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感悟:走进乡村,振兴一直在路上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 作者:何紫轩

历时半个月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已经过去大半,十余天前,为了锻炼自身能力,塑造自我,开拓眼界,进一步地真实感受社会的状态和发展,我选择加入了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聚焦新兴乡村,探寻多元发展”调研团。疫情当前,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考察方式,我们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保护好自己健康的同时,亲身走进各个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乡村振兴的真实情况。

下乡之旅

七月的风懒懒的,连云都是热热的,走过了淅淅沥沥的梅雨季节,一连着都是烈日骄阳的大晴天。焦灼烫人的温度也融化不了我们内心的激情,我们坐着公交,怀着无穷的动力,正式开始了三下乡的实地调研。

曾几何时,我对于乡村的记忆还停留在硬硬的泥土地,普通的小平房,大片的农田和简陋的猪圈棚子。然而,直到这次的三下乡活动,我才真正有机会接触到了现在的乡村。脚下踩着青石板小路,眼前看见的是各具特色的民宿建筑,周边环绕着的是绿水青山,原来,乡村早已改变。

青春色彩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短短十余天,我真切感受到身上鲜活的青春活力,我们步履不停,永远走在路上。这十余天我们探访过最美回迁农居东梓关村,也踏入过因《富春山居图》而得名的黄公望村,见识过了江南风情的新杭派民居,也被原汁原味的农家式民宿所吸引。很多村庄的小道上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这是我觉得有意义的青春。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无文化无以发展,无特色无以长远。乡村振兴有的靠传统文化,有的靠山水文化,然而目前相对来说更多的是依靠旅游休闲文化。这十余天内我对各乡村的民宿文化印象深刻。

东梓关村的整体风格更偏向于诗情画意的江南小镇,白墙乌瓦的新杭派民居建筑让人不自觉地沉醉于此,因此东梓关村的民宿外部装修特色也是翘角屋檐,粉墙青黛,内部是清新简约的风格。而黄公望村的民宿就大不相同了,黄公望村的民宿讲究原汁原味,建筑材料大多是黄褐色的砖瓦、木板和藤条,内部装修也呈现暖色调,整体给人一种不落俗气的“乡村民族风”。我们虽然未曾住宿,但能够一睹民宿风貌,已经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乡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了,这使我们内心充盈着无尽的欣喜,也让我们整个调研活动更加有了动力。

我们是青年大学生,是祖国花朵,未来栋梁,我们肩上有青年的责任与梦想,我们这个暑假漫步于乡村,深入掌握乡村发展动态,目的是树立乡村振兴的意识,凭借青年之力,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助力乡村,或是实地调研发表稿件和报告,让更多人了解乡村发展情况,或是几年后毕业返乡带领乡村走出贫困,总之,我们一直走在路上,振兴也在路上。

情系村庄

十余天的奔波与辛苦,皮肤都晒黑了一个度,汗水浇灌的花朵是最美的,同样,只有亲身体验过的活动才是印象最深刻的。回顾这短短十余天,每日的衣服都汗湿,因为走的路太多,脚趾甚至起了水泡,但我们心里至多叹一句“太阳好大”,没有对腿脚酸软的抱怨,也没有对汗流浃背的不满,更多的是目睹乡村欣欣向荣景象之后的惊喜。

这十余天调研,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我学会了根据被采访者的身份灵活转变采访问题这一采访小技巧;在对话村里书记的过程中了解了村庄虽然发展迅速但问题也逐渐显现;从热情村民的口中知晓了各个村庄独有的文化和民俗节日;我还用我的眼睛看清了村庄已经将人文和自然融为一体,和谐共生。尽管我知道这些收获还远远不够,但起码这十余天的调研让我明白了我国的乡村振兴绝不是纸上谈兵,脱贫攻坚不是说说而已。虽然还有不少乡村等待脱贫发展,但大部分乡村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我对乡村振兴充满希望,相信只要政策正确,多方协同,明晰乡村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乡村走上振兴的道路。

静下心来,回顾这十余天的乡村探访之旅,仍旧历历在目。我们不求回报,只希望能为助力乡村振兴尽一份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3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同心,分类同行

青春助力三服务的活动,关于进社区已经告一段落了。这一天我们大家早早的集合在一起活动室,讨论关于这次活动的后续、准备工作以及对前段时间来进社区的工作。通过一个总结,大家罗列了……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思考人生,感受活动真谛

