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蝉鸣未扰鼓浪,海风轻述医史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作者:林诗娟

清晨拾级而上,太阳还未刺眼,趁着烈日还未当头,一船,一路途,随风逐浪,跟随海波摇曳,盛夏笼罩着鼓浪屿,循着历史的痕迹,海风轻述医史,去寻找生命的希望。

落于厦门半岛西南的鼓浪屿角仿佛是上帝遗落南方的明珠,跟厦门岛仿佛两颗相互绕行的行星,鼓浪屿树林荫翳,这里从不缺乏绿意,也不乏生命的气息,现在的凤凰花早已落败,但鼓浪屿的凤凰花依旧在枝头绚丽夺目地绽放着,这里的红色记忆并无血腥的味道,反而带着一股生的希望,生而热烈。

从钢琴码头下船,沿着海岸线慢慢前行,步入树荫后的不远处便是位于鼓浪屿鹿礁路1号的博爱医院,倘若不是看见了石碑,我一定不能分辨出来这就是博爱医院旧址,建筑外墙浅米黄色涂刷与深米黄色的釉面砖边缘装饰相配合,是朴素、简单、舒服的感觉。就在海岸边上的博爱医院门口摆放着一些岛上土著居民的打鱼用具,里面还摆放着两把很休闲的靠背座椅,淡淡的海腥味给这个建筑增添了不一样的风味,带上了海岛的气息。

在鼓浪屿申遗时还作为展区开放,用展览的方式,切实地展现了博爱医院的用处。尽管现在已经撤掉了展览,里面大部分的墙面还是相对完整的,白色墙面贴上绿色的小砖块,甚至有种小清新的感觉,是一种极具现代风味的医院,典型日式建筑,内部以日本格调为主,门窗有圆拱,多为平窗,整体造型朴素大方、具有特征景观价值。倘若不知,可能还觉得这会不会是某户人家的私宅,而它的主人和设计者一定有着超乎常人的品味。

现存鹿礁路海边的博爱医院是一座大型综合医院,是厦门20 世纪30 年代医疗设备最完善、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医疗机构,曾经的生命或许在这里诞生,又或许在这里被拯救,不管怎样,这里的希望依旧热烈地绽放着,毕竟这处的凤凰花是岛上最艳的一处。

离开博爱医院后,大概看了眼下一处被称为闽南西医“黄埔军校”的救世医院地址,便一头扎进鼓浪屿的羊肠小巷四处穿梭。随意地走,偶尔看看地图,以确定自己走的方向没有错误,最后抵达了救世医院。

救世医院有着它自己的故事,郁约翰也许冥冥之中就与与鼓浪屿有着牵连不断的联系。郁约翰的母亲小时候最为珍爱的礼物,便是她父亲航海归来从厦门带来的一个手工编织小提篮,这也许为郁约翰的未来指引了方向。1888年,郁约翰以归正教会传教士的身份,远渡重洋来到厦门鼓浪屿,在这里他很快学会了闽南语。随后,当他再次回到鼓浪屿,便救世医院总院从小溪迁到鼓浪屿河仔下。同年4月,鼓浪屿第一所综合性医院——救世医院落成,郁约翰任院长,救死扶伤的西医事业也由此拉开了序幕。郁约翰来自教会,救世医院也体现出当时特有的教会医院色彩。但在1910年鼠疫横行的春天,郁约翰不幸染病,在远离家乡万里的鼓浪屿停止了呼吸,他用最后的闽南语轻声说着他热爱的鼓浪屿和他倾注半生的事业,最后被葬于鼓浪屿传教士墓地,鼓浪屿成为他灵魂永久的栖息地,这个长着西方面孔的传教士已经将血液和灵魂融入了鼓浪屿。

随着厦门城市的飞快建设,尽管鼓浪屿有着浓烈的商业气息,但依旧有着它不发达的一面以及淡淡的本土的闽南风味,岛上除了巡逻的车几乎没有发达的现代工业诞生的交通工具,尽管这里亮起了厦门第一盏电灯,但很多都需要靠人力驱动。近代以来鼓浪屿的医疗发展史以及这些医疗遗址的发展历史,尽管现在的医疗旧址大多都没有开放,有的也还未完全修整,但它西式的建筑,以及历史的街区依旧是它最核心的部分,仿佛是鼓浪屿的神经系统,一块苍老的门牌背后是时间的思考,在粉刷后的墙背后依旧有着它的历史遗迹,周围的凤凰木一年四季依旧荫翳,绿绿葱葱满是生命的气息,是生的希望,也代表着我们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

http://www.dxsbao.com/art/3851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探访胶东非遗
为响应国家号召,传承非遗经典,献礼建党百年,烟台理工学院听党指挥队暑期7月15日至7月17日在烟台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是进入大学持续时间最长、涉及地区最广的一次社会实…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学子在徐州国鼎和盛环保集团实习
2021年7月7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18-5班的同学前往徐州国鼎盛和环保集团进行生产实习。在该厂实习时,同学们先对该厂的平面图已经工艺流程做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该厂的厂区控制室都有各工艺的处理流程图,方…
铭记历史,筑梦前行
“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更不能忘却历史给我带来的红色精神”。河南省新乡市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历史博物馆馆长张爱兰女士的一句话激荡在我心头久久不能平息。2021年7月9日,作为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薪火相…
岭师曦光守护者:劳动铸就美好,奋斗通向幸福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胡锦涛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进入湛江市赤坎区…
曦光守护者:志愿传递爱
2021年的暑假,“三下乡”热情依然不减。虽然线上万人辅导的订单迟迟未到,但是i志愿的活动正在进行中。这一周的志愿活动,我主要担任了图书管理员和交通劝导员。在做志愿活动前,我先在i志愿app寻找周边地区正…
中山灰雕的现状——七零八落
7月16日,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中山分队到达中山市沙溪圣狮村,探寻中山市灰雕的现存状况。圣狮村遗留下的灰雕非常多,但由于没有特别的保护和专门的保护组织,圣狮村的灰雕的现…
济南市高校学生对手部消毒剂的使用习惯和认知情况调查实践队的调研活动总结
济南市高校学生对手部消毒剂的使用习惯和认知情况调查实践队的调研活动总结7月28日,团队进行济南市高校学生对手部消毒剂的使用习惯和认知情况调查实践队的调研活动总结。随着免洗手消毒产品已在全球普遍使用…
历史需牢记,精神需永存
“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更不能忘却历史给我带来的红色精神”。河南省新乡市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历史博物馆馆长张爱兰女士的一句话激荡在我心头久久不能平息。2021年7月9日,作为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薪火相…
走进小岗村,感悟小岗精神
7月10日上午,为庆祝建党百年,滁州学院“赴凤阳县旅游资源调查暨红色文化调研”社会实践调研小组来到了有着“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之称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调研的…
走进小岗村,学习“敢闯敢试 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
7月10日上午,为庆祝建党百年,滁州学院“赴凤阳县旅游资源调查暨红色文化调研”社会实践调研小组来到了有着“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之称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调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