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实践活动—成都理工大学学子走进宜宾科创中心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作者:郭骋 顾思熠 胡玉杰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郭骋、顾思熠、胡玉杰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判断既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培育高质量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关键在创新发展,创新发展的根本在科技、人才。

今年8月伊始,成都理工大学“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基于宜宾科创城的案例分析”实践团由商学院学子组成,努力进取,在宜宾临港科创城、大学城进行实地调研活动。团队与宜宾市双城服务局的高等教育服务科参观,并与科长、工作人员密切交谈,了解科创城如何产教融合发展,逐步构建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图为团队成员在科长、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科室

图为团队成员与科室工作人员交谈

团队成员通过收集并统计相关调查问卷,审计相关会计凭证以及实地取证分析等方式对相关项目进行考察调研。通过实实在在的问卷调查与各单位工作人员的真诚交谈,我们了解到:为全力推进“双城”建设,宜宾市于2016年“双城”建设之初,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的“双城”建设推进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双城”建设统筹协调、牵头联络、督促检查等工作。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为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强“双城”工作力量,宜宾市委、市政府结合机构改革要求和发展实际,创新组建了市大学城科创城服务局,这也标志着宜宾推动大学城和科创城建设有了新的起点和更高平台。

双城建设到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效。

图为科创城院士楼和科技岛

“双城”拔地而起、无中生有

市委、市政府将宜宾临港新区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条件最好的36平方公里规划为大学城和科创城,举全市之力推进,目前一期12平方公里已基本完成开发,二期6平方公里正在加快建设。3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推动,亲自带队开展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招引工作,截至目前,“双城”已累计签约高校达18所,签署项目落地协议15所,在宜办学高校达10所(6所开学:四川大学宜宾园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宜宾分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校区、西华大学宜宾校区、宜宾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4所在建:成都理工大学产业技术学院、成都工业学院宜宾园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今年秋期全面开学后,在校大学生达到5.7万人,在宜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较2016年实现了“两个翻番”,9所985和211高校与宜宾开展了办学科研合作,我省3所部属高校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已在宜办学,西南交通大学即将落地,宜宾高等教育从短板变为了一张亮丽的名片。

图为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

产教融合发展,弯道超车

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推动产业兴盛、城市繁荣。“双城”建设伊始就一直贯彻的“学教研产城”融合发展思路,通过筑巢引凤、完善机制、搭建桥梁,全力以赴推进高校、产研院与企业、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我们引进的高校在设置院系专业上紧密围绕全省“5+1”、宜宾“8+2”产业需求。定位为国家级孵化器的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于2019年3月建成开园,引入清华启迪集团实施整体运营,采取市校企共建、补贴运营经费、实施科研项目激励等措施吸引科研机构入驻,同济汽车研究院等8个产研院和邓中翰院士工作站已挂牌,四川轻化工大学、电子科大等院校建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中心等一系列科研平台。着力打通需求对接渠道,引导在宜高校积极开办与产业密切相关的特色学院学科;科研机构与本地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技术研发及市场化项目100余项,全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已落地宜宾,我市科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提升。

图为团队成员与科室工作人员的合影

人才风云聚会,跨越突破

宜宾市双城建设服务局始终将“开放包容”的宜宾城市精神贯穿工作始终,创新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实施招才引智百日攻坚战,宜宾“双城”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宾,为人才求学创业搭建好舞台。3年来,“双城”共聚集高层次人才164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51名、硕士研究生817名,其他高层次人才378名。四川欧美同学会海归创新创业基地在市科创中心挂牌成立,诺奖得主马克·列文等世界级专家学者的工作站落户宜宾。成功举办澜湄区域高等教育论坛,组建川南高校联盟,目前在宜高校已与近20个国家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留学生达到50余个国家600人规模,列全省第二,实现“跨越突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志愿硒行,不虚此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丁琪)不知不觉硒行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半个月了,我也即将回到学校,而当我回想起长达九个月的“宅家生活”,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暑期参加的硒行志愿活动。由于学…… 丁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凝聚青春力量,砥砺支教之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付出辛勤汗水,收获爱与感动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 文天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再续前缘三下乡——他活成了光束,照亮世界了的犄角旮旯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 何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生三下乡: 有幸加入,感恩相遇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张仁杰)硒行,我们下次再见犹记得去年就想加入到我们学校的硒行三下乡团队,但是由于当时想要加入硒行的优秀的人太多,而平平无奇的我自然面试失败了心里一阵…… 张仁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感悟:硒行有爱,你我同行

