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谷中显精神 思溪延村儒商魂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五团十三队再探婺源
为进一步了解古徽州文化特色和徽商精神,7月14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五团十三队二探婺源,对当地保留的徽商文化遗迹继续走访学习,并且进行深度探究。
实践团先来到了彩虹桥,其保存完整,设计科学,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桥梁,是古代婺源人智慧的结晶。这座桥的防洪体系和桥面设计遵循了厚重、结实、耐作的特点,体现了简单实用、容易传承延续的哲理思想,近千年来,经久不衰,屹立不倒。彩虹桥也象征着吉祥与好运,这也体现了文与商的巧妙结合。在舂米作坊,婺源人利用水利脱壳、磨粉,进行粮食加工,将卧式转动转换为竖式转动,设计巧妙、科学,象征一代代徽商人聪慧、机智的精神。
紧接着实践团来到了卧龙谷,谷中群山环绕,竹林幽幽,似此僻静之所。岩壁似盆,池水似玉,当地乡民来谷内求雨,必沐浴更衣,以示虔诚。一代代的徽商在卧龙谷中成长,甘甜的泉水也哺育了他们。实践团在重走古徽商之路时,以真实体验领悟徽商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精神。
实践团来到了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对徽商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实践团先在通济桥上向当地居民询问有关徽商的历史以及当地村落的徽商传承情况,了解到在思溪延村的儒商因田地不足而走上经商之路的艰辛故事。随后实践团来到当地的银库旧址,并且通过当地人的口中得知这些银子用于来办学、建桥、赈济救灾,反映了当地儒商扶贫济困的优良美德。最后,实践团来到了燕尾古井,古井代表着整个思溪村的格局,警示儒商铭记饮水思源的道理。
在这一天的走访调研中,实践团吸收学习了一脉相承、代代相传、丰富多元的徽州文化,领略了古徽州人“贾而好儒”的儒商精神。儒商精神绵延多年,敢拼敢闯、以“利”济世、济人的内涵在新时代将赋予更深的意义。在徽州文化的熏陶与村民的交流中,本次婺源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7月14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五团十三队报送信息
通讯员 林莞淇/文 方波、麦城誉/图
http://www.dxsbao.com/news/967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