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巴乔民俗博物馆 助力非遗民间传承(西农)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作者:刘文谨/文 严晓霞

为深入了解三川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及三川地区土族服饰文化,彩虹部落探寻小分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海山老先生的介绍之下,于7月19日来到了巴乔民俗博物馆,体味土族文化底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巴乔民俗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民主村,占地面积达500余平方米,根据收藏物品的用途不同,分为“红色记忆”“民族风彩”“五味杂陈” “匠心”“不忘初心”等7个展馆。博物馆收集陈列着2万多件农耕时代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土族传统服饰等,并进行了清晰地分类。通过老物件的收集整理,在留下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留下了浓浓的乡韵味。

巴乔民俗博物馆主要突出农耕文化,汇集老农具,还原老生活,传统的农耕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琳琅满目的农耕工具、设计巧妙的土族饰品、一件件久远的实物珍藏,都在轻声诉说着充满土族烙印的农耕记忆。

谈起建立博物馆的初衷,博物馆的主人乔吉福回忆道:“刚开始只是为了收藏土族刺绣品、服饰、头饰,后来看到了许多随着岁月流逝的旧物件被人们扔在不起眼的角落,觉得特别心疼。”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收藏的品种越来越多,直至足以建起这座民俗博物馆。乔吉福表示,筹建土族民俗博物馆是想把快乐分享给村民,也希望通过民俗博物馆传承和发扬土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土族,关注土族文化。

庄廓的堂屋名曰“不忘初心”。这是一间传统的土族居所,中堂为八仙桌、太师椅;东侧为满炕,与窗户相对的一侧摆放着两个青海传统的炕柜,上面更是整齐地摆着一些方方正正的绣花枕头,充满了土族韵味,还有一个印有“民族大团结”字样的火盆,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

庄廓的西厢房为红色记忆馆,馆内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类型的毛主席纪念章,还有毛主席各个时期的摄影、画像应有尽有;多个版本的《毛泽东选集》令人眼花缭乱;还有一台尚可播放的老式电影机,以及《地道战》《东方红》等红色电影胶片……当你看到这些,就仿佛置身于红色的海洋中,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东厢房则最为惹眼,这里被唤做“民族风彩”,里面陈列的是土族各类服饰及头饰,有土族最早的皮鞋、传统服饰、衣兜及精致的绣品等。“凤凰点头裙子飘,三寸金莲显婀娜。”这里的“凤凰点头”指的是土族头饰的一种。

巴乔博物馆是文化的沉淀,推开紧闭的木门就像走进另一个岁月,铜门环上的斑斑锈迹,如一段残存的梦痕。木格子窗户是一栋房子的眼睛,透过他似乎能感受老房子的灵魂。原木的颜色,原木的框子,一道道细细的木纹,散发着树木的清香,朴素而古旧。窗边上依然挂着一盏生锈的马灯,温暖的阳光从屋顶的亮瓦上照射下来,窗边的故事也就渐渐温暖起来。岁月变迁,让绝大多数旧式的农具慢慢消失了踪影。但在巴乔民俗博物馆里,这些被淘汰的农具汇聚一堂,组成了另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它所沉淀的,不仅有旧时生活的智慧,更有一股浓浓的乡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志愿硒行,不虚此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凝聚青春力量,砥砺支教之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付出辛勤汗水,收获爱与感动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再续前缘三下乡——他活成了光束,照亮世界了的犄角旮旯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生三下乡: 有幸加入,感恩相遇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硒行有爱,你我同行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云支教:走进恩施民族文化,领略别样风情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兴趣课堂,筑梦成长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西农学子参观蚕桑科技园 了解拉丝工具
【暑期实践育人】参观蚕桑科技园了解蚕茧拉丝具作者:宋美文赵家悦/文张淇瑞邢杨汾/图来源:赴阳城县蚕茧技术产业调研团7月19日,西农动科学院的赴阳城县蚕茧技术产业调研团在队长的带领下,实地走访蚕桑科技…
助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在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为了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助力参与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建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实践队政策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第二部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乡小风”的宣讲会
“乡小风”的宣讲会——华水环工“乡之风”社会实践可回收垃圾有那些呢?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推广的过程中,不少居民发出这样的疑问,因此,“乡之风”社会实践队决定开展“可回收垃圾”宣讲会。可回收物是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实践队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政策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第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
垃圾分类入乡,建设美丽乡村
垃圾分类入乡,建设美丽乡村——华水环工“乡之风”社会实践对于乡村居民来说,垃圾分类对他们有很高的难度,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居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因此需要我们耐心向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在…
探访巴乔民俗博物馆 助力非遗民间传承
为深入了解三川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及三川地区土族服饰文化,彩虹部落探寻小分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海山老先生的介绍之下,于7月19日来到了巴乔民俗博物馆,体味土族文化底蕴,感受…
关于垃圾分类的中国法律你知道吗?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于垃圾分类的中国法律你了解了吗——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实践队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还是采用混合收集的方法。在居民区一般都建有专…
乡村卫生节节攀升
乡村卫生节节攀升——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调研队”2020年7月16号,今天“乡之风”社会调研队继续进行调查阶段的工作,以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重点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情况为调查中心和主要任务,…
垃圾分类走进乡村
垃圾分类走进乡村——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风之乡”社会实践队2020年7月16日,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的实践队伍采取“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新模式,队员们吃过早饭后在群聊中互相加油鼓励,之后就纷纷开始了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