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被称为“百代谈兵之祖”,即使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它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因此,在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期关于《孙子兵法》的节目时,我就果断地选择了它,想要感悟两千五百年以来历久弥新的思想精华。 银雀山一号墓西汉竹简的出土,解开了《孙子兵法》作者到底是孙武还是孙膑的千年之谜。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些竹简作出了最肯定的答案,《孙子兵法》的确为孙武所作。《孙子兵法》虽然已是家喻户晓的军事巨作,但节目采用戏剧和影视化的方式,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典籍的距离。 当镜头聚焦于伍子胥临死说出那句:“长卿兄,我现在才明白你说的兵法之道。以仁为本,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一度哽咽,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预估的,百姓温饱,国家太平才是持久之道。 虽然我早已读过这本书,但是在节目的中,我还是一次又一次的为孙子的智慧而感到震撼,“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褪去。我想,孙子兵法重战、慎战和安国全军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后世两千多年,他富有战略性的眼光和辩证的哲学思想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源泉。在他的影响下,以和邦国,以和为贵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刻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 正如蒙曼老师所言,《孙子兵法》的伟大之处就是蕴含着很多深邃的哲学思想。通过观看孙武与伍子胥的故事,我对耳熟能详的“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经典语录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对我来说不再是用兵之道,更像是指引我前进的一盏思想明灯。 识读《孙子兵法》带领我们了解“知兵而不好战”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渊源,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和平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我们现在面临着对和平发展的严峻挑战,一定会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既敢战又善战的新一代孙武!自古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其实根本不愿意战争,但是也不惧怕战争,亿万同胞会以凝心之力共筑新时代的万里长城!中国典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art/4484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7年7月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祭城,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宣讲团就讲述河南的发展,映射到全国各地,从吃不饭穿不暖到……
查看全文 >>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 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
查看全文 >>
2017年七月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延心宣讲团来到了庙张社区,进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期间,我们得宣讲团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解读了“富……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