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成理学子三下乡|探究大屋茶旅历史 擘画农旅发展“样板”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 作者:李佳睿 黄一航 容

前言

党的二十大作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具有跨时代的深远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指示精神,探索高县来复镇大屋村乡村振兴密码,7月13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来复乡音”志愿服务队来到大屋村开展学习实践,探究茶旅历史、宣讲理论思想、开展特色活动。

为探寻现今大屋村的茶旅历史脉络和模式样板,志愿服务队成员在即日下午便访问了村主任黄天华、老茶农王清海和黄明富,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回望大屋村蓬勃发展的动人篇章。

(一)

地处宜宾市高县来复镇的大屋村,曾被宜宾市列入“十二五”省级贫困村,通过搭乘“脱贫攻坚”这股东风,村子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人民的团结下顺势奋发,打通了外出交流通道,缩短了与大山之外的空间距离。以“富、强、善、美”的大屋精神为引领,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扶下,大屋村闯关夺隘,不仅早早摘掉“贫困帽”,还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开拓了一条光明的道路,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多个称号,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模范作用。

团队成员抵达大屋村后,即刻启程抵达大屋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主任黄天华进行详细交流,了解了大屋村整体的发展脉络和目前情况。黄主任十分热情地向团队成员介绍大屋村领域地图概貌,一边从整体到局部向成员们讲述大屋村的蜕变故事,一边用手指出各个重要节点的详细地点所在,帮助成员们对大屋昔今有更清晰明了的整体把握。

图为黄天华主任向成员介绍大屋村地域 汤卓 摄

黄天华主任谈到,短短几年,在乡村振兴的趋势和政策引领下,大屋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乐无忧。从党建引领到集体经济,黄主任将大屋村的“特色”向成员们娓娓道来。“咱村子‘一心四通’可是真正让全部村民团结的法宝,实现村情民意一网通、服务代办一站通、教育引领一棵通、发展致富一路通,切实提升了大屋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他向成员们表示,村子的党建服务一直是他们的重点工作,作为村委干部,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更美丽的生活更是责无旁贷。

大屋村现在发展如此之好,离不开当地的茶产业、旅游产业。在之前已有接触茶业的基础上,改革开放后,大屋村又引进新品种,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鼓励下不断发展,目前村里茶叶核心示范区面积达8000余亩,实现茶叶产值近2亿元,真正将产业振兴落实到每一户老百姓家中。依托宜宾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生态,大屋村同时也加大力度开发完善“推窗见绿、望山见水、乡愁可寄”的特色乡村旅游业。以茶叶产业为主题,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茶香花海、雁鸣湖、红茶庄园等产旅集合体,促进茶旅、农旅相融发展,农文旅综合产值如今已达3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000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600万元;以展现乡愁为核心,依托村落、茶园、庭院、文化建设,串联起景点、民宿、茶香乐、休闲旅游等资源,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在三产融合发展的正确道路上,大屋村在2020年就已经实现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2万余元。

图为黄天华主任向成员介绍大屋村发展情况 黄一航 摄

(二)

“站在大屋山坡上,鸟语花香人欢乐,公路四通八达,感谢党的好领导……”这是来复镇大屋村土生土长的村民王清海(现任大屋村队长)经常哼唱的歌曲。经过一番交谈,成员们得知年过六旬的王队长家中目前有16亩茶园,茶叶都是自采自制自销,每年仅茶叶一项就收入近20万元。他还流转了100亩土地种植柑橘,除去各种开支,每年收入10万元以上。当下的幸福生活不禁让他感慨早些年的艰难穷苦,如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好日子是党和人民一同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图为王清海向队员介绍茶业 刘彩云 摄

20世纪70年代,“风扫地、月照床,三石一鼎锅,四石一张床。”早年大屋村受地理条件限制,与外界交通不便,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老旧土瓦房遍野,百姓们苦不堪言。“要致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公路成为了联通大屋村与外界的重要纽带,让大屋村村民与外界交往便捷。在此基础上,村子里有一批很早开始种茶的人,洞察茶业契机,逐步为我们揭开了原深山处大屋村的神秘面纱。而作为这第一批人其中之一的王清海,目前已是村子里的著名老茶农,也不遗余力地以自身经验知识帮助着其他村民实现“茶业致富”。

图为王清海坚毅畅想未来美好生活 刘彩云 摄

流利地讲述配合恰当的手势动作,王清海着重向成员们介绍了他最拿手的手工茶制作流程:挑选→杀青→揉捻→烘干→高温提香。他是村里公认的“手工茶老手”,为传授传统手工技艺,收了些许徒弟,一直相信手工茶相比机制茶更加醇香浓厚,我们要精心守护、勠力传承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由于个人深耕茶业、手工茶技术精湛,他还多次参与市里的茶艺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王清海回忆,他早年就进入茶厂上班,不断学习技术方面的内容,对自身有着长远的规划想法。为了扩宽自己的产业发展和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王清海一直致力于新产业、新技术的建设与学习,个人还搭建了种养循环的果园产业,并在宜宾市宣传部门的帮助下学习并开始做电商,使自产的茶叶、山鸡、柑橘销售至全国大部分地区,进一步拓宽自己走上的乡村振兴幸福之路。

