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踏苗族之旅 品非遗魅力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作者:壹仟零壹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8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小队学生踏上了苗族之旅,来到了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亲身感受这项非遗的魅力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年人成长获取全面文化知识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与自然遗产中的那些名川大山都不一样。它指的是一种以人作为主要的载体,用口传和身体方式作为传播的文化遗产。这种遗产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它们随着老一辈的去世最容易消失。

麻是苗族服饰的重要原料,通常是3月种7月收。麻地一般都是经过近千年的历史传承下来的。由于国家政策原因,麻的产地现在只有云南贵州和湖南等地,于是8月1日清晨,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实践小队来到了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分成了两组,一组跟着村民去麻地中感受采摘麻的过程,一组留下来在村子里采访苗族村民,了解她们服饰的来历以及苗族的风土人情。来到麻地中没有丝毫的阴凉处,村民们在炎炎烈日下辛苦采摘麻,使同学们真正的感受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感觉。尽管烈日炎炎,乡亲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少,使学生们感受到了苗族语言的热情和苗族人的热情。苗族奶奶亲手教实践小队如何摘麻,用镰刀将麻在根部砍断,根留在土中,第二年还可以长出新的麻来。砍下的麻上面的叶子是不能用的,也需要在现场砍掉,叶子留在原地可以作为第二年的天然肥料。8亩地全靠人工来采摘,为了保证麻的质量。村民们干净利落的收麻过程,好像他们与麻本身就是一体的,他们在与麻交流,是精神情感上的交流,是一代又一代的交流。

乡亲们在麻地中将麻的叶子砍掉然后扎成一捆立在地中,在采摘过程中,奶奶说道:“今年干旱雨水不好,一般麻都可以长到4米高”麻对雨水的要求极高。采访中学生们了解到一般细的麻线才用来制衣,粗麻线便被用来制作草鞋。所谓“壮族站山头,苗族站水头”这也是苗族所在地区适合麻生长的原因。这些麻生长在这里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手艺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小时候上山采野菜小孩子们穿着麻制的衣服,那些虫蛇闻到麻的味道都会绕开。和苗族乡亲们的谈话让学生们更深的被苗族服饰的制作过程与文化所吸引。

苗族人们从小甚至是祖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苗族服饰的传统和苗族文化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这里的每个人都很热爱自己的民族,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传统为骄傲,这就是民族自豪感吧。实践小队的任务不仅是了解苗族服饰的制作过程,更是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它传播。

“我很高兴你们来采访我并且关注我们这项非遗,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这项非遗完整的传承下去,保存老一辈的手艺。”奶奶在采访中这样说道。每一项非遗都是“活”着的,有生命的。他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村民对这个民族的热爱,寄托着他们的希望。每个人都希望这项非遗可以顺利传承,并且发扬光大。他们都不希望这项手艺断送在自己的手中,他们都在拼了命的热爱着这个手艺。奈何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古老的文化被大城市的快节奏抛在脑后,这正是当今社会的悲哀之处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代代相传中传递的是群体的价值。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十分重视,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收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更需要人民群众的重视以及保护。希望实践小队的的这次实践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这项手艺,并且将它保护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2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云南文山,探访苗族非遗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解密苗族别样风格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踏苗族之旅行,品非遗魅力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队来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深入调查制作苗族服…
湖北学子三下乡 探访苗族之谜
一、团队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各少数民族不断地被同化,民族文化在逐渐消亡,苗族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正面临着逐渐失传…
湖北学子“三下乡”:踏苗族之旅 品非遗魅力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使当代大学生更好的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8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七开得胜实践小队学生踏上了苗族之旅,来到了云南省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砚…
苗族之行,非遗之魅
人能得到相应的补贴,鼓励人们多学习、多了解,以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下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积累,因此,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的传承与…
探访苗族历史博物
人能得到相应的补贴,鼓励人们多学习、多了解,以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下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积累,因此,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的传承与…
走进云南文山,探访苗族历史博物
人能得到相应的补贴,鼓励人们多学习、多了解,以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下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积累,因此,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的传承与…
聊聊《海上钢琴师》
故事的一切,从1900年的游轮弗吉尼亚号开始。黑人船工丹尼在头等舱的钢琴上捡到了一位白人弃婴,为了纪念新世纪到来,他给孩子取名为“1900”。从未脚踩陆地的1900,就这么在漂泊的轮船里一天天长大。偶然间1900…
解密苗服麻纺制作
人能得到相应的补贴,鼓励人们多学习、多了解,以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得以传承下苗族麻线纺织技艺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服饰中可看出苗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积累,因此,苗族麻线纺织技艺的传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