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杏花村:寻革命光辉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作者:夏之初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7月18日上午,湛江科技学院“夏之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调研组走进了杏花村,参观革命景点,探寻光辉岁月。

调研组的第一步选择了当地著名革命景观——民国炮楼,它建于民国时期,为三层青砖瓦木结构建筑,楼高十余米,墙身上布有瞭望孔及射击孔。当时周围民居都是砖瓦平房,站在炮楼之上,能俯视整个岗顶村,对村内、村外的动态一目了然。

炮楼是当地村民为了保护自己生命财产、抵御山贼土匪而建造的,对研究民国时期的社会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炮楼已不再投入使用,周围长满杂草,炮楼内部部分瓦面和楼板已倒塌,无法攀到最高处,炮楼主体建筑保存良好。

紧接着调研组的步伐迈向了知青饭堂,顾名思义,知青饭堂是为知青们提供吃食的地方。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缘故留下的称谓,为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口号,这些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或兵团务农的年轻人,在知青饭堂留下了自己奋斗的身影。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随着知青被陆续招工招干、参军入伍和因病返城,知青饭堂就慢慢地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如今的杏花知青饭堂,成为当地有名的革命景点,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精神仍被杏花村的人们世代相传。

调研组的下一站是粮仓桥,粮仓桥因与杏花村粮仓(今陈济棠旧居)有关而得此名。解放初期,政府把当地莫家大宅改造后设为粮仓。因分界、泗水附近没有粮仓,农民交纳公栽路途较远,为了方便农民交纳公粮而建造习惯性地把该桥叫粮仓桥。

这座桥连接了当地居民在过去艰苦的岁月奋斗的日子,调研组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当地人民为美好未来拼搏不息的革命精神。

杏花村的几个革命景观将革命事迹与现代建筑融合,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广泛调动了群众参与学习革命文化的积极性,让广大群众乐意听、乐意记,真正做到让广大青年人汲取了前行的力量,未来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勇挑时代赋予的重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08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榆林乡村,看沙漠治理的产业化之路

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70载治沙造林,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生态环境不仅得到了改善,也加快沙区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誓把沙海变绿洲

45年,她们用青春染绿荒漠,学习治沙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22日上午10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了位于毛乌苏沙漠……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靖边林业和草原局 ——开拓土地沙化防治新思路

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永远不会顺从人类。——题记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西安工业大学“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榆林市靖边县林业与草原局开展对当地防风治沙工程的社…… 刘状状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走进榆林乡村,揭秘治沙致富密码

在榆林,有一种绿,叫榆林绿,绿的妩媚;有一种蓝,叫榆林蓝,蓝的醉人;——《榆林民歌》昔日沙窝窝,今日变绿洲。榆林市坐落于陕西北部,临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连续多年被国家林业和……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铸就绿色丰碑——走近造林治沙“老黄牛”牛玉琴”

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从“茫茫沙海”到“绿色长城”。几十年持之以恒搏击荒漠,毛乌素沙漠治理实践书写的绿色传奇,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树起一面旗,也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蹚出一条路。2021年……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金鸡沙,走进沙漠上崛起的森林绿洲

不是说黄土高坡吗?黄土呢?”去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片中,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带领乡亲们在沙地里植树造林、培育沙地苹果,将不毛之地变成…… 王梦旭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绿野寻踪”赴榆林防风治沙实践队来到毛乌素,探寻沙漠“前世今生”

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昔日黄沙漫漫,今日生机盎然。一代代治沙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坚守毅力,锁…… 李世冲 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调研工作

(通讯员陈思然周曼琳石宇)4月2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面向长沙市第一中学部分高中学生开展调研工作…

最新发布

三下乡里的点点滴滴
随着三下乡活动接近尾声,我们的工作也日益增多,有负责手工制作衣服的,有准备运动会材料的,有认真备课的…忙活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饭,因此今天的清晨,是疲惫的,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们又开始了一天的…
开心的三下乡回忆
今天早上吃了白粥和豆角,这两个真是绝美搭配。今天早上来社工站就开始准备运动会的工作,我们的游戏是你比划我猜,然后我们三个人就开始准备一些词语来作为猜词,小朋友们都挺喜欢这个游戏的。运动会有很多…
参观红色基地,汲取奋进力量
7月18日,“夏之初”社会实践团队的两名调研组成员继续带领我们参观红色基地——杏花村。这一次,调研组成员带领我们参观了炮楼、知青饭堂、粮仓站、杏福驿站、杏福田园以及陈济棠先生故居。炮楼记录了中华民…
当辛苦变成值得
今天依旧是起晚的一天,我这个“起床困难户”每天都在和困意斗争,不过幸好不是最后一个下楼,快速吃过早餐后,我便跟韦同学一同来到社工站准备早上的运动会。大家各自忙活着:有打气球的,有捆沙包的,准备…
探访红色基地,实地采访杏花村民
2021年7月18日,“夏之初”调研组的成员通过会议直播的方式带领其他队员在分界镇储良村杏花村参观了炮楼、知青饭堂等,参观途中经过粮仓桥、文化长廊、杏花驿站等建筑,最后以采访部分当地居民以及让他们填写…
人文历史的深厚沉淀
2021年7月17日,湛江科技学院“夏之初”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镇杏花村开展了长达7天的调研活动。杏花村是分界镇储良村委会辖下的一条自然村,属于茂名市重点打造的特色精品村…
倾心守护,助童成长——河南师范大学“花开仲夏·‘剧’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家访
为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状态,优化留守儿童家庭的支持功能,以便对留守儿童展开社会工作评估和服务,帮助其改变与重构认知,提高个人及家庭抗逆力,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7月17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
追寻红色足迹,坚定理想信念——河南师范大学“花开仲夏·‘剧’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
学习党史庆华诞,红色基因世代传。7月18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花开仲夏·‘剧’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前往新乡市延津县郝光屯,走访慰问村子里的老党员,向他们送去问候与关怀。郝光屯…
“梦启朝阳•爱暖童光”队工作日志6
工作日志工作内容:今天是7月18日星期日,是我们来到安阳市内黄县张龙乡南羊坞村福田小学的第十三天。由于今天是周末,今天的起床时间就比平时晚了一会,7点半起床进行洗漱。等待全体队员都洗漱完毕,当地的…
“梦启朝阳,爱暖童光”支教服务队开展周末例会,下周教学任务按计划进行
“梦启朝阳,爱暖童光”支教服务队开展周末例会下周教学任务按计划进行2021年7月18日,商学院“梦启朝阳·爱暖童光”支教服务队开展周末例会总结,分配外媒宣传工作,微调各位成员的具体任务,共同商讨下周工作…