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水到渠成 经济发展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芦盈盈

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为深入了解红旗渠修建后对林州的影响,七月中下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赴红旗渠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林州红旗渠进行了实地考察。

千年旱魔,世代抗争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一曲旧民谣,勾勒出林州上千年干旱缺水的悲惨图景。在进行暑期实践调研之前,实践团的队员们经过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到,受气候,地理,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林州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曾发生旱灾1000多次,绝收30年次,人相食5年次。1942-1943年大旱,林州逃荒外出10000户,占总户数的14%;饿死1650人,占总人数的4.3%。从元朝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州人民自发的修过18条引水渠,但是一遇连年大旱,水源枯竭,仍然摆脱不了水的制约。在红旗渠修建之前,缺水问题制约着林州经济的发展但是一代又一代林州人屡败屡战,顽强的和旧山川进行着持续的抗争。

红旗渠建成促进林州农业的发展

1960年,林州人民为改变缺水现状,在太行山苦战十年,完成这一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从而结束了林县人民世代缺水的历史。红旗渠建成后,把“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的贫瘠山沟,变成了“早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的江南水乡。

在红旗渠的灌溉下,林州市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8年粮食总产32.98万吨,连续6年实现增长,农业总产值达到2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58元,较上年增长15.6%,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红旗渠对林州第三产业的影响

红旗渠的开通对林州旅游的发展影响深远,红旗渠成为国家的红色旅游基地,并带动林州相关旅游地的发展,可是这么说没有红旗渠就没有林州的旅游业。

1990年,按照时任河南省省长李长春“把红旗渠办成旅游胜地”的指示,林州开始开发红旗渠景区,将精神财富转换为物质财富。风景区开发十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了纪念馆,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实践团依次游览了三个景点,发现三景区各有特点,风调不同,内涵盈连,相映成体。无论是红旗渠纪念馆的人文底蕴,还是青年洞的自然风光,实践团真正感受到林州对建设景区的努力,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修,完善设施,提高品味,强化服务,使昔日的荒草坡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这也正是林州经济全面发展的体现。

团队负责人:胡栩源

本稿撰写人:芦盈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13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不负盛夏好时光
2019年暑假,洛阳师范学院艾心支教队奔赴洛阳市汝阳县杜康小学实施暑期实践活动,进行为期二十天的支教活动。由于这是支教队第一年来到杜康村,虽然杜康小学的校长已经和家长说过今年暑假会有支教队来学校,…
“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杏林之佑实践队赴淮阳县展开扶贫调研
2019年是脱贫攻坚之年,为了解脱贫情况,助力全面脱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杏林之佑实践队前往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深入了解当地健康扶贫情况。实践队走访了淮阳县相关政府单位,并走进淮阳县五个乡镇进行…
乡村振兴实践团完成牛记庵景区卫生情况的实地考察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6日电(通讯员赵佳敏)7月16日上午8时,为考察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凝聚青春力量,推助乡村振兴”实践团赴牛记庵景区调研景区垃圾桶规划情况和景区卫生工作实况,并结合资料对比分析。7…
“把握细节”——乡村振兴实践团完成牛记庵景区卫生情况的实地考察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6日电(通讯员赵佳敏)7月16日上午8时,为考察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凝聚青春力量,推助乡村振兴”实践团赴牛记庵景区调研景区垃圾桶规划情况和景区卫生工作实况,并结合资料对比分析。7…
“太阳岛观光”主题实践活动
“太阳岛观光”主题实践活动8月9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雏鸟初涉团队在哈尔滨市进行本周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团队协商在太阳岛风景区于环境人文地质等方面进行考察研究。太阳岛公园,是一处公园…
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支教团:开设交通知识讲座
山东理工大学”向日葵“暑期支教团:开设交通知识讲座2019年8月3日,由“向日葵”暑期支教团支教成员与单县龙王庙镇团委,当地交警支队共同举办的交通知识讲座在龙王庙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教室隆重展开,三年级、…
东林学子引领下乡路,金融助农开启新征程
“叔叔您好,我们是东北林业大学的实践团队,在做一个关于农村信贷情况的调查,您方便填一下问卷吗?”为积极响应祖国“下乡扶贫”的号召,打赢脱贫攻坚战,7月19日东北林业大学金融小分队来到桓仁县,对当地…
三省交界 历史丰碑
20世纪60年代,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河南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建成了“生命之渠”红旗渠,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渠线纵横1500多公里,被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
“锌”火相传团队走进小荷学堂,传递“酶”好世界
7月中旬,2019年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诺维信“生物催化生活之美”社会实践立项团队——青岛农业大学“锌”火相传小小化学家赴菏泽实践团队的20余名志愿者分别来到了成武县九女镇中心小学、苟村镇祝楼小学,联…
吾爱吾家,发现美丽乡村环境整治
吾爱吾家,发现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活动7月26日上午,在龙门镇团区委书记于洋的号召下,龙门镇小桥村乡村夏令营联合小桥村村委会开展了一次吾爱吾家,发现美丽乡村的垃圾清洁及分类的环境整治活动。于洋书记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