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
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攀升。3.1亿——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大关,每5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占全国人口的22.0%。仅40%——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不到一半,很多老人成了“数字边缘人”。为践行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六班的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于3月19日至5月1日开展了“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该系列活动以“科技赋能养老生活”为主题,先后走进济南市万象新天社区、建筑新村街道绿景嘉园社区、益寿路社区等数个老龄化程度高的社区,通过AI技术教学、智能设备操作指导、日常关怀等服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累计志愿天数超40天,惠及老年群体百余人次,积极响应国家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的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需求,为养老事业贡献青年智慧。
图 1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志愿者于绿景嘉园社区合影
图 2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志愿者于益寿路社区居委会合影
图 3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志愿者于万象新天社区合影
图 4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志愿者于万象新天社区前合影
未雨绸缪:全流程指南开启智慧养老项目
智能设备使用人群局限这一现象在曾为国家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年群体中尤为突出,他们在退休后往往面临着被数字时代边缘化的困境。与此同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AI技术在医疗、娱乐、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为创新养老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的同学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专项调研,通过多次开展筹备会议、实地调研等方式,敲定了使用可以语音对话的AI“豆包”作为课程内容。随后在济南市搜寻、筛查老龄化程度高的社区,提前联系负责人确定活动时间及地址,最终确定与万象新天社区、建筑新村街道绿景嘉园社区、益寿路社区等多地合作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活动。
图 5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志愿者们开展第一次筹备会议
图 6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志愿者们开展第二次筹备会议
科技赋能:手把手教学解锁智慧养老
针对老年人学习智能设备时普遍存在的操作记忆困难、功能逻辑陌生等问题,志愿者团队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创新推出“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实操巩固”的分层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涵盖AI语音助手唤醒、天气查询、健康提醒等高频需求功能,并依据老年人认知特点,将操作流程拆解为“唤醒—指令输入—结果识别”三大标准化步骤。教学过程中,志愿者通过投影仪动态演示操作界面,结合“就医预约”“亲友通话”等生活化场景模拟,逐步强化老年人对功能逻辑的理解。 同时,针对老年人对智能设备“不会用、不敢用”的痛点,设计了“一对一”分层教学方案。通过投影演示、情景模拟等方式,系统讲解AI语音助手唤醒、天气查询、健康提醒等功能操作。据统计,本次活动累计帮助百名社区老人掌握至少三项智能设备基础功能,多维度降低老年人学习门槛,让科技红利真正惠及银发群体。
图 7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志愿者于万象新天社区进行讲解
图 8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志愿者于绿景嘉园社区进行讲解
图 9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志愿者于走进益寿路社区进行讲解
创新形式:打造互动式学习体验
在万象新天社区,志愿者们首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采用“科技集市”的方法,以设置摊位的形式推出了AI体验区、AI知识问答区、时光照相馆等互动板块。老人们可以通过完成各个站点的任务兑换实用小礼品。在AI体验区,志愿者手把手指导老人操作智能产品;时光照相馆运用AI人脸识别技术,为老人修复旧照片、生成多彩艺术照等特色影像;AI知识问答竞赛区,采用“必答+抽签”赛制,将智能设备使用要点转化为趣味题目,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老人的参与积极性,现场气氛热烈。“科技集市”模式有效解决了老年人“不愿学”“学不会”的双重困境,持续提升老年群体的数字获得感。
图 10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志愿者于万象新天社区开展“科技集市”
图 11”时光照相馆“部分照片展示
图 12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志愿者于益寿路社区进行知识问答
长效机制:构建持续帮扶网络
阶段性志愿活动结束后,班级与各服务社区建立“1+N”长期联系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常态化、系统化的智慧助老服务体系。一方面定期开展AI知识讲座,解答老人们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定期回访,及时了解新出现的需求。该项目不仅实现了技术帮扶的可持续发展,更通过新媒体平台的立体化传播,有效带动年轻人关注老年群体数字生活需求。为提升项目传播效果,班级运营团队打造全媒体宣传平台。微信公众号开设“AI银龄关怀站”专栏,发布原创推文多篇;在抖音、视频号发布服务纪实视频,同时通过小红书“科技伴老“话题分享服务心得;在今日头条开设”AI伴老“栏目,激发年轻人共鸣,构建温暖跨代沟关系。数据显示,项目新媒体内容18-35岁受众占比达62%,有效促进了代际数字反哺。
图 13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志愿者于万象新天社区进行知识问答
图 14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志愿者于绿景嘉园社区进行知识问答
图 15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6班学生合影
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学生要“多找苦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这是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24级六班的同学们第一次真正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面对面地帮助社区老人学习使用AI小助手。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他们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成长不仅发生在校园,更需要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锤炼。未来他们计划继续定期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继续帮助更多老人掌握实用的智能技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71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