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园文学 >

《野草》有感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者:李苏陈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我读了几遍,头脑仍然一片空白。

要说非要我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 ,那就是:旷野,荒原,燃烧。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野草》里是否有这几个词,也不想翻书求证。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下想法从而9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来,这件事情就变得有趣多了。

在《题辞》中鲁迅写道: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时至今日,我依旧不能参悟透这段话究竟为何意。“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自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这句话说得非常深刻,野草既没有花儿得芬芳,也没有朽木得高大。而一旦有明火,野草就会被迅速点燃而烧尽。但是,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的生命力是永远顽强的,它们从来不向那恶势力低头。

《影的告别》中“然而为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在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我想,这是鲁迅的告白,他知道自己是伟大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我要走。让自己独自远行,当无数的“影”同这样的“人”决裂时,就会有一个新的世界,当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一个人时,那个世界只属于我,从中可以看出鲁迅独自战斗内心所产生的孤独感。

《风筝》中“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内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此一段表明了自己对于小兄弟的愧疚,同时借“肃杀的严冬”暗喻了黑暗的封建王朝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鲁迅希望能有一个向小兄弟道歉的机会,但是却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当时整个阴暗的社会面!麻痹了人们的思想!

《好的故事》中:“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者,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别。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看见,一一知道。”

鲁迅通过一个梦幻的,好的故事,表现对于昏沉现实的否定,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好的故事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还是不可能的,它只是存在于鲁迅的思想中,存在于梦幻中。虽然如此,它也时时给在黑夜生活的作者以生的鼓舞,同时,也让我们有所追求,有所奋斗,因而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真,善,美世界的表露,它让我们看到了鲁迅真实的内心世界。

“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整个《野草》散文诗集体现了对理想人生的渴望,对生命本质的体悟。

http://www.dxsbao.com/art/4029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老年人口占比近30%,长期面临停车难、环境差、文化活动匮乏等…… 社区热心青年小队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陕西锣鼓

陕西锣鼓,起源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广泛流传于西安城区及终南山周边的周至、长安、铜川等地。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 “星星之火”实践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能共享赋能社区发展 打造便捷高效的现代生活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共享引领社区创新 提升生活便捷与资源利用

在当前时代,随着共享经济和智能服务的快速发展,田野社区积极响应并融入这一趋势,通过多项创新措施大力提升社区便捷性与共享性,进一步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转型。共享家服务打造便捷生……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智慧党建赋能社区发展:打造创新高效的田野服务模式

党建引领与智慧物业:打造高效、智能与共建的田野社区服务在新时代背景下,田野社区积极践行党建工作,推动党建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全方位打造……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智能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助力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智能设施引领便捷安全新生活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田野社区在智能设施的引入和整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日常便…… 青力青为助基层实践团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田野社区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打造“智慧社区”?

当前,保定市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个街道和社区正在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田野社区的老旧小区智慧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青力 华北电力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安徽金寨:青山长存,精神不朽
“巍巍青山埋忠骨,滚滚热血铸英魂”。巢湖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金寨访谈调研活动于2021年7月19日上午展开,实践团成员于9:00在巢湖学院校门口集合后共同前往巢湖东站乘坐高铁前往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清夜小记
深夜闲来无事,欲独身以探他处。一途虽未过奇景,然时过光转,人境忽变,无闹市之喧,无书斋之静,漫步环行,车声作伴,倒另有番滋味在其中。始初听曲,忘凡事俗念,观足下青砖,只歌声盈耳,四周通明。随渐…
安徽巢湖先进党员李义文:爱岗敬业勤于奉献,传承文明忠于教育
巢湖学院安徽省先进党员访谈调研实践团访谈活动于2021年7月20日上午开展。采访组成员于9:00在巢湖学院校门口集合后,一同前往巢湖市东风路446号巢湖市二中教职工住宅小区采访原巢湖市二中校长——老年教育终身名…
安徽六安先进党员王聿品:不渝初心,振兴乡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巢湖学院安徽省先进党员访谈调研实践团访谈活动于2021年7月20日下午展开。调研团成员于9:30在巢湖学院校门口集合后共同前往巢湖东站乘坐高铁抵达六安市独山镇钱店村,采访原钱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寻访淮安开展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家乡,新四军“刘老庄连”的故土,解放战争时期苏皖边区政府的所在地,淮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峥嵘岁月。走进淮安,我们感受…
抬头寻找智慧
风儿轻轻吹,鸟儿轻轻叫,一层温和的阳光洒在他身上,好似被智慧包围的宠儿“大家快来看呀,他又在发呆了”,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一句话,引得大家不情愿地放下手机,凑热闹般地围了上去。“他是很无聊吗?玩…
革命亲历者家属口述史之杜守江篇:一声戎马写春秋
杜守江,父亲杜兆凯,1928年出生,山东安邱人,1945年参加区小队投身革命,1947年入党,1948年参军,经历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福州、厦门、一江山岛等战役,两次荣立二等功,三次荣立三等功。“我父…
船已到岸,结束却是一种开始。
指导教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李江硕2021年8月22号,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天。今天的主要工作内容仍然为材料的整理,据队长葛云舒同学的安排,团队将在今晚21点进行…
疫情防控之采访村支书
2021年7月7日下午,我来到了白蛇村村委会,对村支书进行了访谈,询问了支书关于疫情防控中的相关措施,遇到的困难及相关感受等。村支书非常乐意地向我讲解村内在疫情防控措施中相关安排,整个采访使我对本村的…
知国之荣辱,观国之兴衰
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好新时代中国青年。7月14日,安徽工业大学能环学院“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调研实践队队员陈欣羽来到了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进行参观。“信仰是石,擦起星星之火;信仰是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