与硒行的相遇:终于等到你大一刚开学,我和一位同专业的学姐在学校的一片香樟树下聊天,那时夏日炎炎,绿荫在道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热的夏风徐徐穿过我们身旁。记得我兴致盎然,问起……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云支教:走进恩施民族文化,领略别样风情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8月5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为宗旨,在线上为湖北……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兴趣课堂,筑梦成长

大学生网报9月4日电(通讯员向贝迪)自8月1日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已经陪伴孩子们走过了两个星期的时光。团队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课业之余,以前期进行的学生兴趣…… 向贝迪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校党委书记狄生奎与青年学生代表开展午餐恳谈活动

4月30日午间,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党委书记狄生奎深入朝阳餐厅开展恳谈活动,与青年学生代表共进午餐,…

童心守护,安全启航——公管院开展“童心向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彭淑荧王君青)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于4月26日在岳麓区润龙社区主办开展这学期的第四期“童心…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最新发布

美丽中国——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
中国在脱贫的道路上已经走了数十年之久。从最早2012年的1.2亿多贫困人口到2020年2148万贫困人口,8年之间减贫了1亿多贫困人口。从数据上来看这个数据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却有的贫困户抱怨需要六七年才能脱贫,脱贫…
盘活社会资本,主导社区改造
盘活社会资本,主导社区改造——原安棉集团通过筒子楼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一个社会难题,特别是老国营企业人口较密集、贫困市民多、居民区校区自成一体,改造尤为困难。…
线上“三下乡”,“云”上把课教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改为线上活动。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以及团中央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作为我校青鸽三下乡小分队的一员,我在黄蔚老师的指导…
禄劝脱贫攻坚模式调研
中国在脱贫的道路上已经走了数十年之久。从最早2012年的1.2亿多贫困人口到2020年2148万贫困人口,8年之间减贫了1亿多贫困人口。从数据上来看这个数据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却有的贫困户抱怨需要六七年才能脱贫,脱贫…
禄劝脱贫攻坚模式调研 ——美丽中国禄劝调研队
为使人民全面过上小康生活是建国以来国家与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这一口号的提出到至今,我国贫困人口从原来的1.2亿降至2148万,在短短8年之间贫困人口下降接近一个亿,这不仅体现了我国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
湖北学子三下乡: 调研复工复产,传递民众心声
2020年8月2日,计算机学院赴襄阳疫情后民生调研组以云调研的形式展开了采访。其中,张路瑶同学和刘迎辉同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访,组内其他人员以腾讯会议的方式参与了采访。张路瑶同学和刘迎辉同学来到了襄阳…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朱鹏翔志愿服务台州医院
8月10日至8月16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朱鹏翔同学在临海市台州医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项目,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完成挂号。台州医院是临海市唯一的一家三甲医院,长期以来都有着很高的人流量,每天都有着…
弹指时间,乡音暂变:两代人的方言记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见证了城市发展的轨迹;见证了乡村振兴的步伐;更见证了几代人所使用的方言的发展变化。在2020年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中,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亲属称谓语为中心的安徽部分地…
入蜀地,共同迎接希望的曙光
科技筑梦未来——进行时“你们的父辈已经困在这片大山里大半辈子,我们嗨列洼取村就没人能走出去吗?我不信,也不许你们相信!”村长阿尔子体指着将他们包围住的大山对着几个孩子动情地喊道。那是几个路途遥…
广东学子:走进社区,一起完成问卷调查,“医”心做好宣疫
7月29日至8月6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三下乡队伍“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调研队”队员走进揭阳市玉湖镇以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社区,开展为期四天的线下宣传单讲解派发,以及问卷调查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