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家乡变化,细数改革硕果——山东昌邑发展回眸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 作者:赵晓龙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1990年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公路的修建养护逐步由民工建勤转变为专业施工队伍。十年里,昌邑境内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全部实现了沥青路面,有70多公里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值得一提的是烟潍公路,这是昌邑境内第一条沥青路面全过程采用机械拌和运输、机械摊铺碾压施工的公路。为了和改建后的烟潍公路标准相适应,1983年1月在原漫水桥上游约100米处建成新潍河大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家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取得了累累硕果,在我们组员赵子铭的老家山东昌邑,我们组采取线上为主网络资料调查的方式,深入探究了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山东昌邑发展历程,也切身体会到了改革开放为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建国之前,昌邑的公路事业一直停滞不前。上世纪五十年代,昌邑县烟潍公路潍河低水位漫水桥西端按原桥宽接长18孔木桥,长度100米。同时对烟潍公路进行路面铺筑改造,境内30公里全部铺筑了宽3.5米,厚12厘米的简易碎石路面,建成通车后,烟潍公路成了昌邑乃至昌潍专区范围内第一条有路面的公路。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七十年代末,公路事业与其它行业一样,都是在风雨中发展,在拼搏中前进。

烟潍路潍河中水位漫水桥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1990年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公路的修建养护逐步由民工建勤转变为专业施工队伍。十年里,昌邑境内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全部实现了沥青路面,有70多公里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值得一提的是烟潍公路,这是昌邑境内第一条沥青路面全过程采用机械拌和运输、机械摊铺碾压施工的公路。为了和改建后的烟潍公路标准相适应,1983年1月在原漫水桥上游约100米处建成新潍河大桥。

1991——2000年是改革开放各项大政方针基本落地发力,跨世纪发展的十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昌邑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实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速公路 从无到有。先后新建两条高速公路,境内总长36.3公里。济南到青岛(济青)高速公路,是昌邑乃至山东省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属国内最早的高速公路之一。

济青高速饮马入口

在公路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昌邑县区的建筑与设施都在逐步趋于完善,值得一提的是贸易市场的增多。

八十年代初,个体工商户得以走到前台合法经营,仅1982年,昌邑县就登记发证个体工商户1876户,理发、裁缝、电器维修、布匹食品批发等个体经营户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繁荣了集市贸易。鉴于个体工商业的兴起,昌邑县首座个体商户市场——西关街市场(西关大棚)于1986年建成启用。

人们在西关大棚里,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时装鞋帽,还有种类繁多的化妆品和首饰,以及青少年喜欢的电子表、随身听、俄罗斯方块游戏机等新潮电子产品。

进入二十一世纪,昌邑迈入现代化购物商场时代,佳乐家、全福元、中百等现代化超市或商场纷纷入驻昌邑城区。人们的娱乐更加多元化,幸福感也大为提升。

不只城区,山东昌邑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六、七十年代,昌邑农村的房舍还多是土搭墙、草坯屋、木窗棂。老一辈的人说,那时的冬季,少有家庭舍得用煤取暖,条件好的家庭也就是弄点煤球或蜂窝煤用以做饭。每到冬季,就是靠三顿饭功夫,用锅底的柴火烧热炕洞取暖。老人和小孩多会偎在炕头上,守着一个小炕桌,老人忙活针线,小孩则会嚷着让大人讲皮胡子精之类的民间故事……

七十年代昌邑民居

进入现代,村子里农家院落的栅栏变少了,多数人家都盖起了漂亮的院落大门,还有整齐的白砖墙,经济条件好的村子还盖起了农家别墅。铝合金门窗、渐代替了木窗棂,成了农家房屋的标配。玻璃窗的御寒能力比纸糊的窗户就好多了,房间里也更明亮。

昌邑多方面的发展变化,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昌邑全社会前进的历程。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更加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改革开放的硕果满怀自豪,对比以前的城市规模,才能更加清晰祖国的强盛与未来的无限美好。对自身而言也将更将自律,增强我与祖国的联系,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奋斗,努力为新中国驶向新纪元、实现中华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作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黔豫鲁实践队赵晓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68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志愿硒行,不虚此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凝聚青春力量,砥砺支教之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付出辛勤汗水,收获爱与感动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再续前缘三下乡——他活成了光束,照亮世界了的犄角旮旯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生三下乡: 有幸加入,感恩相遇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硒行有爱,你我同行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云支教:走进恩施民族文化,领略别样风情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兴趣课堂,筑梦成长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健康锻炼 注意安全
健康锻炼注意安全7月16日,是许昌学院“锻炼在身健康随行”宣讲队进行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虽然是最后一天,但今天的任务仍然完成得很好。上午,队长组织进行了会议,对社会实践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了今天的实…
学习浙西南革命精神,走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王村口镇,以创建省级红色旅游风情小镇和全国红色旅游示范镇为契机,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深度挖掘“红、古、绿”三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古镇文化和生态产品的价…
浙江理工大学五团十三队社会实践第五天
2020年7月16日,今天是暑期实践的第五天,今天我们的时间地点还是在王村口镇进行采访,但是采访对象有了变化。今天我们采访了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镇党委委员——林辉和干部培训学校校长对于王村口景区开…
借鉴日本垃圾分类制度,构建美丽生态环保中国
日本经过长年累月的宣传教育和强有力的监督措施,现如今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有效的垃圾分类制度:日本将环境保护和生活垃圾纳入教育的基本课程内容,学生自入学的第一天就会接受生活垃圾分类的教育。不仅是学…
“红、古、绿”资源价值实现,助力王村口镇发展
近年来,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的王村口镇,以创建省级红色旅游风情小镇和全国红色旅游示范镇为契机,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深度挖掘“红、古、绿”三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资源、古镇文化和生态产品的价…
“系脱贫,助小康”住龙镇实践:“红绿”融合发展的典范
为进一步了解地方脱贫攻坚政策,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情系脱贫攻坚,助力全面小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5日赴浙西南红色小镇——龙泉市住龙镇开展“植根历史,绿色发展”调研活动。胜迹留芳几度春,群山…
品览纪录片,寻觅古村情
——古村的遗响线上实践组实践日程记录今天是古村的遗响实践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的第二天。由于今年疫情的特殊原因,开展线上研究的四位小组成员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实践活动。但即便如此,她们依旧全身心地…
请放下手机,爱需要彼此交流
本网讯(通讯员:覃春丽),2020年7月16日是“心心相惜”社会实践队活动进行的第6天,由于疫情影响,本实践队的活动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交替进行的方式进行调查,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疫情期间孩子与父母之间…
世界的茶文化
7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六团八队前往杭州市西湖区翁家山茶叶博物馆深入了解茶叶的历史起源和各国的茶具、茶艺。那天下着小雨,人比较少,我们沿着阶梯向上前行,道路两旁种着不同的植株,雨中慢行…
悠悠古琴,漫漫茶香
7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六团八队前往杭州市西湖区翁家山茶叶博物馆深入了解茶叶的历史起源和各国的茶具、茶艺。雨天人比较少,茶博物馆更显的安静而迷人,台阶蛮多的。大门窄小导致我们觉得就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