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属于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从原始居住地广东被分散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四川,有90%以上畲族人民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广大山区。畲族人民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
七月十日中午,由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二班和2018级数学一班的八名成员组成的寻找非遗调研队前往畲族宫,了解畲族文化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
此次团队了解到了许多畲族特色。例如,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并且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除此之外,畲族人民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畲族在发式方面的特色尤为突出: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以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并且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拾骨重葬习俗。
此次队员们为助力乡村振兴跟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有独特的服饰和艺术文化,根据他们的这些民族特色队员们建议:经济发展可以向第三产业-服务业靠拢。他们的特色民俗节日活动如:春节“围炉”吃“黄金糍”、“二月二”会亲节会亲、“三月三”乌饭节蒸乌米饭、每年的农历五号风农节对“打”山歌……这些都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这次调研活动让队员们认识到了畲族的文化特色,认识到了每个民族文化都是非常珍贵且特有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永远是一家”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才让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元,大家应该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97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月11日至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赴武汉市蔡甸区龙王庙社区,在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开展了暑期托管活动,给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学生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武汉市蔡甸区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有益、文明、充实、愉快”的暑假,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队员陈慧宇、陶馨怡、李竞择和李宇航于7月18日至……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2022结营仪式暨白鹤泉青少年空间文艺汇演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主办。奓山新社区委员罗莹、白鹤泉青……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以赛促学,以学促用,7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分别于蔡甸区白鹤泉青少年空间、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及正街青少年空间开展了……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进一步了解武汉市线上云托管开展情况,改善线上云托管活动效果,7月18日至8月2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对武汉市蔡甸区白鹤泉、龙王庙青少年空间学生的线……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7月30日下午,龙王庙青少年空间2022年暑假社区托管班结业仪式暨文艺汇演举行。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举办,龙王庙社区居委会委员刘凡、蔡甸区青少年志……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为了弘扬红色经典文化,加深青少年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提升青少年的普通话和唱歌水平,7月21日下午,在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的支持下,华中师范……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回顾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华中师范大学心火支教团武汉队(以下简称“武汉队”)于7月21日下午在白鹤泉青少年空间开展“文聚星火,歌铸赤魂”红……
心火支教团武汉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