(三)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纲,这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纲”。当成员们走入黄明富村民的家中时,听到了电视机中播放着邓小平的话语,黄明富正在观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正式访谈开始之前,他向成员们说起他日常生活比较休闲,或是观看电视剧或是品茶交友等,如此幸福自由的晚年生活全要感谢党、感谢政府。黄明富告诉成员们,19岁他去往河北保定当了四年兵,返家乡回到大屋村后,成为了生产队副队长和老茶厂的厂长。据他而言,村里的老茶厂于1972年下半年建立,为扩大集体经济,各个生产队都去开垦荒地,种植茶树。经年不懈劳作下,村子里的茶叶增产,并售卖给供销社,为村集体带来可观收入。

黄明富亲切地告诉我们,现在大屋村茶旅融合发展如此之好,不能忘记老一辈人的勇敢开荒、辛勤种植、科学管理,不能忘记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策略。他提到,现在农村要发展,产业振兴是关键。现在的大屋村,有茶园、有景区,百姓们生活幸福,个人经济增加,村子也声名远扬。

图为黄明富向成员介绍个人经历 汤卓 摄

结语

“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通过全面深入的采访调研,成员们了解到大屋村的具体发展情况和“景区+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以及深度融合农业、文化和旅游业,积极探索“农业为根本、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形态”的发展路径。从村子开荒种茶到如今漫山茶香,从崎岖小路到如今柏油大道,大屋村用丈量热土的步履轨迹勾勒出茶旅历史的发展脉络,为谋求振兴的时代考题写就出乡村生力的样板答卷。

文案:李佳睿 容宇轩 李双锣 黄一航

图片:刘彩云 黄一航 汤卓

审核:方舒雅 宗增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14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此次工作于长沙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展开,实习队指导老师蒋国……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主持,实习队指导老师蒋国海、肖建平以及实习队全体队员参与……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共筑复兴梦

(通讯员陈思然李妍霏秦培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宛如一座明亮的灯塔,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航道上闪耀着指引方向的光辉,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以教育之光照亮强国之路

(通讯员陈思然李妍霏秦培杰)当《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这份纲领性文件以习近平新……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两会精神领航,思政青年勇担当

(通讯员陈思然秦培杰李妍霏)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的关键节点,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身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深入研习两会精神,对我而言不仅是专业学……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一中实习队:教海扬帆,研途逐梦

(通讯员秦培杰李妍霏陈思然)教学相长勤为径,研思并行自有成。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以实习动员大会为起点,全体成员秉持“共研共进”理念,……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推进新一轮正式授课

实习队队员胡希授课实习队队员汤雅芸授课潘宇翔老师进行点评(通讯员依米尼古丽祖丽胡玛尔汤雅芸)4月21日上午,在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备课组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 依米尼古丽 祖丽胡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召开中期总结会议

实习队队长刘芊芊发言指导老师蒋国海发言全体实习队员参会(通讯员陈思然刘芊芊何湘月)4月14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召开中期总结会议。此次总结会由实习队队长刘…… 陈思然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

(通讯员陈思然向宇白玛卓玛)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集体评课活动。会议由实习队队长刘芊芊…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最新发布

西外学子三下乡:以语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2024年7月11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子洲中学开展“推广…
“水果传”科普课堂,探索水果的奥秘
2024年8月23日上午,安徽大学化院日新社启明之旅志愿队与新家园公益联合在光明之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关于水果传的知识科普课堂。在阳光明媚的今天,一场以“水果传”为主题的志愿者科普课堂活动在社…
西外学子三下乡:返乡大学生话普通话,传承与推广的思考
2024年7月14日上午,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返乡大学生访谈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返乡大学生话普通话”,旨在通过与返乡大学生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普通话学习的感…
蚌埠学院学子三下乡:青春守护,筑梦未来
近日,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暑期时间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保护未成年人成为众多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也为未成年人的健…
服务之心,体验之行——无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志愿者体验
我是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孙纾妤。今年暑期,我有幸在无锡市不动产中心登记中心单位的服务台担任了一天的志愿者。这一天的经历,不仅让我对不动产登记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服务…
西外学子三下乡:推广普通话,点亮子洲的“方言之窗”
炎炎烈日下,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一行人踏上了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的土地,他们此行的目标是将普通话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让普通话成为连接沟通的桥梁,点亮子洲的“方言之…
湖北汽院科院学子三下乡:“深入调研湖北荆门龙泉公园”
7月13日青锋星光志愿服务团队一行抵达湖北省荆门市龙泉公园,展开了为期一天的深入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挖掘龙泉公园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结合自然景观,为当地社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志愿者们身着统一…
华中农业大学:智慧赋能水产,绿潮助力乡村振兴
智慧赋能水产,绿潮助力乡村振兴文字记者:尹茜琳19891990512陈世缘15623589287摘要:2024年8月15日至8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实践团队赴广东省江门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们不仅了解…
湖北汽院科院学子三下乡:以青年之眼,观百年风云
中国青年网荆门市7月13日电(通讯员:乾丽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调研是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重要契机,2024年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星光志愿者服务团队…
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华服锦绣传薪火,党建引领树新辉
云裳之衣,汉唐之韵,淘之所求,成之大集。随着本次调研的深入,8月17日,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电商律途,法启新章”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大集镇,进一步研究“大集模式”对曹县汉服电商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