随着各种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逐步开展,暑期实践团队的任务即将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问卷调查的归纳,以及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总之,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颇深。这次活动,不仅……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到区,服务为民

工学院“青春助力三服务,科技环保万家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宣告结束。回顾此次活动,我们收获了太多感动。活动第一天,当我们到达仁北小区后,天正好开始下雨了,有一个成员没有带…… 杨琪琪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人人知

今天我们来到了红丰新村社区,为了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明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我们给社区里的老人带来了一场有关垃圾分类的宣讲会。在进入社区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地方…… 何世佳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文明建设,我们越来越近

今天志愿者们来到红丰新村一个老年食堂,为该社区老年大学三十多位老年人代表,开了一个有关垃圾精准分类的宣讲会。日复一日的磨练,志愿者们热情饱满,积极向上,在服务社区居民、服务…… 邱雪影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绿色环保进万家

今天是2019年7月19日,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小区垃圾分类宣讲会。外面小雨淅淅,志愿者们带着热情高昂的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红丰新村的老年中心。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 匡洁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垃圾分类,保护地球母亲

在7月18日这一天,跟随着暑期实践团队的步伐,今天的任务是对湖州科技创业园的马经理进行采访,他是负责于环保服务与回收垃圾的处理这一方面。在我们的充分准备下,我们精心选择了几个问…… 徐显卓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垃圾随手分类,资源不再浪费

今天和往常一样,大家很早就集合在一起,为今天的活动做准备。今天的活动安排又照旧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应“路长制巡逻”活动需要,在学士路全段负责志愿者工作,路长制以“全路实名”“…… 潘鑫怡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青春有唤,法行基层”暑期实践
2020年7月,依托实践基地的平台,“青春有唤,法行基层”暑期实践团队在常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江苏正大发展律师事务所、景泰社区等地进行了跟班实习、座谈调研、普法宣讲等一系列实践活动。7月27日,根据之…
乡村振兴调研 筑梦青春远航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乡村振兴调研筑梦青春远航为深刻感悟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8月18日,安阳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志愿者调研团到达所在当地乡镇展开调研活动。活动开始,志愿者了解当地乡村经济其发展情况…
贵州贫困山区的农业脱贫攻坚路
脱贫攻坚是山区人民的首要困难,经济发展离不开因地制宜和高科技的运用。传统种植业发展困难,贵州决定走“农业革命”的脱贫攻坚路。依据本地的山地特色农业,再加上高科技的运用,采取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
“疫”路有你,志愿同行
社区防疫是阻断疫情传播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近月来,新冠疫情的蔓延已得到源头性的控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避免疫情的再次爆发,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青春筑梦实践队队员戴龙妮和喻文同学积极参与到所在…
王皓仡医护子女辅导暑期社会实践
2020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春节前后,一场人类和病毒之间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在这场战斗中,千千万万的医护工作人员是真正的英雄,他们勇敢地与病毒战斗,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了全人类的健康。众所周知,医护…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社会调研团第二日纪实
为进一步从游客角度感知古村落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掌握民众对这一现状的满意程度。9月1日,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永州市江永县上甘棠村社会调研团二组成员在赴江永县火车上,对即将到达上甘棠村的游客开…
保障粮食安全 决胜脱贫攻坚
民以食为天。习总书记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经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走访,2020年湘潭大学赴湘潭县乡村文化振兴博士服务团对碧泉村…
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团队于浙江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实践总结
由于全国各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了解各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情况,2020年7月5日至7月29日,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促进新型城镇发展,兼顾传统建筑复兴”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分别回到自己家乡所在…
山东学子探究地摊经济复苏
“工作不好找,地摊搞一搞。”疫情的到来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却也同时让“地摊”这个词火了起来。各社交平台上,自媒体人、公务员、学生都在议论着地摊。疫情的到来让隔离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状态,人们…
张良立:歌声传唱韶山,琴声宣扬非遗
“要不我给你们拉一曲?”采访刚开始,张老便拉着他的伙伴迫不及待地想一起展示一番,悠扬而绵长的琴声回荡在这间韶山村落的小屋里,讲述着在湖南家喻户晓的刘海砍樵的故事。张良立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但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