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小方言,承载浓浓感情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Myagipey.

炎炎夏日,也不能阻挡安徽师范大学学子社会实践的脚步。身为师大的一份子,在今年暑假,自己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亲属称谓语为中心的安徽部分地区语言生活调查团”,以调研的形式亲身走进人们口中的乡音。而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人们口中的乡音正在渐渐消失。为了唤起人们对于乡音的记忆,我前往合肥市的市辖区,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进行了采访。

陈萍:要让乡音“活”起来

今年52岁的陈萍,已经在合肥生活了几十年的时间了。买菜回来的她得知我正在进行调研,十分热情地邀请我去家里歇息一会,并主动接受采访。“丈夫的弟弟叫小叔子;丈夫的姐姐叫大姑子,丈夫的妹妹叫小姑子。”在和陈萍阿姨的交谈之中,我第一次了解到关于姻亲亲属的称谓,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待到采访结束之时,陈萍阿姨动情地告诉我,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很少能从年轻人的口中听到乡音了,想让乡音可以流传下去,不仅仅是给后辈留下文字的资料,更要教给他们说,教给他们用,只有这样,这些方言才可以“活”起来,才可以流传。

听完陈萍阿姨的这一番话,我一时间感慨万分,不禁开始问我自己有多久没有使用过方言称呼自己的亲属了。我这才意识到,方言真的在渐渐消失在我们年轻一辈的日常生活当中。随着普通话的推行,方言早已失去从前重要的位置,早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在追求普通话最大程度的推行的同时,乡言的地位一次次受到挑战,在人们的眼中渐行渐远。正如陈萍阿姨所说,只有在生活中去使用乡音,才能让乡音永远“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年长的人来说,以方言相互称呼,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听到自己熟悉的方言,是对于自己沧桑的心灵最大的慰藉;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以方言称呼他人尤其是长辈,传承了中华民族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普通话不能带给我们的感受。推行普通话,并不是代表日常中无时不刻地使用普通话,也绝不是完全地取代方言的地位,只有两者并行,才可以大放异彩。

在这个越来越讲求标准统一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涌现也给方言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安徽科大讯飞自2017年10月便开始发起方言保护计划,以智能语音加速推动方言的保护,这不仅仅给人工智能增添了一份人间温情,更是为我们的世界留下更加多样的乡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健:最是乡音有韵味

“不好意思啊,你在这里等了很久了吧,最近在做兼职,还让你大中午的过来找我。”一见面,王健就给我带来了一种礼貌谦逊的感觉,顿时缓解了我刚才在等待中紧张的感觉。王健还十分热情,对于自己的合肥话也有着十足的自信,告诉我自己的合肥话水平早在自己的童年时期就已经达到了“十级”水平。

母亲姐妹之子多称为“老表”;自己的父亲称为“大”;自己的母亲称为“妈姨”;自己的爷爷称为“爹爹”……这些亲属称谓不仅仅是形式与普通话不同,更多地在语音方面富有特色。王健声称,尽管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较多,但还是“乡音最有味道”。有人说,庐州之美在于平仄分明的江淮官话中,这绝不是夸张的一句话。相比于普通话,方言的音韵变化更加多样,更加丰富,说起来自然有韵味些。同时,方言在某些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在它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风俗与习惯,这些也让方言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这些熟悉的口音已经成为一个种子深埋在人们的心中,它不断地生根、发芽、成长,最终成为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承载人们之间的感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2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志愿硒行,不虚此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凝聚青春力量,砥砺支教之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付出辛勤汗水,收获爱与感动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再续前缘三下乡——他活成了光束,照亮世界了的犄角旮旯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生三下乡: 有幸加入,感恩相遇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硒行有爱,你我同行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云支教:走进恩施民族文化,领略别样风情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兴趣课堂,筑梦成长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福建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凸显基础教育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标志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全面进入落地实施期。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三农”工作作…
家庭用电调研有感
不知不觉,我们的暑假悄悄的到来了,我们也迎来了我们第一次的三下乡活动。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应该和孩子们一起相处的三下乡,变成了社会调研。这次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我们每个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活…
福建农林大学子三下乡:听学霸事迹,悟学习方法
2020年暑假期间福建农林大学“青年助学,筑梦未来”小队的队员于沁弘在黑龙江线上采访了一名励志学霸。“有一种学霸,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她采访了一个很好的朋友小林(化名),他从小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
助力疫情防控,为医务人员子女辅导
2020年7月20日至8月2日,为了让抗疫医务人员在前线更加专心、安心战斗,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承德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对湖北,河北省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开展义务辅导。据悉,本…
寻迹红色,展望今朝——探寻抗战纪念城湖南衡阳
8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寻迹红色,展望今朝”暑期社会实践云团队在成员各自家乡开展了关于红色文化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陈柳蓉选择了湖南省衡阳市——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抗战纪念城,这里有着丰…
探寻临沂发展,关注家乡变化
为深入探索家乡的变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Alltoowell实践队的成员王纳滢于8月9日至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开展了实地调研的活动,在实践中了解了社情民意,调查了山东省临沂市近年的发展状况。8月9日…
数字大时代,经济速发展
网络信息的迅速普及带来了新兴经济模式的发展,在时代进步大浪潮的推动下,数字经济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为更好地掌握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具体商业模式,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初心如磐”暑期社…
郑财三下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溺水,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尤其今年,汛期降雨强度加大,儿童溺水事故也进入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为增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预防暑期溺水事故的发生。近日,郑州财经学院现代物流与管…
青岛科技大学赴母亲河农桑文化源地“探植桑治沙”调研团:探黄河故道,揽古桑情怀
2020年8月3日,青岛科技大学赴母亲河农桑文化源地“探植桑治沙”调研团的成员来到古桑文化村落夏津县前屯村,访问了村负责人并走访了当地的桑树种植农户,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有着千百年历史古桑文化与古桑精神,…
琴声抚慰心灵,音乐不曾隔离
疫情期间,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的海伦音乐中心采取了特殊的复工形式,以线上乐器课程的形式,让音乐透过屏幕丰富了居家琴童的抗疫生活。2020年7月22日,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初心如磐”暑期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