独一无二的美妙与创意。正如我们的青春,充满未知,“布”满惊喜。为厚植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艺术……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雨生百谷,万物更新——移通学子揽尽校园暮春隽永,感知传统文化魅力

春归谷雨,初夏降至。谷雨之时,天气已然向暖,春天的最后一次回眸,映出的是校园中愈发明艳的色彩。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学子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4月17日,重庆移……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冰壶激情!重庆移通学院青年学子引领健康运动新风尚

3月20日下午,一场独开生面的旱地冰壶挑战赛在移通学院举行。本次赛事主会场共有来自10支队伍的50名选手参赛,用精准的投掷,智慧的布局,激烈较量,共同感受冰壶的魅力与挑战同时展示顽强……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点击这里,查看不一样的五感玩法

为充实和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使学子们更好地用五感去发现世界、寻找美好,特此重庆移通学院北山书院于12月6日在行者公园开展“畅游·五感乐园”勤发现系列活动。闲暇之余,移通学子与……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是情——北山书院勤发现系列活动“变废为宝”

移通学子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继承上不断超越。本次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与创意的平台,以“废品”为原料开展创意设计,……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敦煌定若远,一心动经平——星青年系列第十六期活动完满结束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让学生们能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烟火气”,在云旅游过程中追寻历史的痕迹,体会敦煌雄伟壮丽的优美景色以及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北山书院以文化自信为基点于…… 北山书院学生自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小雏菊社会实践团观看电影《火焰》,再次深刻学习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精神
为了进一步了解淄博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2024年7月16日晚上在山东理工大学观看电影《火焰》并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观后感。电影《火焰》如果确实是一部以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为背景或与之紧密相关的作品,那么…
青春在基层绽放,汗水在田地注灌
青春在基层绽放,汗水在田地注灌在炎炎夏日,我们告别了象牙塔的宁静,投身于广阔的基层实践,用汗水浇灌梦想,用行动书写青春。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一次心灵与社会的对话。我们,一群热血青年,怀揣…
知行燕赵 | “赤薪相传,筑梦赤城”:寻迹于凤凰山公墓,敬仰先烈不朽忠魂
当日上午调研情况概述7月11日,赤薪相传社会实践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四天的实地调研工作拉开帷幕。11日上午,小队成员参观了省级红色教育基地——凤凰山公墓,寻迹于功勋园与生命园纪念馆,向革命先辈…
小雏菊社会实践团对淄博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在八大局的熟悉程度的调研
为了深入了解游客对于淄博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的熟悉情况,2024年7月15日白天在淄博市八大局市场附近分发调查问卷,在当天晚上整理调查问卷并统计数据。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游客对淄博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无…
知行燕赵 | “寻‘冀’乡村,筑梦赤城”——基于帮扶村现状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共生之
当日调研情况概述11日下午,赤薪相传队、筑梦张垣行和赤韵经冀队小队成员此行前往绿滟农场参访,回访帮扶村,在方家梁村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汲取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并拜…
走进徐州博物馆,探寻历史的回声
走进徐州博物馆,探寻历史的回声华夏文明,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闪耀着无尽的光辉,它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我们灵魂的寄托,它承载着祖先的智慧,那古老的诗词歌赋,优美的书法绘画,精妙的传统工艺,无一不…
知行燕赵 | “赤薪相传,筑梦赤城”——第三站:赤城县玉辉小学的红色教育之旅和赤城县文化
当日调研情况概述7月10日,“赤薪相传队”开启了实地调研的第三站——赤城县玉辉小学和赤城县文化馆。在这里,小队成员怀着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之心一同感受学校独特的红色文化氛围与深厚的教育底蕴。接受过教育…
访家乡,寻回流,见振兴
访家乡,寻回流,见振兴大学生网报河南济源8月20日电(通讯员李伊可)为进一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回流现状,南京财经大学“故园新梦”调研队分队前往河南省济源市的思礼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万洋集团作为当地…
“红心筑梦”团队重走长征路——研习长征精神,贯彻红色灵魂
时至盛夏,阳光炽热,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红心筑梦”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与敬意,启程前往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长征精神研习之旅。他们心怀热忱,步履坚定,踏上了探寻红色记…
渡江胜利纪念馆:大学生暑期实践探索历史记忆
渡江胜利纪念馆:大学生暑期实践探索历史记忆2024年7月18日,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红色故事青年说社会实践团队,踏入了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展开了一次深入的参观与学习之旅。这座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