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就听说在河南省林县有一条“幸福之渠”——红旗渠。今天我有幸加入“心梦飞扬”实践队来到红旗渠,看后才知道在美丽雄伟的红旗渠背后,还有一段振奋人心的故事。也使我感到了修红旗渠时的无限艰辛。
河南省林州山多地少,石厚土薄,凿井无泉,引水无源,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然而就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雄伟壮观的红旗渠。红旗渠施工期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和“文革”的迷乱时期,由于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技术装备简陋,资金和物资短缺,每个民工每天只有6两粮食,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屈服林县人民,他们决定在太行山开凿一条引水渠,从山西省平县把漳河引入林县,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靠自己的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创造了历史上伟大的奇迹之一。林州人民终于结束了“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噩梦。
40个春秋过去了,林州人民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送走了艰的岁月,迎来了幸福的生活。红旗渠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一致的伟大精神。回望那清澈的渠水和陡峭的山峰,不由的感慨万分,似乎有一种力量在感召着我,让我感觉到了红旗渠雄伟博大的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面飘扬的旗帜,永远号召着我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它激励着我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险,都要勇往直前,因为在努力的前方,将是一片灿烂的景象。红旗渠精神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看着红旗渠上那连绵不断的山脉,我仿佛又看见林县人民忙碌的身影,又听见锤石凿壁的声音,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怎能不震撼人心呢?
我们现在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时,我们应该发奋学习,自力更生,发扬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61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