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震撼的我,今天必须需要写这一篇感受了。这是在官坑的最后一天了,舍不得分离,舍不得大家,舍不得我们这个美丽的官坑村。官坑虽好,但是不适宜年轻人生活,这是一个留守老人加留守儿童一起的没有任何压力的村庄。毫无疑问,这里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样的地方,水质清澈,山泉水甘甜,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并且黄发垂髫。但是,这样的地方非常不适合养老。
话说回来,官坑地处大山里头,如果说,把全村住户拉出来,来一个大搬迁,这样的扶贫政策是绝对的良好,省事情。但是全部迁出来的话,必须得考虑这样的问题。官坑,祖籍就一直在这里,世代就住在这个美丽的官坑村,大家过着真正的纯天然的生活。在拜访每一个村民家时,映入眼帘的是村民们对祖先的敬重,每家每户都在大厅中央摆放了一个大灵位,上面镌刻了祖先的名字,多少世,什么年代,享年多少岁。这就极大说明了,这样的重情义,主张乡土文化,不愿意改变。因此,即使村民们自己远在大山,即使远隔中心城市,但是,从小也就习惯了这样一个山村,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地点,并且非常适应了这样的环境,也就不愿意搬迁。
其实这样的抉择,真的是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大家愿意住到外面,喜欢外面的方便生活,想买什么东西,我们都供不应求;但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愿意舍弃大山,舍弃自己的根,舍弃自己生存了很久的乡土,前往外面的陌生地方,并且,新的地方,没有了水田,政府也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地方供官坑村民的合适之地。
所以,这样的话,政府工作者们要重视大家的文化生活,希望孩儿们可以茁壮成长,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做贡献。当代大学生们也应该重视这样的严重问题,多多服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868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