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品读旬邑文化,体验现实与传统的多元融合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郑博涛

中国青年网旬邑2025年2月9日电(通讯员郑博涛)

导语: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文化底蕴,你我相传”团队郑博涛于寒假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于咸阳旬邑,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城,通过文物调研,非遗体验等方式探寻旬邑文化的深厚底蕴。

图一:标志性建筑:泰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泰塔,位于旬邑县城东南25公里处的泰塔村,是旬邑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泰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塔高53米,底层周长31.6米,每层檐角悬挂风铃,微风吹过,铃声清脆悦耳。泰塔曾因地震而倾斜,但至今依然屹立不倒,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等佛像,吸引着众多信徒前来朝拜。泰塔不仅是旬邑的文化象征,更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二:大象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旬邑大象博物馆位于旬邑县城内,是一座以展示古生物化石为主的博物馆。馆内珍藏着距今300多万年的黄河剑齿象化石,这具化石以其巨大的体魄和象牙,被誉为“世界第一象”。此外,博物馆还收藏了其他多种古生物化石,如犀牛、三趾马等,展示了地球生命演化的历程。通过参观博物馆,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古生物学的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图三:剪纸工艺雕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旬邑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遐迩。旬邑剪纸以库淑兰的作品最为著名,她的剪纸作品纹式多样、造型犷丽,融合了旬邑的民俗生活题材和个人幻想题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为了旬邑民间艺术的瑰宝。如今,旬邑剪纸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图四:文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旬邑文庙位于旬邑县城内,是一座供奉孔子及儒家先贤的庙宇。文庙始建于明代,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文庙内有大成殿、东西庑、泮池等建筑,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的牌位,是旬邑人民缅怀先贤、传承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旬邑人民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孔活动,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图五:缅怀先祖:公刘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公刘是旬邑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周朝先祖之一,为周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纪念公刘的丰功伟绩,旬邑人民在县城内树立了公刘像。这座雕像高达数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公刘像不仅是旬邑人民缅怀历史先贤的象征,更是激励后人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

图六:翠屏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郑博涛 供图

翠屏山位于旬邑县城北部,是一座 风景秀丽的自然名山。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翠屏山不仅以其秀美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更以其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了旬邑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除了上述景点外,旬邑还拥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淳朴的民风而闻名遐迩。在这些古村落中,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旬邑的传统农耕文化,感受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生活。此外,旬邑还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旅游活动,如民俗文化节、采摘节等,令人回味无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2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非遗足迹 传承岭南文化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探寻岭南工艺,助力乡村振兴——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战脱贫……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暑期社会实践 | 了解舞狮 初入佛声

我们的队员首先到达了实践地点,大家都以满满的热情来迎接此次为期七天的拍摄。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具有娱乐、竞技、建设等功能,集武术、杂技、音乐、舞蹈等形式于一身,极……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助力脱贫·改革振兴乡村

为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以多种形式记录广东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和精神风貌,8月21日,艺摄实践队前往张槎村用镜头记录张槎村历史发展、文化传……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非遗 匠心造物-狮鼓制作工艺大揭秘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 郭梦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艺摄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非遗戏剧翻译调研:探寻传承与传播新路径

3月20日,为深入了解广西非遗戏剧翻译现状,助力其海外传播,桂戏译韵坊团队走访了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在研究院中对演员部…

社区助理献力,邻里和谐添彩

近日,公管院学子担任的社区助理们积极投身工作,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他们深入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挨家挨户地走…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最新发布

守护社区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守护社区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维护社区卫生环境是每一位居民的责任。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环境途巷美,社区着锦章”实践队于2月10日前往社区,开展了…
探秘固镇博物馆,穿越历史长河,邂逅千年古韵
中国青年网固镇1月15日电(通讯员严子安)(导语)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文化底蕴,你我相传”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博…
“薯”能生巧,“力”拓新途 | 食品学院寒假实践活动开启
在国家大力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号召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子们热情响应,于寒假期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薯”能生巧,“力”拓新途实践活动。他们走进青岛市城阳区白沙上苑社区二楼会议室与…
电气学子返家乡:探寻家乡文化瑰宝,共绘乡土风情画卷
为了深入挖掘并弘扬宝贵的家乡文化,安徽工业大学成立了一支“文化传承团”,旨在通过组织学生深入探究家乡特色文化,利用好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讲述那些生动而真实的家乡故事。2025年2月8日,一群…
扬帆志愿者先锋队助力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2月2日,由山东明圣博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聊城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主办,扬帆志愿者先锋队协助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在聊城东昌府木版年画博物馆圆满举行。活动…
走进瞻淇村,迎接八百年历史的鱼灯传承
春节前的瞻淇村,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正值农历腊月,村中的每一条巷弄、每一座古宅,都被一道道彩灯装点得温暖如春。耳边时不时传来一阵阵锣鼓声,远远地,几只精美的鱼灯在光影中舞动,仿佛与节日的气…
“文化传承,筑梦有我”志愿服务队开展“传承非遗之光,体验螺钿风华”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弘扬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螺钿工艺,激发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非遗传承的热情,寒假期间中文系“文化传承,筑梦有我”志愿服务队于2月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博物馆开展了“传承非遗之光,体验螺…
探寻家乡红色记忆,传承不朽红色精神
在新时代,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意义重大,党中央号召我们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红韵承光队积极响应,开展了一场别具意义的红色实践活动,队员们在家乡深入探寻红色文化,感悟红色精神…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返校宣讲高考心得 庆祝母校七十华诞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我校一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等院系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于2025年寒假期间返回家乡母校,开展“返母校升学宣讲”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七秩弦歌耀芳华,赓续荣光展…
聚焦闲置农房盘活,振兴传统乡村发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农房的有效路径,近日,河南工业大学实践团队奔赴河南省南阳市、周口市、平顶山市以及河北省廊坊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基层,走访农户,为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