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村和横路村对“1+1+4”规划所作出的改变
2020年7月21日,浙江理工大学经理管理学院社会实践七团三队先后前往了马吉村和横路村,为了更好的了解“1+1+4”规划,对当地两个村的村委进行了采访和调研。实施“1+1+4”规划能加快建设“一环三区”,将全村划分为农业观光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用一条绿道串联起整个村庄,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同时,以余村为中心,联动周边山河村、马吉村、银坑村、横路村抱团发展、共建共享,打造“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美好生活向往地。
团队成员一行人先来到了马吉村。经过资料查询,该村生态环境优越、竹资源丰富,地区十分旷阔,且位于天荒坪镇的中心位置,同时该村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本着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理念,坚持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有机结合,逐步从基本建设阶段向完善阶段过渡。
成员们来到了马吉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采访了该村的村委委员杨安炬先生。从他的口中得知,在过去的几年中,马吉村一直在余村的光环下发展,但由于马吉村自身的地理优势和自身的发展,天荒坪镇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逐渐从余村向马吉村偏移。马吉村之前是以工业为主的,但现在按照当地的生态治理要求,部分重污染工厂都关闭了,马吉村也慢慢向生态经济这个目标前进。且马吉村也致力于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东面打造绿水 契合“两山”理念,发展旅游业,农家乐和民宿。所以杨先生认为马吉村的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随后成员们又前往了横路村,对当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经过调查,横路村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有效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将横路村建设成为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中国美丽乡村。
在一天的两村走访调查下,团队成员更好的理解了“1+1+4”的规划理念,也感受到了美丽乡村的自然魅力。
7月21日经济管理学院“三下乡”实践服务团队七团三队小分队报送消息
通讯员 陈凯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09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九天前,拖着沉重的行李箱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九天后,依旧是沉重的行李箱,但却载满了情谊。再见了乳源一六中学的孩子们,很遗憾没有机会跟你们多接触;再见了“伴我同行”的小伙伴们……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670公里不仅仅是伴我同行从广东的最南到最北所跨越的距离,更是9天支教过程中“伴我同行”实践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时间匆匆消逝,看似漫长而又短暂。我作为副队长,第一次和队友们在一……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8天的支教就这么眨眼过去了,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想这应该是由于我过得很快乐的缘故吧。一开始我觉得从最南端去到几乎最北端,这个跨度很大,路程很累。实际上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的确很累……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虽然是第二次下乡,但还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不断地向陌生领域探索,学到了了新技能,写新闻稿和弄轻黏土。,学会一个技能是让人兴奋的,何况是两个技能。当新闻稿写出来,黏土的……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这次三下乡从湛江到韶关,广东最南到最北。深夜的火车很累,但队员们很暖,帮忙抬行李和互相倚靠着。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一六中学。一开始学生们都害怕镜头,……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4日,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秉承着“环保·绿色·温情”的公益理念,开展以“情系瑶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互联网+绿色微创公益活动。暨南大学的“暨梦韶华”新时代文明……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4日,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社会实践队于乳源一六中学开展以“奏响青春华章,谱写祖国赞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快闪活动。迎着初升的太阳,汇集在教学楼前的师生快步入场,按照预演……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7月24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在阶梯室举行“相约盛夏,青春飞扬”文艺汇演。队员与学生同台共演,展现青春风采。乳源一六中学校领导、……
叶颖华 岭南师范学院“伴我同行”实践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