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校友坚实足迹,共扬青年意气风华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作者:人去楼空*已成梦

为了加强法政学院与浙江理工大学校友的联系,充分拓展校友资源的深度与广度。7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团魅力家乡同筑梦,后浪奋进促小康”走访了阿里巴巴集团AE事业单位的吴静霞校友,以座谈会为开展形式,以访谈问答为内容,解答实践团对未来的困惑。

交流会伊始,吴静霞校友向实践团简单介绍其在大三时期因学校实习需要,向阿里巴巴集团投放简历并获得实习资格,以及在阿里工作至今的就职经历。她表示在职场工作,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正如“大部分人是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所言,只有扛得住今天的压力度过明天才能追逐后天的太阳,坚定目标,敢于拼搏,才是当代青年应当展现的精神面貌。“刚进入社会时,每天的工作可能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是机械的,调整好自我心态才能更好抓住浮于眼前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默默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吴静霞向实践团表示,年轻人的天地是精彩的,工作前景是未知的,遵从内心并持之以恒、艰苦奋斗,是把握当下、守望未来的表现。

面对实践团成员在大学阶段对未来的疑惑,吴静霞校友耐心解惑。其中职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她认为是普遍问题,并不会阻碍前进机会。实际工作中其实更多的注重一个人的职业素养的高低,比如良好的工作习惯、创新的思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些品质的培养可以在大学中通过参加社团和学生组织等活动进行一定的沉淀。

最后,吴静霞校友就目前企业对学历要求高这一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可以先从基础的工作做起,积累一些经验,让自己更加的积极向上,将自己的闪光点和上进心带入日后的工作中。

吴静霞校友的分享让我们收获颇丰,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实践团成员解答职业规划和社会工作时的疑惑并给予建议,使实践团成员对未来有更明晰的目标,并且更有利于针对性提高大学生的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与被动性。相信法政青年在本次实践的推动下,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清晰明了,从而激发自己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做更好的自己!

杨启中/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9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悠悠采访路,深深西吉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2020年7月17日,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披星戴梦”实践团来到宁夏回族自…
清理河道垃圾,维持水清河净
清理河道垃圾,维持水清河净——信息工程学院“水使者”暑假社会实践队为了倡导广大青年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观念,加入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7月18日,信工学院“水使者”特别行动队队员进行了在居住地附…
调研乡村振兴 助力乡村发展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身为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宣言。为调查疫情对黄河流域乡村影响,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践行新时代…
同在一片蓝天下,手心相牵助成长
7月18日13:00,经历了近7个小时的颠簸,西北民族大学赴甘南临潭县医疗服务小分队到达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临潭县长川乡九年制中学,与那里的2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结对帮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图为小…
甘肃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 民大学子在行动
7月18日13:00,经历了近7个小时的颠簸,西北民族大学赴甘南临潭县医疗服务小分队到达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临潭县长川乡九年制中学,与那里的24名留守儿童进行了结对帮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图为小…
访诗文嵊州,寻研学新地
作为贯穿浙东唐诗之路的“黄金水道”,剡溪是古代文人墨客探幽览胜和情怀寄托的朝圣之地,而嵊州则是古剡的主要部分,也是浙东唐诗之路的地理枢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2020年7月16日至7月18日,中国计量大…
同呼吸,共命运,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面脱贫势在必行。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助力扶贫工作顺利完成,2020年7月17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助力扶贫志愿服务队”暑期实践队队员孙昊对话当地村委会成员,通过查找数据、寻找扶…
“重温浙西南革命,传承红色精神”暑期实践团队主题微课拍摄工作圆满结束
郑雨佳/文吴叶恬恬/摄2020年7月18日,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温浙西南革命,传承红色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顺利落下帷幕。本次活动长达14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队员们实地走访革命老区,亲身探寻…
首站!19级量大唐诗之路团队嵊州调研结束!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1200多年前,李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传承至今的诗句。盛唐之所以盛,何止长安不夜城的繁华。浙东有河,名曰剡溪,剡溪流淌的不止是水,更是源于魏晋、成于大唐的诗词歌…
记走访缝伞老人
雨伞已经成为南阳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深入了解雨伞与南阳人的紧密联系,我们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三团三小队对南阳镇一位普通的老人范奶奶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与了解,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