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声筒”团队在德州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作者:传声筒调研团

疫起治理,众化危机——“传声筒”团队在德州

在疫情治理过程中,信息沟通渠道是否畅通将直接影响政府和群众能否团结一心、共同应战。为了研究公众参与疫情公共治理的困境,山东大学(威海)传声筒调研团成员于1月23-24日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中医院和绿岛华府小区开展了采访调研工作。

1月23日,团队成员赵子如来到了齐河县中医院。初入医院,调研团成员就感觉到了疫情防控的严格,进入者要进行测温、出示健康码、消毒、登记等环节。医院内部秩序良好,人员都佩戴口罩,保持适当间隔排队就医。

赵子如采访了副院长张玉才。张玉才说明了医院方在疫情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和肩负的更多责任,既包括向上接受和落实政府政策,向下进行信息的传递,又要将患者信息、防疫知识及时、准确、快速地传递给公众,对患者心理进行安抚。医院所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值得注意的是,团队发现公众对信息进行反馈的途径可能并不多,张玉才所多次提及的微信公众号虽然可以有效率地传达信息,却无法很好地接收群众的反馈信息。

通过此次访谈,团队感受到医院在疫情中所做出的努力,不管是在医治病人还是在传递信息方面,医院都做得非常的出色,但目前仍在与群众沟通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防控过程中,只有政府、医院和群众保持信息畅通、透明,才能使全民抗疫顺利进行。

传声筒调研团 刘芊睿 赵子如 朱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7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时代青年——红色文化知多少
时代青年——红色文化知多少2021年1月31日,因疫情防控需要,洛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实践队队员王文琳于线上,展开了一次关于青年对红色文化认知的线上采访调查。本次调查采取视频语音的形式,主要采…
倾听老人心声 创新养老模式
“倾听老人心声,创新养老模式”秉持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奉守“关爱老人,温暖老人,提高老人幸福感”的行动目标,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至臻实践队于2021年1月17日对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东洪…
【倾听老人心声 创新养老模式】
“倾听老人心声,创新养老模式”秉持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想信念,奉守“关爱老人,温暖老人,提高老人幸福感”的行动目标,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至臻实践队于2021年1月17日对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东洪…
关注农村垃圾分类,改进完善社会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直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年1月26日至27日,农生农色实践队自行分为若干小组对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霍庄村居民展开调查。本次活动采取…
山大学子假期母校回访活动
2021年1月30日,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到山东大学,传播山大校园文化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山东大学软件学院陈彦晓同学到临沂商城实验学校开展母校回访活动,本次活动由陈彦晓同学面对高中全体同学采用线上会…
至臻实践队寻老年样子
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描摹了老年人消极的人生状态:“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农村逐步呈…
深访垃圾处理,同助美丽霍庄
为了解村民对垃圾处理问题的满意度,探寻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并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2021年1月27日,我们农生农色实践队来到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霍庄村。我们队伍主要以走访乡村、调查采访、填写问卷的形式开展…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星火”实践团社会实践之旅
2021年1月28日,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红色星火”实践团来到厦门市思明区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实践活动。弘毅工作室的常进老师在出行前为我们制定了实践计划,并叮嘱…
关注农村垃圾处理,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更真切的了解当今农村的情况、使社会实践更具现实意义,2020年1月26…
正确进行垃圾处理,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幸福感得到更好的满足,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也是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便是垃圾处理问题。2021年1月26日至27日,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